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傲气难平【2合1】 他们三个的命运,……(第2/3页)

众人一落座,坐静物台的陆云飞都能露出肩膀来,钱冲就能从桌子后面露出个脑袋。

实在是太损气势了,钱富贵尝试着坐了一下,便将马扎推到一边,自己干脆跟马良一样站在桌边了。

马良不好意思道:

“我这边不太招待客人,委屈大家了。”

“没事,站站挺好。”钱冲挑着下巴,笑的很矜持,一副大度从容模样。

马良笑笑,跟沈老师寒暄一句,便站在长桌另一边,舀一勺咖啡豆,倒入他的手摇磨豆机里,开始嘎啦嘎啦的磨他的咖啡豆。

众人就这样高低错落的坐在桌边,看着他在那儿嘎啦嘎啦……

几分钟后,终于磨好了,再一杯一杯给大家冲。

你要牛奶吗?你要糖吗?要冰块吗?挨个问,再精细的调配。

“……”华婕望着马良,忽然觉得这个人还挺有意思的。

自己邋里邋遢的,屋子里也乱七八糟的,但面对泡咖啡这件事情,倒十分细致讲究。

再抬头去看他的画,有狂放舒展超现实的表达,也有细腻勾勒写实如照片的绘制。

显然,他对待画画这件事,要比对待咖啡更专注认真。

众人细细品味咖啡,除了陈安通以外,都没太品的出这咖啡到底好还是不好。

钱冲大家都还在喝果汁喝北冰洋的年纪,沈佳儒倒觉得这咖啡照华婕在家里给他和沈墨冲泡的差远了。

各揣着心思喝上一会儿咖啡,马良捧着杯子已经有点忍不住了,他急切的看着沈佳儒,谦逊问道:

“老师,墙上挂的都是我近一年画的,您能随便帮我看看吗?”

他望着沈佳儒的那双眼睛,仿佛是一条渴望被收养的小狗狗。

沈佳儒站起身,笼统的扫视一圈后,开阔道:

“风格还没有特别固定下来,处在想怎样画就怎样画的阶段啊。”

“我也还没太想明白,我到底更适合哪种,更喜欢哪种。”马良一下被戳中,有些为难道。

钱冲站在边上撇了撇嘴,小声嘀咕道:“我才十七就已经有独特且持续的风格了,他都快三十了吧,居然还没有。”

华婕转脚踩了钱富贵一脚,小声叱道:“人家是在几种油画流派间犹豫,不是没有自己的风格。等你画了十几年的时候,也会有踟蹰的。”

“你快闭嘴吧,不要暴露你的无知。”方少珺在另一边补刀。

“……”钱冲愤愤,但他不跟女人一般见识,决定不回嘴。

一口干掉整杯咖啡,他走到沈老师身边,开始一起自习打量马良的画。

渐渐的,钱冲脸上的轻视消弭,眉头也缓速抽紧。

也许是老师不同的关系,马良的笔触和许多习惯,跟他们几个很不一样,但却有种特别的韵味。

“我出来的年代,中国油画还是上升阶段。

“现在国内学习油画的越来越多,油画技艺的教学和进步也进入稳定阶段。

“如果我赶上的是油画市场空缺的好时机,那么到你这个阶段,已经是油画市场比较不那么空虚的时代了。

“现在古典油画、印象派、巴比松派等等还立得住,但以我的推算,再持续往后走,古典油画很难寻找到突破,可能还是超现实主义油画,会发展的更好。”

沈佳儒看着马良的画,并没有因为对方不是自己嫡传的徒弟,就缄口不言或故意误导。

仍旧秉持着画坛前辈的姿态,给与了晚辈比较诚恳的建议。

马良抿着唇,认真听着沈佳儒的话,一字字咀嚼,很快便觉得格外有道理。

“谢谢老师,我明白了。”马良嘶一声抽气,一边点头一边致谢。

沈佳儒拍拍马良肩膀,没有再继续说话,而是仰头认真阅读起对方的画。

作为新生代青年画家中,马良不愧是数一数二得到市场认可的人。

画面干净利落,显然在画者每一次落笔时都清晰知道要达到什么效果。

那种规律感,界限分明的感受很独特,这大概就是他的画面格外让人舒服的原因所在,这也是他特有的风格。

平衡,克制,内敛,但情绪饱满,后劲很足。

沈佳儒在每幅画面前,都会站好长一段时间,去细细品味一幅画多层次的表达。

这是许多普通画家根本无法达到,甚至不知道要如何达到的效果。

这也是优秀画作格调高的精髓所在。

意味深远,这是需要审美的。

审美这东西,有时候很玄学,就算能通过后天训练,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

小画室里,不止沈佳儒驻足于满墙画作前,方少珺几人也是如此。

一向自视甚高的少年男女们,忽然站在了一个行业中如日中天的青年画家的画室中,得意细细品味对方近一年的所有画作。

每一幅都情绪饱满,每一幅都毫不收敛的彰显着自己在技术层面的优异,而那些内敛韵味,更让人眉头紧锁,表情凝重。

方少珺看下来四幅画,忽然开始焦虑。

她还是太年轻了吧,画画至今,技术上面的确每年都在飞速提升,也自认为相对来说比较老练。

可在表达和技术相结合上,她总是觉得自己欠缺着一口气。

如今站在马良的画室里,她忽然觉得自己的技术好似也拙劣了,如果没有灵魂撑着,那些技术层面的炫技,就像会飞速老去的皮囊,变得格外庸俗无趣。

而且,单凭技术层面,她好像也比不了马良吧?

咽一口口水,总觉得马良给她冲的咖啡中的苦味,好像永远也散不去了似的。

钱冲脸色也不好,最初刚进门时的轻蔑和自得已经逐渐从他脸上抹去,现在剩下的,只有严阵以待的戒备。

他虽然表达上很强,但在基础技术层面,始终是有短板的。

之前自己好像也没怎么当回事儿过,沈老师为了让他们沉心练习技艺,不要陷入奇怪的与人攀比的情绪里,所以大多数时候只看已经成熟的国内外大画家的画,去提升自己的视野唯独,标定自己的审美,很少带他们出来看别人的画展。

这是第一次,钱冲他们被拉到要同台竞争的较强画家面前,去看对方的画。

而不可避免的,再回头跟自己的作品比较时,孩子们都产生了忐忑和怀疑情绪。

马良只是全国参赛画家中的一个,难保此人之外还有更厉害的,或者发挥超常的。

整个比赛,直入巴黎国美院的只有一个,拥有面试机会的再加4个,进《印象派到抽象派》画展同展览的总共就10人。

他们三个的命运,到底会如何呢?

仿佛井底之蛙忽然来到广阔天地般,感受到的不是‘哇,世界好大好漂亮’的快乐,而是‘这个世界好危险,好可怕’的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