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2/3页)

杨海燕觉得,秦爷爷作为家里的大家长,这样的安排还算合理。不过她也没有明着说,而是继续安静的听着:“那后来呢?又怎么跟绣工扯上事儿?”

秦母说到这个,真是有些生气:“还不是他二婶。她二婶说,我们大房的孩子多,吃的也多,阿放赚的钱还只上交了三分之一,这对二房三房不公平。这事儿我们也不好说,所以阿放奶奶做主,就让二房的二丫和三房的三丫,今年去了绣工坊学绣工,学费一个人五百文,两人刚好一两银子,这一两银子公中出。”

杨海燕也不知道怎么评价:“既如此,家里多花五百文,再送四丫也一并去学了就是。”

秦母道:“绣工坊只收十岁以上的姑娘,四丫这年龄还不到,我是打算等明年她到了十岁,再送她去的。二丫和三丫都去了,总不能落下四丫,而且姑娘家手里又个技术,哪怕绣绣帕子换几个铜板也好的。”

杨海燕想着在村门口遇见四丫时的样子,九岁的丫头背着背篓割了猪草回来。虽然别人家也是这样过的,但是她觉得姑娘家有条件,该好好的养着。于是道:“不如等我们走的时候,让四丫和守成跟我们一道去吧。”

秦母又没反应过来:“这……”儿媳妇怎么跟别人家的儿媳妇不一样,别人家的儿媳妇可不喜欢跟男人的兄弟姐妹一起。所以秦母觉得,长媳真是善良。

其实倒不是,一则杨海燕一个人在边关很是无聊,二则他们是秦放的弟弟妹妹,能拉一把是一把,毕竟以秦放的性格,将来弟弟妹妹过得不好,能眼睁睁看着?三则,她平日里都每天会给下人羊奶,连下人她都能养好,更何况这是秦放的弟弟妹妹?

杨海燕解释:“我的女红是京城里的大师傅教的,不敢和好的绣工师父比,但是教教小姑子还是搓搓有余的。而且,我还能教四丫念书识字,姑娘家虽则条件有限,不如男子如意,但如果能有条件去培养她,也是可以的。

而且,我在那边还有嫁妆铺子,买的是点心,如果守成和四丫过去了,还能帮我算算账,管管铺子,下人总没有他们来的让人放心。

再说的难听一点,弟弟妹妹不用公中养了,二婶也就没有理由再说大房吃公中的人口多了。”她对守成和四丫还是挺喜欢的,她看两人都很乖巧。尤其是四丫,是个可爱的小丫头,自己让她上马车的时候,她害羞的跑了。这样的丫头,谁不喜欢呢?

秦放在外面,听着他媳妇跟他阿母说道理,想着自己五年不在身边,也有些愧对阿爹阿母,再想想他媳妇的话,把守成和四丫接过去挺好的。一则免得他媳妇平日里无聊,二则他媳妇懂得多,可以教四丫很多东西。至于弟弟……不用媳妇教,他每天拎到练武场五操练。

不过,秦放也没有出声,他想私下再和媳妇商量善良,再听听媳妇的意思。

马车到了村门口,秦放看见一个小身影在村门口走来走去。“四丫?”

秦四丫听到了大哥的叫声,小跑几步,然后双眼羡慕的盯着马车看。

马车里的秦母和杨海燕自然也听到了声音,她们掀开马车门帘,秦母文:“四丫,你咋来了这里?”

秦四丫大大咧咧的笑道:“阿母,我来看看大哥大嫂的马车。”说着,小眼神还流露出几分渴望。

别说秦母看明白她的意思了,就是杨海燕和秦放也懂啊。

杨海燕道:“四丫,你要上来坐坐吗?”

秦四丫看向秦母。

秦母真是哭笑不得:“还不上来?就你这鬼丫头那点小心思,你当谁不知道呢?”

秦四丫才不管她阿母说了什么,她高高兴兴的爬上来了。马车这点高度,对在农村里野怪了的孩子来说,根本不算回事儿。

秦四丫上了马车,小心翼翼的看着杨海燕,然后又小声的叫了声:“大嫂。”

杨海燕:“哎,四丫真乖。”

秦四丫笑了。在陌生的陌生的大嫂面前,她还是很容易害羞的。

很快,到了秦家。

秦爷爷等人坐在院子里,秦奶奶带着两个儿媳妇在厨房里忙。牛蛋、秦守业、秦守成,则围在马边看。便是这样无聊的站着看,他们也高兴。

不过等马车进来,他们就看着马车了。秦放先下来的,然后等秦四丫出来了,秦放要去抱的时候,她已经自己从马车上跳下来了。接着是秦母和杨海燕。

牛蛋看见秦四丫下来,就拉着秦四丫去问坐在马车上的感觉了。秦四丫说的眉飞色舞,好不骄傲。

秦放把那床喜被抱进屋子里,杨海燕拎着东西,秦母进了厨房里。

秦放和杨海燕的房间因为是新造的,所以里面的床、桌子、凳子,也都是新的。秦放把被子放下,杨海燕就铺床,然后夫妻俩一起又铺好床单等。等他们的床铺好,秦奶奶过来:“阿放、燕燕,你们弄好了吗?可以吃饭了。”

秦海燕:“奶奶,我们好了。”

今天的菜非常好,比他们过年的时候吃的还要好,往日里大家吃酒席上的菜,也不过如此了。鱼肉、猪肉、鸡蛋,秦奶奶把能拿的出来的,都拿出来了,这新媳妇进门第一餐,可不能吃的寒酸。

秦家的餐桌有两张,一般是男人们一张、女人们一张,因为秦家人多,一张桌子坐不过。

可今日不同,他们弄来了一张大圆桌,把大圆桌放在小桌子上,十几个人挤一挤,倒是也能坐得下。

秦奶奶:“大家坐下,先不要开饭,你们爷爷有话说。”

饶是平时吃饭跟放屁一样快的秦二婶,都没有下筷子。

秦爷爷点点头,嗯了一声,然后喝了一口茶水道:“咱们一家人,今天算是整整齐齐的坐在这里了,阿放很好,孝顺父亲、孝顺叔叔,你们要记住,五年前,他不是代替谁去服军役的,而是代替这个家的男丁去服军役的。”

秦家人:“是。”

秦爷爷继续道:“更好的是阿放一个人走,两个人回来,朝廷因为阿放立了军功,还给阿放赐了媳妇,这是我们秦家的骄傲。”

秦家人:“是。”

杨海燕瞧着大家的神情,这不是随便应付的,在他们这些老百姓的眼里,朝廷给赐媳妇,的确是很大很大的恩赐了。

秦爷爷再道:“阿放媳妇也很好,念过书,识字,还教阿放这些,所以说,我们家人要团结。”

秦家人:“是。”

秦爷爷:“我就说到这里了。”

秦放突然起身。

众人看向他。

只见秦放离开座位,走到秦爷爷面前,然后扑通一声跪下了:“爷爷,不孝孙儿回来了。”

他这一声贵的重,听的杨海燕都膝盖疼。不过秦放一跪下,万万没有她还坐着的道理,她也赶忙起身,要过去跪的时候,被秦奶奶拉住了。秦奶奶道:“好孩子,你坐着,这是他们爷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