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辽阳(第2/2页)

大定府即后世的赤峰地区,倒是也不错,不过受地理限制较大,三面环山不说,那里的部族也不习惯农耕。

最终牛温舒将地方选定在辽阳府,即后世的辽阳市。

那里是箕子旧封,武王克商后释箕子之囚,去之朝鲜,因以封之。

箕子“至则教民以礼义、田蚕、织作”,带去了中原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只不过那里乃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一直是北方政权的核心地区,汉人、高句丽人、渤海人、契丹人,在那里争夺了上千年。

契丹人兴起之后,辽太祖在神册三年攻占辽东城,置辽阳府。

翌年,在襄平老城的基础上,修葺了辽阳故城,改为东平郡,设置防御使,并“铸铁凤以镇之”,因而又称铁凤城。

辽天显元年灭渤海国,改其国为东丹,就是“东部契丹”的意思。

天显三年,再改辽阳府为南京,迁东丹国都于辽阳,建东丹王宫,徙太子耶律倍居之。

辽会同元年,改南京为东京,置辽阳府。设东京道,统辖四十州。这个最终版图规划,一直延续到现在。

东京辽阳府作为东京道首府,辖辽阳、仙乡、鹤野、析木、紫蒙、兴辽、肃慎、归仁、顺化等九县。

这里的人口主要是契丹族、渤海族、汉族,主要从事耕作。

不过因为契丹压迫严重,底层人民尤其是渤海人一直起义不断。

数十年前发生的那场渤海人大起义,辽朝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平息下来。

之后一直就是叛乱和恢复交替进行,最终终于渐渐巩固了统治。

现在那里才重新变成了“边户数十万,耕垦过千里”的重要农业地区。

不过民族矛盾,依旧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