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为公辟路(第2/2页)

“他又是谁举荐的?”

却是陆佃推荐的,于是朝廷罢周秩知广德军,陆佃落龙图阁待制,知凤翔。

很快,有人又检举陆佃在《神宗实录》对苏利涉加以诋毁,坐不实,追贬知河阳军。

还是平衡之术,去了一个宰执,也揍了台谏屁股一顿。

这些都是朝中各派争斗搞出来的小动作,总之最后苏辙的离去,正好让圆满完成宋辽合议的章惇捡了彩头,赵顼召他入朝,出任右相。

章惇当然知道自己这个右相是怎么来的,真是苏明润一口一口奶出来的,在合议一事上什么都安排好了,只在领功的时候着意推辞,还对赵煦暗示得那么明显,这才有了他老章的好事儿。

不过到底是顶了苏辙的位置,老章还有些不好意思。

苏油说道:“蔡京搞经济算是一把好手,但是短板在军事上。你看最近辽国的大变,简直是江河日下。这个时候必须得有一个能够给陛下参详军机的宰执,方便决断。子厚你本就是最适合的人选。”

“不然。”章惇说道:“此人不该是明润才对?”

苏油怼他:“你留河北?你懂海军?何况有你在朝,我这边也能施展得开。”

章惇问道:“明润还有什么交代愚兄的?以你之情智圆融,听你一言,必有所获。”

苏油笑了:“少来,就跟我说子瞻一样,说了也是白说,你会听吗?”

章惇脸红了一下:“如明润你建议我注意对宣仁皇后态度一事,愚兄还是听了的嘛……”

苏油笑道:“那我就再说一件事吧,两个言官,一个能用,一个不能用。”

“能用的,上官均;不能用的,杨畏。”

章惇脸上顿时变色。

上官均是超级大清官,大保守派,当年科举就名动天下。

吕大临、苏轼欲以为第一,吕惠卿以其诋毁变法,降为第二。

到现在的上官均已经混成了宰执杀手,王安石、吕惠卿、蔡确、到现在的吕大防、苏辙,都被他猛烈抨击过。

他与章惇的政治立场本就不一样,章惇上台,可以想见上官均会怎么让他不痛快。

而杨畏,却又是另一个极端。

杨畏被赵煦和漏勺安排后,想要复用,于是决定攀附章惇。

章惇有个妻侄叫张扩,杨畏想办法结交上他,请张扩给章惇转达自己的意思。

大致是说自己当年度事势轻重,一心想要让新党上台。因而先利用吕大防、苏辙以逐刘挚、梁焘辈;而后又欲并逐大防及辙,使章学士和曾布成为宰执。

可惜自己的意图被吕苏觉察,二人遽罢了自己言职。

在信中,杨畏称自己“迹在元祐,心在熙丰”,乃“首为公辟路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