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2/3页)

吃好面条,洗漱之后,大家就去休息了。

第二天,大家吃了早饭,给了任家人五十文,便启程赶路了。一天后的傍晚,他们终于回到了家属房。

看着入眼的家属房,昆狮道:“终于到了。”

杨海燕掀开马车窗帘,的确是到了。也许是刚穿书的时候是在这里,所以比起老秦家,她更加习惯于这里,觉得这里才是家似的。

秦四丫挤出小脑袋看外面:“大嫂,这里跟镇上一样。”

杨海燕道:“这里本来就是镇上啊,你看那边一排排整齐的院子,那里就是军营家属房,很多将士们和他们的家属都住在那里。”

秦四丫:“哇,跟我们那边的镇上不一样。”

杨海燕:“马上就到咱们家里了。”

确实马上到了,因为主人不在,所以千夫宅子的大门是关着的。当洪叔听到有人来敲门,开门看到秦放等人的时候,还有些激动:“大人,你们总算回来了。”然后,朝着屋内大喊,“大人回来了。”

这宅子就这么大,洪叔一喊,内院的莲嬷嬷等人也听到了,赶忙出来。

莲嬷嬷一见面就行礼:“太太,您总算是回来了。”

杨海燕过去扶起她:“这个月辛苦你了,家里怎么样?可有发生什么事情?”

莲嬷嬷道:“铺子和家里的一切都好,就是……”说着,她朝着下人院子那边看了一眼。

杨海燕也随之看过去,只见有几个女眷正在那边朝着这边看。杨海燕便没有在问:“四丫、守成,你们过来。嬷嬷,这是秦思芽,思念的思,发芽的芽。这是秦守成,守时的守,成就的成。以后就叫芽姑娘和成哥儿吧,给他们安排到东厢房,明儿你去牙行,再买个婆子回来,以后守着四丫和守成那边。”

莲嬷嬷:“是。”

杨海燕又对秦四丫和秦守成道:“四丫、守成,这是莲嬷嬷,以后莲嬷嬷会教你们规矩礼仪,如果你们找不到大嫂,又碰到一些事情,便找莲嬷嬷。”

秦四丫、秦守成:“知道了大嫂。”

“太太……太太你们总算回来了。”范婶一边跑一边道,“太太,你们还没吃饭吧?”

杨海燕看到范婶也跟着亲切,吃习惯了范婶做的饭菜,在秦家的时候还挺想念的:“还没,你看着弄一些,对了,昆队长带着他媳妇和十岁的儿子也回来了,做好了给他们送一些吃的过去。”

范婶:“是。”

杨海燕:“莲嬷嬷,你先去准备四丫和守成的屋子,我带着他们先回正院。”

莲嬷嬷:“是。”

等莲嬷嬷准备好东厢房,范婶那边的晚饭也准备好了。因为不知道主人家什么时候回来,所以厨房里定然没有太好的饭菜,故而范婶准备的也是面条。和他们路上吃的青菜荷包蛋面条不同,范婶准备的是酸菜、泡菜腊肉面条。

酸丢丢的味道,爽歪歪的。

吃好晚饭,范婶带着秦四丫和秦守成去东厢房洗漱睡觉,杨海燕和莲嬷嬷回了书房。

杨海燕:“莲嬷嬷,你坐下同我说说这几天家里的情况。”

莲嬷嬷:“是。”坐下之后,她便说了家里的情况,“家里一切正常范婶、洪叔、洪婶、余婶,他们每天的活儿跟您离开之前一样。主要是下人院子里,来了两户女眷,一户是孟平家的,一户是黄虎子家的。”

秦放有五个私卫,其中成家的只有三个,昆狮、黄虎子和孟平。

杨海燕点点头:“你继续说。”

莲嬷嬷继续道:“孟平一家子是来的最早的,您和大人离开的第三天就回来了。您离开前说过,私卫除了月例之外,每个人吃的都是府里的,每天一蔬菜、一肉菜、一汤,一共三个菜,分量参照人数来。而私卫的家属则府里不负责伙食,只允许他们和私卫一起住在下人院子。”

杨海燕道:“不错。”她又不是开慈善堂的,没得给私卫月例还要养着他们的家眷。要知道多养一个人一日三餐的成本加起来要十文左右,一个月就是三百文了,赶得上一个私卫的月例了。当然,这算法是根据他们目前的伙食来的。如果一天三餐都吃番薯土豆,当然是便宜的。

莲嬷嬷:“孟平的家属有三人,一个是他媳妇、一个是他女儿、一个是他妹子。”

杨海燕:“他妹子也来了?”下人院子虽然小,但杨海燕是参照现代套房造的,所以人的确住的过,因为里面是两室一厅的,也就是两间睡觉的房间、一个吃饭的厅,然后下人院子还有一个公共小厨房,谁家都可以去用。但是,孟平的妹子怎么会来?

莲嬷嬷:“可不是,根据孟平说,他妹子在乡下原本说了婚事的,但是男的后来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同她妹妹退了婚,这虽然是男的错,但是他妹妹的名声也被坏了,总是被村里人指指点点,他不忍心他妹妹受伤害,所以把他妹妹带来了。”

杨海燕蹙了一下眉头,理论上来说,既然准备了私卫的小院子,她是不反对私卫带家属来的,哪怕是带了父母,她也不会反对,毕竟她不能因为人家成了秦放家的私卫,就让人家不顾家人啊。可是,这没带上父母,带上妹妹来是怎么回事?哪怕下人院子和这边是隔开的,可终归让人很有想法。

其实,她并不反感有主意的人,但是要看情况的啊。就像洪叔,他之前回了一趟家,直接带了媳妇孩子回来,可好歹也没有直接去闹市院子那边住下,而是先来征求她的同意。可孟平那边……总之,她心里是有些是不痛快的。

杨海燕:“嬷嬷要说的,不只是这些吧?”刚才莲嬷嬷欲言又止,一言难尽的样子,应该不只是这些。

莲嬷嬷道:“可不是,他们来的第一天,孟平媳妇就来问老奴,她的月例是多少?主要是干什么活的。当时老奴都懵了,您离开前也没有说过要给私卫家属月例啊。”

杨海燕:“我的确没说,但大人聘请的只是私卫,又不是聘请他们夫妻,这私卫的媳妇何来月例一说?这不是常识吗?”

莲嬷嬷道:“是如此,所以孟平媳妇来问的时候,老奴也觉得甚是奇怪。不过老奴说了,这件事老奴不清楚,等太太回来了再说。”

杨海燕倒是理解莲嬷嬷的说法,毕竟她当人奴婢的,对于不知道的事情,也是不敢拿主意的。杨海燕点点头:“然后呢,我猜想还有后面的,不然就这件事,也不会让我们莲嬷嬷这样为难。”

莲嬷嬷趁机说了句好听的话:“太太英明。后来孟平媳妇便不问月例的事情,而回去了,可等余婶给孟平送了两次饭之后,她又来了,她说我们送去的饭只孟平一人吃吃还好,可他们家里如今有四个人,饭不够吃,是不是我们厨房克扣了他们的伙食。哎哟,老奴这辈子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真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