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3页)

秦家没有祠堂族亲这一类的,百里村的人也都不是一个祖宗的。其实一般的老百姓人家,都没有什么祠堂的。所以秦放当官了,倒是也不用祭拜祖宗。“这事儿还得跟你们阿爹商量商量。”在秦奶奶看来,这是好事情,当然要说了。可是一旦说了,说不定狗仗人势的事情就发生了,所以秦奶奶也有些犹豫。可如果不说,难道还能瞒着一辈子?

而且,这家里的亲戚总要说几个吧?阿放的外家那边总要说吧?这一来一去,不等于跟所有人都说了吗?

秦母又问:“那关于其他呢?阿母,也别怪我这个当儿媳妇的多问,那阿放当官了有了俸禄,总不能让他把俸禄也上交一半吧?”

秦奶奶一听就明白了,儿媳妇主要关心的可不是前头的事情,而是后面的事情。当娘的为儿子考虑良多,她也没什么可怪的。

秦奶奶:“这事情我会跟你们阿爹商量的。”

婆婆这样说,秦母就不说这个,但是还有一个:“那关于老三要过继守成的事情呢?这件事老三可不只一次提起了,前头因为阿放军役期未满,一直拖着,现在阿放回来了,老三说不定还会再提起。阿母,我就给你交个底,我是不会同意把守成过继出去的,我这个当娘的如果还护不住儿子,我不如一头撞死算了。”秦母这样说是有底气的,现在长子回来了,长媳又是站在她这边的,谁能逼她过继儿子,“再说了,阿放现在是当官的,如果传出过继弟弟的事情,恐怕也不好听。”

秦母的话让秦奶奶有些不舒服,不是因为守成的事情让她不舒服,而是秦母的语气,她觉得秦母在逼她。虽然,她能理解秦母的心情,但是并不代表她会喜欢这种态度。

可是她也知道,大房现在是不一样了,秦家的以后总是要靠大房的,总不能寒了大房的心。秦奶奶叹气:“你放心,我和你阿爹本来也没这个想法。”他们的确没有这个想法。

秦母:“我这个人说话性子直,还请阿母不要把我的话放在心上。”

秦奶奶:“都是自家人,有什么好放在心上的?对了,咱们还得出去一趟,去问问庵堂里的尼姑,选个好日子给阿放和燕燕办喜酒。”

秦母:“那咱们待会儿去?”

秦奶奶:“这会儿来回也够时间,现在就去。”

百里村这边有个庵堂,不过走路也得走半个时辰。这个庵堂有点破旧,里面就一个老尼姑,这一带村子里如果发生点事情,大家都会去找老尼姑帮忙。还别说,有时候老尼姑算的还挺准的。

杨海燕听说秦奶奶和秦母要去庵堂,她倒是也想去走走看看,但是听到有半个时辰的路,她就打消了念头。半个时辰等于一个小时,她这几天赶路累的,可走不了那么多的路。于是,杨海燕和秦四丫守着家里,他们去了。

这百里村和边关其实也没区别。在边关的时候,她无聊的用绣帕子打消时间,有时候偷偷在房间里吃些水果。下人和主人阶级分明,没有经过她的同意也不敢进她的房间,所以很安全。当然,她吃的也就是樱桃、车厘子、葡萄、圣女果这种小果子,吐出来的葡萄皮、车厘子核,都是放在随身袋子里,很好处理的。

而在这里,水果不能吃了,帕子也不用绣了,就这几天,她连东西都没带。

杨海燕倒是有些累,不过想着现在睡了,晚上就睡不着了,所以又没去。她又看向在太阳光“晒”头发的秦四丫:“四丫,你们这里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秦四丫:“什么是有趣的事情啊?”

杨海燕:“……”她如果问八卦的事情,可能会带歪这个九岁的小姑娘。“四丫,大嫂的意思是,你平日里喜欢做什么事情?”

秦四丫想了想:“我平日里帮着阿母洗衣服,跟三哥牛蛋一起割猪草、找虫子、挖野菜。”

杨海燕:“……守成不是在读书吗?他不读书了?”

秦四丫摇摇头:“不读书了。”想了想她又道,“大嫂,我偷偷跟你说,但是你不能告诉别人啊。”

秦海燕赶忙道:“我不会告诉别人的。”不知道为什么,秦四丫说偷偷让她觉得有点兴奋。自从穿越之后,她都没有跟姐妹分享偷偷的事情了。要知道以前,姐妹们隔着网络也能偷偷的说小秘密,那种快乐,现在都不复存在了。

秦四丫:“其实我三哥读书挺好的,但是读书的束脩很贵,老童生还偷偷跟三哥说,让他去好点的私塾,三哥说家里没钱,他认识几个字就可以了。后来……后来今年,二哥不读书了,二婶又说让牛蛋也去读书,没得几个孙子就牛蛋不认识字,总归因为这些三哥就没去了。我……我还看到三哥偷偷哭了。”

杨海燕听了,心中有些酸楚:“那你阿母不知道吗?”

秦四丫摇摇头:“不知道,我答应三哥不说的。三哥说家里没钱,大哥给家里捎了银子,能让二哥三哥去念书认识字已经很不容易了,大哥从军很危险,咱们不能让大哥拿命换来的钱供他读书。

三哥还说,大哥刚走那年,阿母每天都偷偷的哭,眼睛都哭的差点坏掉。三哥还说,如果他继续读书,大哥说不得还要继续从军挣钱供他读书,他宁愿大哥回来,一家人团圆,也不要大哥在外面。”

杨海燕听了,心里有些难受,她没有想到守成这个才十二岁的孩子,竟然这样懂事。她自然是相信四丫的话的,四丫一看就是个没什么心机的小姑娘,单纯的很。说起来,秦家的家教其实不错,秦放的责任心很强,但做事情有心中的底线。秦守业虽则没相处过,暂时不评价,但大大咧咧的牛蛋,老成的守成,还有现在的四丫,给她的印象都很好。

剩下的就是大丫、二丫和三丫了。不知道这三个姑娘如何。想到这里,杨海燕又问:“四丫,上次收到你二哥写来的信,你大姐成亲了?”

秦四丫:“是的啊,大姐在年前成亲的,今儿上午二哥已经去了大姐家,告诉大姐大哥和大嫂你回来了,大姐说她明儿带着大姐夫回来……大嫂,我头发干嘞,我摸上去好滑啊。”

这丫头,就记得她的头发。

杨海燕招招手:“你过来,这边蹲着,我给你梳头发。”

秦四丫:“哎。”

杨海燕给秦四丫挑出刘海,剪了个空气刘海,说到这空气刘海,现代姑娘一般都会剪。然后又把头发中分,从左右两边各编了辫子,辫子从头顶到耳朵上,最后两边的辫子绑到了后面,中间戴上绢花。

这种发型很适合秦四丫这样的小姑娘,其实就是未出阁的姑娘都可以。

梳好了头发,杨海燕道:“好了,去照镜子看一看,好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