第七百八十四章 模式的胜利(第2/2页)

浙江移民没油菜不用管,以蜀中移民的永安圩来举例,两千亩地,丁均四十亩,户均两丁,就是二十五户人家。

两千亩地围出来,成本往高了算,按一贯一亩计,需要投资两千贯。

加上户均十贯的农具种子房屋之类的补贴,永安圩要达到让移民拎包入住的标准,共计需要两千二百五十贯。

四通商号将这些通通承揽了下来,其实成本比这个要低得多。

然后以土地上第一季油菜作为收益,按一亩地出油百斤计算,就是二十万斤菜油。

就算菜油价值只有香油,茶油的一半,五十文一斤,这里也是一万贯的收益!

刨去前期投入,四通将获得七千七百五十贯的利润!

这才特娘的又得面子又得里子!

当然实际收益率不可能做得到这么高,还有诸如管理成本等各项支出。

但是利润空间就在那里摆着,四通并没有赔本赚吆喝,有足够的动力刺激商贾们投入到苏湖土地开发中来。

这就是模式的胜利,两浙路转运司,真的能够做到不花朝廷一文钱,仅仅利用民间力量,将太湖开发这事情给办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