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探讨(第2/2页)

苏辙拱手:“小幺叔,那要是陛下还是坚持要治长兄的罪呢?”

苏油淡淡地说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疏注》说得很清楚了。”

苏辙点头:“辙受教了。”

解释这句的大佬很多,苏油偏偏将《论语注疏》提出来,是因为里边解释是这样的:

——此章仲尼患中国不能行己之道也。

——我之善道中国既不能行,即欲乘其桴筏浮渡于海而居九夷,庶几能行己道也。

苏油哈哈一笑,歪着脑袋问道:“从我者,其由与?”

这是上一句的下句,“由”在此本来指的是子路,子路又叫仲由。

现在被苏油拿来取笑苏辙。

苏辙拱手:“未尝不喜。”

苏油摇头道:“可别忘了,就连夫子都感慨——‘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两人的对答还是继续引用刚才的《论语》的后续,全文是“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意思是子路你的勇气比我还大,但是别忘了,我们没有地方获得造筏子的材料啊。

苏油认真地说道:“夫子真的是找不到去到‘彼岸’的材料吗?我想不是的。只是他在这个世界的牵绊太多,眷顾太深,实在是不忍心‘放下’才对。”

“这当是治儒者和释老的区别,子瞻子由,你们是聪明之人,此节自然无需我多加提醒。”

苏轼和苏辙一起躬身:“谨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