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2/4页)

接着,夫妻俩又去书斋买了几套兵法书,买了几身衣服才回去。

回去的路上,秦放道:“我骑马回去。”首先,两个婆子也要坐驴车回去,纵然有年龄差距在里面,但他一个男人还是不好坐里面了,其次,刚买了马,他心头欢喜,有些心痒,所以想骑马。

杨海燕听了,眼睛一亮:“那相公带我一起啊?”

秦放一愣,很是愿意的点头:“好,来,我托着你上去。”

杨海燕是会骑马的,她在现代的时候,虽然是宅女,但她的宅并非内向,她偶尔也是会玩的。成了博主之后,加上每年收入不菲,也经常和其他关系好的博主约着去玩,去俱乐部、打高尔夫、骑马,她都玩过。

不过在秦放面前,她没有说自己会骑马,而且原主也不会骑马。于是她表现的有些紧张的抓着秦放的手:“相公,我有些怕,我如果掉下来,你要接住我啊?”

瞧着她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秦放的保护欲肆意的滋生了,男人最见不得女人这个样子了,尤其是自己的女人,且还是自己喜欢的女人,这大大的满足了他的英雄心态。秦放保证:“你放心,我会接住你的。”

杨海燕顿时笑了,满心的信任:“我相信相公。”

旁边,莲嬷嬷和余招娣看着,余招娣一副木讷老实的样子,而连嬷嬷则有些惊讶,她没有想到这位看上去斯文端庄的太太还有这样一面。男人嘛,贤惠大度的女人是他们心中理想的妻子,但是私下,他们更喜欢这种小女人做派的情趣。而这位太太,都做到了。

所以,女人看女人,更能看清女人本质。不过,莲嬷嬷就当没有看见,太太好,她们这些下人才会好。

杨海燕在秦放的“帮助”下上了马,还不忘兴奋道:“相公我上来了,我好厉害啊。”

秦放哭笑不得的哄着她:“是是是,你最厉害了。”说着,他翻身上了马,“你靠近我怀里,把脸遮住了,免得风刮疼你的脸。”说着,他一手拉着马缰,一手扣住她的腰,“驾……”

这一声驾来的突然,马儿马上跑了起来,杨海燕措手不及的往后倒进他的怀里,她忍不住道:“你好坏啊……”

秦放大笑。

见主家走了,莲嬷嬷和余招娣也上了驴车,洪叔架着驴车跟在后面。

驴车上,莲嬷嬷坐到前面些,跟洪叔套近乎:“这位兄弟,往后我们都是自己人了,还请多多关照。”

洪叔爽朗道:“嬷嬷客气了,我叫洪学希,今年三十有二,嬷嬷叫我小洪就行。”

莲嬷嬷笑了笑,也没有推辞:“小洪,方才太太说,要找懂得官宦人家规矩和礼仪的下人,请问咱们主家是官宦人家吗?”

洪叔骄傲道:“我们大人是千夫长。”

像莲嬷嬷这种二品官员家出来的下人自然知道千夫长的品级。七品算得上朝廷最下层的官员了,但是莲嬷嬷也松了一口气。她从官宦人家出来,自然也想去好点的人家。但是,太好的官宦人家她也不想去,见多了里面的争斗,内院的黑暗,她觉得像这样七品官员家刚刚好。

首先,官宦人家比商户、农户好,身份不同。

其次,官员品级不高,内院相对会干净些。

最后,像她这样从二品官员家出来的,去七品官员家,虽然都是当下人的,但是下人也有不同的,她就是下人里的顶尖了。

莲嬷嬷心里有了打算。

骑马的速度很快,马车都差了一大截,更何况驴车。所以秦放和杨海燕到家之后,洪叔他们自然还没到。

杨海燕看着眼前的小院子,想着家里的下人该怎么分配?千夫宅子那二进四合院还没好,家具都没有,暂时还不能过去。所以……她想了一下人员的安排。

秦放:“燕燕,我去买些厨房材料,待会儿直接去新宅子那边了。”

杨海燕:“好的。”

待秦放走了之后,杨海燕一个人了,她干脆又处理平台的事情。从上次买玉镯、这次买马事件中,她发现自己得在外面准备些银子。这次买马还好,零零碎碎的,加上其他,也就花了一百两银子的银子,她在平台上交易好,一百两银子就当她随身带的。

但是像上次的两千两银子,她当时能从平台上买,可也不能马上拿出来,因为两千两银子可不少,她身上压根儿就藏不下。

所以这会儿,她有了想法。她从平台上去买银子,然后去钱庄换银票,这样藏着就方便了。

杨海燕在平台上卖了三十两黄金,收了平台币之后,又用平台币买了两千两银子,接着她拿出两千两白银,准备等洪叔回来了,让他和自己去一起当铺换银票,这数额不小,得有人跟着才保险,而且她也拿不动。

洪叔他们还没到,范婶买了菜回来了:“太太回来了?”

杨海燕:“范婶,今天家里多了两名下人,饭菜多煮一些。”

范婶:“哎,好嘞。”心里却一跳,不知道这两人是做什么的,在自己和洪婶之间,范婶是看得出太太更加重视自己一些的,但是又来了两人……范婶知道,虽然都是下人,但是太太看重不看重是非常重要的。她心里有想法,也没有表现出来。

范婶洗好菜,准备做午饭的时候,洪叔载着莲嬷嬷和余招娣到了。

莲嬷嬷看着眼前的小院子并没有表现出来,因为进了家属房的时候,她已经见多了这样的小院子,就算一开始吃惊,但是这会儿也不吃惊了。

杨海燕:“你们来了,都来书房,大家认识认识。范婶、洪叔……你们也来。”

在厨房的范婶:“哎。”

洪叔:“来了。”

这书房虽然小,但是也能容纳得下这些人,杨海燕坐在里面,等他们进来之后,她开口:“我们秦家本也是寒门农家,好在相公有本事,在军营挣了些功劳,得朝廷看重,成了千夫长。虽然只是千夫长,但是也入了朝廷命官的门槛,往后来往的人也会不同,故而规矩礼仪都要重视起来。目前家里人有这位莲嬷嬷、这位余婶、这位范婶、这位洪叔、还有洪叔的媳妇洪婶,洪婶在点心铺。等到了月底,还会有五名服满军役的将士来家里当值,但他们都是大人的私兵。”

停顿了一下,杨海燕继续道:“我这人很好说话,也不太喜欢管事,但前提是不要碰到我的底线。我不在乎下面的人愚笨些,只要他勤劳、忠诚。但如果他碰到了我的底线,没有第二次的机会,死契的看我心情,心情好的可能会发卖,心情不好的直接打死。至于活契的,直接专卖。你们听明白了吗?”

杨海燕一个一个的看过去,看到余婶的时候,她心中叹气。对于这个人她自然是不满意的,这又哭又求的性格她很不喜欢,可她还是买了。买的原因很简单,那微薄的同情心。在这女性地位卑微的时代,她对洪叔的同情心来自于他为妻子的付出,她对余婶的同情心来自于这个妇女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