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爷爷(第2/3页)

张散上前,啪的一个军礼:“北洋水师总督张散,率幕府众将,参见节帅!”

苏油都羡慕坏了:“这一身整得……我看着都眼红啊……”

张散敬过礼,手抓着阔牛皮腰带:“都是仲迁搞出来的,还要求将官自我开始,以身作则。”

“不过有道理,海军操作程序,举动皆有章程,一个不慎不细,带来的就是全舰的损失。”

“在生活上就开始身体力行,的确对提升舰队素质大有好处。”

说完对苏油拱手:“给少爷道喜了。”

苏油说道:“漏勺那是撞大运了,以他的真实水平,按理考不了这么好才对。”

张散说道:“不是说二小少爷啊,是大小少爷。”

苏油摆手:“海军新式战法的提出,那是作战科全体同事的集思广益,朝廷这奖掖我让扁罐辞了,作为军人,那就要在炮火里建立功勋才是。”

张散讶异道:“少爷还不知道?”

苏油也讶异:“知道啥?”

赵仲迁在一边笑道:“恭喜节帅,你呀,要当爷爷了!”

“嗯?”苏油愣了一下,却没有大家期盼的高兴场面出现,却是满脸不可思议:“我要当爷爷了?”

众将纷纷给苏油道喜,都说苏油好不容易才要当爷爷,实在是可喜可贺。

什……什么好不容易?

再一想可不是吗,辽国耶律延禧十五岁就有了孩子,如今这时代,三十当爷爷也不是不可能,二十几岁当外公,也不是不可能。

一场北洋舰队辽河攻略推演简介,苏油一个字都没听进去,满脑子都是一个声音——你要当爷爷了,你要当爷爷了……

会议结束,苏油让王寀将资料打包,说自己在路上慢慢看,便急匆匆地登上应天号,升满帆,开发动机,赶紧去威海卫!

在大宋海军成立之前,威海卫的海湾,还是一片荒凉,只有几个小渔村。

但是海湾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实在是优秀,北洋水师将这里作为夏季驻泊地,皇家海军学院,也设置在这里。

海军是高科技集大成的尖端武力,海军学院开设的科目,好些都是顶级的理工学问。

数学、理工、天文、海文、勘测、通讯、造船、造港、航海、炮术、指挥……乃至世界地理、国际政治、外交、矿石识别、金银珠宝鉴定……

在学习到第三年的时候,学院会将学生安排到护航舰队和商船上实操一年到两年,之后还要在港口服务一年,然后视学业优异,担任战舰士官。

因此海军骄傲有其骄傲的理由,而按照苏油在密奏里对赵煦的构想,今后的大宋,光拱卫辽阔的海疆,就需要至少六支舰队,包括北洋、东洋、南洋、以及东胜远洋、新宋远洋、大西远洋舰队。

每支舰队又要分作驻泊和任务执行两支,故而其实是整整十二支。

还有一支,是隶属京师大学堂的特种科考舰队,它的任务是探索全世界,不过这支舰队由皇家慈善基金和最新成立的皇家科学基金拨款,作用也不在军事上。

航海贸易和物资运输,如今一年能够给大宋带来七八千万贯的收益,其中南海、新宋、东胜洲的金银铜等贵金属就高达三千万贯。

大宋对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绸、茶叶、瓷器、调料、还有就是乘坐、运输、护航和保险业务,这里边的收益同样不下五千万贯,甚至更多。

一个岁入三亿贯的庞大帝国,一半收益来自海贸,不由得皇室与朝廷不重视。

因此威海卫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卫所机构,但是有海军摇篮皇家海军学院在此,很快就变得繁华起来。

应天号转向之后,经过成山角,就有连续三座海岛,海岛上都设置了高大的鲸油灯塔、炮台,有士兵驻守,给来往船只标示方位。

应天号经过了海驴岛,鸡鸣岛,刘公岛,遇到的海船越来越多,除了新型的飞剪式纵帆船,还有不少方头纵帆船和渔船,以及船头画得花里胡哨的高丽船和日本船。

见到应天号,不少船只尤其是外国船只,纷纷打出红底宋字方旗,表示自己拥有大宋近海航行许可证,害怕海军找他们的麻烦。

应天号的旗帜和它们有区别,是三角形的牙旗,来自王安石的设计,是礼器牙璋的变形,象征着国家武力。

威海湾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海湾,现在已经是五月,但是依旧气候清爽宜人。

登州有两样好东西——金沙和玻璃用石英砂,如今大宋的玻璃也不算太值钱了,不过工坊还是存在技术要求,目前基本都掌握在宗室勋戚手里,成为继瓷器之后的又一明星外销产品。

威海港的著名特征,就是海湾两头的大型炮台。

炮台一共七座,当初的设计目标就是能够抗击北洋舰队的炮火攻击,同时能够实施反击。

这是当然之理,因此威海炮台当中,安置的是如今大宋口径最大的巨炮——镇国大将军。

说起来这也是个好笑的故事,因为这样的巨炮要运到威海,走陆路当然不行,因此只能交给北洋水师来完成。

这就等于是朝廷让北洋水师自己个构造一处让自己无法攻占,且能够让自己覆灭的海上堡垒,搞得张散大呼晦气。

要运送类似镇国大将军炮这样的重装备,就需要修造一处码头,当地百姓称之为铁码头。

铁码头是用钢板卯成方柱,插入海底,灌注水泥,在其上搭建道路构成的巨大栈桥。

栈桥的两侧有突堤和丁字引桥,可以供舰船停靠,铁码头两侧具备同时停泊十艘杭州型巨舶的能力,整个北洋舰队都能够停靠得下。

一艘小火轮驶了过来,引导应天号进入分配的引桥。

应天号息了帆,启动柴油机,跟随在导引船的后边。

应天号舰长年纪也不大,大约三十多岁,跟苏油这没架子的三公几天里也混得熟悉了,得意得很:“别的船就得靠小火轮来拖,咱们不用!”

苏油不禁好笑,这尼玛一个停车入库有啥好得意的。

不过转念一想,也不怪人家嘚瑟,一般的帆船还真是做不到这点。

待到应天号完成停靠,舰长传达了命令,对苏油立正敬礼:“应天号完成护送任务!全体袍泽恭送节帅离舰!”

苏油拍了拍他的肩膀:“谢谢,辛苦了,我也祝应天号以后建功立业,武运昌隆。”

舰长室里所有人都是立正敬礼,舰长说道:“不辛苦,能够护送节帅,是我应天号莫大的光荣!”

苏油摇头:“客气了,能够掌控我皇宋最精强的武器,宣威四海,你们才是我皇宋莫大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