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3页)

秦放终于等到陶山回来了,看着风尘仆仆的陶山,他道:“辛苦了,信可是送到杜科杜大人手中了?”

陶山憨厚的笑了笑:“不辛苦,信已经送到杜大人手中了,属下带回了杜大人的书信和皇上的圣旨。”

秦放听闻,马上跪下接旨。陶山恭敬的请出圣旨,交到了秦放的手中。

秦放接了圣旨便对陶山道:“你先去好好休息。”

陶山:“是。”

回到屋子里,秦放先看了杜科的信。杜科信中写道,他不日就来环水县,因他钦差出行没有陶山快,所以让陶山先带着自己的书信和圣旨过来。同时,也让秦放接到圣旨之后,先把县太爷扣押了,之后的事情等他来了再说。还有,信中提到,皇上许了三成的赃款作为他的军饷,又奖励了一成的赃款作为他的回报。

秦放看了这份信,很是高兴。盗匪的银子已经清点出来了,一共有五万的白银,余下的一些珠宝什么的且不算,如果奖励他一成的话,最起码得有五千两白银。

秦放仿佛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在飞,原来……剿匪才是生钱最快的法子啊。

屋子的门突然打开了,秦放拿着圣旨出来:“来人。”

士兵:“将军?”

秦放:“赶紧清点人数,所有人随本将军去县城捉拿县太爷。”

士兵:“是。”

半个时辰后,所有的士兵在五里坡集合,启国的两百士兵,蛮子的三百士兵,一共五百士兵全都在这里了。

秦放站在最前面,手拿圣旨道:“皇上有旨,命我等拿下环水县县令,大家准备出发。”

“是。”整齐的声音非常洪亮。这几天有了三成银子的军饷,士兵们吃了好几顿肉了,所以这会儿精神着呢。

环水县县城

县太爷之所以注意五里坡盗匪窝的事情,一则是他们平时很少联系,只有分赃款的时候才联系,因为联系的多了,被人发现端倪就不好了。二则是他最近也忙,冯家医馆的事情让他烦躁的很。发生了命案没办法草草了之,更何况大家都看到了。

县衙内

县太爷怒气冲冲的瞪着坐在一边的冯大夫:“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拿百姓试药,不要拿百姓试药,你怎么就不听呢?现在可好了,已经死了三个人了,万一那些人的家属不安分怎么办?”

冯大夫不在意的一笑:“当初大人拿钱的时候,那爽快的样子,我以为大人只是口头说说而已,不在意我拿老百姓试药的。”

县太爷:“你……可是现在闹出人命了。”

冯大夫不以为然:“那些贱人的命本来就贱,何况我选的都是家里极其贫寒的人,给他们一点银子补偿,他们就不会在乎这些人命。”

县太爷呸了一声:“你怎么不说说前几天你差点把有身份的人牵扯进来?如果不是捕头让对方直接离开了,这件事把无关的人牵扯进去,可能就不能善了了。”

冯大夫:“人都已经走了,你还提这个做什么?”

县太爷:“我最后一次警告你,不要拿老百姓试药,不然……”

“不然如何?”冯大夫反问,“大人准备和我一拍两散吗?”他还有一句话要问,县太爷你敢吗?只是没说出口而已。

但是,县太爷何尝不知道他的意思?

正当此时,外面突然传来巨大的动静,捕头急冲冲的到了门口:“大人……大人不好了。”

县太爷在房间里吆喝:“什么不好?怎么回事?”在冯大夫身上没洒出的火气,朝着捕头去了。

捕头道:“有人自称是武德将军,奉旨来捉拿您,已经把县衙给包围了。”

县太爷一愣,虽然大声道:“放肆,什么武德将军,好大的胆子,本官都没有听到朝廷的风声,谁敢假传圣旨?”说着,他大步走出房间外,“那个什么狗屁将军呢?”在外人面前,他是清官县太爷,只有在自己人面前,他才露出这样的“真性情”。

捕头:“在……在县衙门口。”

而此时的县衙门口,秦放身着武德将军官服,威武的站在那里。他本就身的高大,面色刚毅冷峻,再加上多年边关生涯,让他的肤色比寻常人黑了不少。所以不语不笑的他,就像一尊武神般。他虽则为官不久,官威不大,然通过这次的剿匪,气焰也长了,官威逐渐有了。在县城里的老百姓面前,很能装样子。再说,他手持圣旨,心里有种一成奖励兜底,正是意气焕发的时候呢。

故而在别人看来,这是大将军啊。

“这是怎么回事啊?”

“不知道啊。”

“这是大将军吧,将军都是穿这样的衣服的。”

“他们为什么把县衙为了起来?”

“就是啊,他们好大的胆子。”

“会不会是县太爷凡事了?”

“闭嘴,别瞎说,当心惹祸上身。”

“可不就是嘛,看看便罢了,有些话可不要乱说。”

“你们轻一点,当心祸从口出。”

在老百姓的议论间,秦放大声道:“各位父老乡亲,你们安静一下,你们的县太爷官匪勾结,本将军奉朝廷的命令前来捉拿他,钦差大臣不日就到。”

“什么?县太爷和盗匪勾结?”

“这不可能吧?”

有大胆的人好奇的问了:“这位大将军,您说的是五里坡的盗匪吗?”

“你不要命了,敢提起五里坡的盗匪?”

“我就提了,他们还能当着大将军的面杀了我不成。”

“那群天杀的五里坡的倒霉,早该把他们抓了。”

“就是早把他们抓了,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被霍霍了。”

秦放道:“不错,就是县城外五里坡的盗匪。”

得到秦放的承认,老百姓又议论了起来。“我就说嘛,每次县太爷都说没有证据不能抓人,原来是官匪勾结,县太爷定然得了好处。”

“我呸,这样的人凭什么当县太爷,就该把他抓起来。”

人群中,有一妇人悄悄的离开了,她拼命的往家里跑,在县城里左拐右拐之后,来到一处破旧的茅屋前:“娘……娘……老天开眼了,老天终于开眼了。”

那破旧的茅屋里出来一个瞎眼的老太太,身边一个小姑娘扶着她。老太太用沙哑的声音问:“这是怎么了?”她的声音里充满了紧张和关切,这沙哑的声音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生生哭瞎的。

妇人道:“娘,方才县城来了一批官兵,不是县衙的衙役,而是军队里的官兵,为首的是个大将军。大将军带着官兵把县衙围住了,大将军还说,县太爷勾结五里坡的盗匪,官匪勾结,他奉朝廷的命令前来抓人。他还说,叫大家不用担心,不日钦差大臣就会来了。娘,咱们现在就去找那位将军,求他为我们伸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