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股权 “你这股权一定要留着!”……(第2/3页)

吴佩珍试着参加秋招,就是想看看凭自己的本事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没想到还是沾了家里的光。

她把几家银行的录用信扔到一边,还剩下两份工作,这两份工作就是凭她实力找到的,然而工资比几家银行低很多。

方婷说道:“你根本没有认真准备,随便试试,试不出你的真实水平。”

“你要是真心实意找工作,我觉得我们两个差不多。”

方婷差不多是院系里这一届拿到录用信最多的,因此还在同学间小小地出了名。

工作机会太多,方婷挑花了眼,拜托林清帮她选择。

林清毫不犹豫地从中挑出一家房地产公司、一家互联网上市公司和一家电子商务公司。

这三家公司目前已经发展得很好,未来更是如雷贯耳。

虽然方婷进入公司后都要从基层做起,但是在公司飞速发展的初期,升职机会总是最多的。

三选一,三份工作的收入都差不多,方婷依旧很难选择。

“啊……这三家公司以后哪个发展最好啊……”

林清说道:“第三个。”

方婷只是无意地抱怨,完全没想到林清竟然真的给出了答案,她目瞪口呆:“啊,你怎么看出来的?”

林清:“瞎猜的。”

方婷拍板:“那就第三个!”

虽然林清是瞎猜的,但是林清一直运气特别好,她跟着林清选,没准也能沾沾林清的好运气!

-

周敏确定了毕业后留校当行政老师,在大四这一年就进入了团委办公室,作为兼职学生助理,帮忙处理杂事。

统计同届学生的毕业去向,这份工作周敏在做,她对林清说道:“我们这一届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之前任何一年都多。”

林清听见后,只以为是时代的变化,九十年代的大学生白衣飘飘,很少考虑世俗问题,千禧年后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思考起赚钱。

然而周敏告诉林清:“很多同学都是受你影响。”

林清很惊讶,对周敏说道:“其实我觉得有了工作经验再创业更好。”

“没有工作经验直接创业,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会失败。”

林清上辈子就这样碰得头破血流,硬生生地靠着一次次失败积攒起经验。

林清真没想到自己会对同学们带来这样的影响,她思考几天后,找到院系领导:“我想成立一个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基金会。”

院系领导面露惊讶:“为什么?”

林清解释道,因为她觉得毕业就创业实在不是一个好选择,与其毕业后开始创业并且很大可能以失败收场,不如将这个过程提前到大学中。

想要创业的大学生们,在她基金会的支持下进行尝试,如果成功了最好,如果失败了,毕业后就可以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如果在校期间想要申请基金会支持的学生太多,基金会根据创业项目择优资助。假如连资助资格都没有竞争到手,这样也可以尽早看清自己。

林清对院系领导进一步解释创业基金会的具体运作:“不对大一学生开放,升入大二年级后可以申请。”

“在基金会资助下成功的创业项目,需要拿出一部分盈利回馈基金会,帮助基金会长久地运行下去。”

“如果哪年没有成功的创业项目,或者数量和盈利不够的话,就由我来补充资金池。”

院系领导听完林清的讲述,立刻觉得这是一件大好事。

历届校友中的成功人士不乏创建奖学金的、捐赠建设场馆的,但是以林清这种创业基金的形式回馈校园、帮助未来一届届学弟学妹们的,还是首创。

院系领导上报给校领导,经过层层讨论审批,林清的创业基金会成立了。

林清对校领导说道:“前几年的钱不会很多,希望在基金会的支持下可以诞生几个成功的创业项目,让基金会的资金越来越充裕。”

创业基金会成立,让林清意外的是,还举行了一个小小的仪式。她拿到了大学授予她的荣誉证书,还拍了一些她和校领导握手的照片,被写成新闻出现在校报一角。

-

这个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于林清如此,对于林清身边的很多同学亦是如此。

越来越多的同学在秋招季前途已定,签下合同。

林清这个秋招季见到了陈虹好几次。

陈虹知道方婷是林清的朋友,并且对方婷应聘时的表现印象深刻。

最终方婷没有选择陈虹所在的饮料食品公司,陈虹很是遗憾。和林清玩笑道:“你怎么没在朋友面前夸夸我们公司?”

陈虹得知方婷最终选择的公司,说道:“确实不错,但是我们公司也不差啊。而且那个公司加班严重,我们公司很少加班。”

林清告诉陈虹,方婷不在乎加班,只在乎工资。

林清和陈虹这个秋招季最后一次碰见时,陈虹的招聘工作差不多结束了,请林清去附近的饭店吃了一顿便饭。

吃饭时,陈虹聊起自己的近况,她最近工作挺好、身体挺好,唯一的烦恼就是:“我爱人还不太适应,经常有些情绪。”

今年,陈虹的婆婆生病了,病床前需要人照顾。陈虹的爱人换了清闲的工作,成为照顾母亲的主力。

陈虹的婆婆经常对儿子说:“该让陈虹照顾我啊,谁家不是儿媳妇床头尽孝?”

“怎么是你换工作,你该让陈虹换工作啊!”

照顾家庭比陈虹丈夫预想得更加辛苦,陈虹说道:“有时候他心情不好,我就想办法开解他。劝一劝,他也就想得通了。”

“还是需要时间,得让他慢慢适应。”

选择这种不普遍的家庭分红,陈虹和丈夫两人都承受了来自亲戚朋友的、来自社会的压力。

林清皱眉:“他心情不好就对你发脾气?”

陈虹知道林清觉得自己受了委屈,笑着摇头:“有时候累了,发发牢骚,负面情绪发泄出来比憋在心里好。”

别人的家事林清也不好过多评价,只是说道:“你很体贴。”

更常见的传统家庭分工模式里,男人主要承担经济压力,女人主要承担照顾家庭的责任,这些家庭里可没几个男人这么体贴,注意迁就和疏导女人的情绪。

而陈虹一边辛苦工作,一边关注着自己丈夫的心理健康。

在这方面,显然还是女人更重感情,做得更好。

陈虹自己也还处在适应期,照顾家庭的重担更多地压在丈夫肩膀上后,经济的重担就更多地压在了陈虹肩膀上。

陈虹工作更加上进,她对林清说道:“公司这次股权激励,我分到了一点点股权。”

林清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满脸惊喜:“真的?太好了!”

“你这股权一定要留着!”

未来陈虹工作的公司发展越来越好,股权分红将会成为一大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