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3/3页)

当然,她们婆媳的关系一向是很好的,秦奶奶以前就有意栽培秦母,自然不会握着当家的权利不放。

秦奶奶和秦母还没具体说到俸禄的事情,秦大姑来了。秦奶奶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秦父是长子,秦大姑和秦二姑是双胞胎,不过两闺女长得一点都不像。

秦大姑今年三十八,比秦父小了两岁,所以秦大姑出身的时候,秦奶奶也没怎么带她,毕竟她要带秦父,实在抽不出时间。

在这个年代,女儿总是没儿子重要。不过,秦奶奶也没亏待闺女,不像有些人家,不把丫头当人看,只会叫丫头干活,吃的又少。秦奶奶对于自己能干的活,不会去叫女儿,该给女儿吃的,也不会去克扣。

但怎么说呢,母女俩的感情还是不怎么亲厚,除了过年的时候,有事情的时候走一遭,平时很少来往。

秦大姑在秦放和杨海燕举行婚宴的时候来过,再来今年正月了,然后就是现在了。

说起来,秦父去跟秦大姑说秦放的事情时,秦大姑也是被愣住了,她也不曾想过,有一天她大侄子会当上将军。就算她和娘家再不亲厚,但是也没有矛盾,所以侄子有出息了,她这个当姑姑的当然也是有面子的,至少在婆家那边,谁都会高看她几分。

秦大姑叫了一声秦奶奶和秦母:“阿母、大嫂,你们都在啊。”

秦母应了一声。

秦奶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看到谁都高兴。“可不是,跟你大嫂商量后天启程的事情呢,这事儿多着,人总是回不过味来,你婆婆呢?你婆家那边得你招待着,可别亏待了他们。”

秦大姑道:“在呢,和大嫂的娘家人在聊天,看把他们高兴的,大家都想沾沾阿放的喜气,还不舍得走。”

秦奶奶道:“难得来一趟,是该多坐坐。”

秦大姑也笑了笑,而后看向秦母,看着眉眼间全是喜悦的大嫂,她心里倒是没有酸,不过羡慕总是有的。人这一辈子啊,有些事情不能比,但是从大嫂的身上,她倒是突然明白了,丈夫已经这样了,再怎么也出息不了了,可是儿子还年轻,还能再教教的。她不指望教出像秦放这个大侄子一样的大将军,可是好好的教教总比不教的好。秦大姑想了想道:“我是来向阿母和大嫂取经的,怎么就把阿放教的那么有出息。”这话有恭维,也有实话。

这话把秦奶奶和秦母逗笑了。秦母道:“我哪有这本事,阿放从小就是阿母带大的,这得问阿母。”

秦奶奶虽然平时说大孙子是她带大的,但是乡下的孩子,能带到多大?还不就是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自己乱跑了?所以秦放能长成这样,还是自己争气。不过,和小时候她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秦奶奶一辈子在乡下,没有什么大的见识,她教育儿子孙子最多的就是要做个好人、不能做坏事、偷鸡摸狗的事情不能做等等。这要是在外人面前,她还能吹个牛逼,可是在自己女儿面前,她想了想,也就实话说了:“这件事说起来也是机会,机会很重要,有了机会自己才能抓住。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娶个好媳妇。不过有了好媳妇,自己上进也很重要。所以我琢磨着,阿放能有今天,就是两句话,有机会要抓住,有了媳妇要上进。”

秦母在一边听着,也觉得秦奶奶的话很有道理:“阿放当年去从军服军役,也是迫不得已,亏得他自己会抓住机会,还娶了个好媳妇,说起来,我觉得娶对了媳妇最重要。”

秦大姑道:“可不是,阿放的媳妇是朝廷给的,朝廷给的就是皇上给的,皇上给的能是坏的?”

话赶话是这样,但是朝廷也是盲指婚。可是好听的话谁都会说,这会儿夸皇上也是因为秦放夫妻好了。

这边婆媳姑三口子聊的和乐融融,外面响起了秦外婆的声音:“月英……月英……”月英是秦母的闺名,她全名丁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