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唱名(第2/2页)

“邻郡占城,羡慕仰渴,曰奚我后。此陛下圣明之德,虽草木尽曙阳春,不待教而后知也。”

这马屁拍得如彩虹一般美丽,赵顼果然龙颜大悦,嘴里边却还假谦虚:“的确很有文采,但是也不要修饰太过嘛,我也没有你形容得这么好。”

“你的那篇《露布》,虽然悖逆,但是其中那句‘天生蒸民,君德则睦;君民之道,务在养民。’还有一句‘百姓膏脂凃地,而资肥己之谋。’说得都非常好。”

“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你的这两句,朕虽不敏,也常常感惕于心,吟诵在口。”

“之前远隔万里,又是为逆臣所迫,勉强还算各为其主,所以你的那两贯钱的过失,朕,就不追究了。”

“于前能对交趾忠诚,之后也必能为大宋效力。你文中的这两句,我也同样回赠与你,今后要清廉自守,以民为要。”

“苏学士说得对,万里之外,人才难得。起来吧,去换上朝服,跨马夸街,你还是朕亲点的探花。”

“等到了金明池,朕还要敬你一杯。对了你会写诗吗?一会儿可得陪和一首哟……”

这一刻杨莳的忠诚度飙升到了一百二十,哭得都快没个人样了,连连叩首:“陛下宏量深恩,便是杨莳再生之父母。纵粉身碎骨,也难报万一。微臣今后,必定踊跃报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殿中众臣也对赵顼的气度大所折服:“吾皇圣明!”

……

这一届科举的瓜,简直让汴京老百姓吃了个大爽。

大宋嘉佑以前,因二三名在黄榜上并列状元之下,所以都称“榜眼”。

自打苏油取中第三名后,民间称大宋科举殿试三名为探花,才成了定例。

三元及第这样的奇迹都靠后了,今科探花的事迹,那才叫惊天传奇。

而赵顼收获的声望,再次达到了新的顶点。

瞧瞧,咱们官家这气量,这德性,这宽慈,能够生为宋人,我……我骄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