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九章 小苏文字(第2/2页)

文章类似唐代柳宗元的名篇《种树郭橐驼传》,写的却是八公种山药的故事。

同样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散文,通过八公种植山药成功,邻居效仿失败,然后两人通过对话的方式,八公向邻居讲解种植山药要明白物性,利用观察推断种植原理,大胆改变种植方式,最后获得成功的道理。

文中的乡农八公,和他的知识分子邻居,两人的出发点相同,目的也相同,中间都有各自的推理和研究,这个过程还是相同,但是得到的结果却完全相反,中间说明了很多道理。

苏辙最后通过一个名叫“求是公”的虚拟旁观者,给出了结论,两人的真正区别,在于一个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推理和研究的过程脚踏实地,思虑周全,所以才获得了成功;而另一个却完全建立在空虚的理论之上,在书房中空想出一套方案,以为自己掌握了真正的真理,最后却被现实活生生的打了脸。

而背后的意思并不隐晦,就是在批评王安石执政以来,不重视实际情况,不进行全面调研,不讲求方法论,导致朝政出现的严重偏差和闭门造车的空想风气。

同时也反过来给出了深刻的反省和劝告,要求当政者脚踏实地,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才能让改革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