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辞职 林清在徐可的辞职报告上签了字……(第2/3页)

徐可不太想辞职,可是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她就同意了。

林清办公室里,徐可原本以为林清听到她家现在的情况,会很爽快地放她走,没想到林清眉头紧锁,一副不太想放人的样子。

医院护工和托儿所的建议被否决后,林清继续说道:“你们家有没有什么能帮忙的亲戚?每个月多给亲戚点钱,让亲戚过来帮你们度过这个难关。”

徐可摇头:“没有。”

林清把自己能想到的办法都说了一遍,徐可一直摇头。

最终林清直言相告:“小徐,你现在辞职容易,但是等过两年你再想找工作,几乎不可能再找到现在这个水平的工作了。”

徐可低声说道:“我知道。”

林清说的这些她也想到了,她现在能当副店长,其中有幸运的成分。几年后再找工作,她学历不高、年龄更大,还有几年的工作断档,找到的工作肯定不如现在。

徐可想着到时候如果实在找不好工作,那她就自己开个小店,她把这个想法和罗业、和爸妈都说了,家人都支持她。

徐可庆幸自己和罗业两家虽然没有大钱,但也都有点家底,关键罗业爸妈都有医保,这次生病自己没掏太多。以后不管什么时候,开个小店的本钱总是有的。

林清问道:“既然是罗业的妈妈癌症,你们商量的结果为什么是你辞职呢?”

徐可听到林清的话愣住了,在她心中这一直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她和罗业有一个人辞职肯定是她,难道还会是罗业?

徐可说道:“罗业工资比我高,工作更稳定。”她辞职对小家庭整体的利益有好处。

除非她像钟艳丽一样做到总监,收入比罗业高许多。

徐可突然想起,她和钟艳丽的起点一样,两人一起当店员、一起升店长,公司刚有级别制度时她还不服气自己比钟艳丽级别低,跑到林清家里去哭……自己那时候真是太幼稚了。

这些在徐可脑中一闪而过,很快就被她抛到脑后。她知道自己没有当总监的能力,就算像钟艳丽那样一心扑在工作上,她也不过是比现在好一点,达不到钟艳丽的高度。

何况就算她赚钱更多,也不可能让罗业辞职。

罗业一个大男人在家里让老婆养?罗业的自尊心绝不允许,徐可自己也无法想象丈夫是家庭煮夫。

更不要说公公婆婆那里了。

最终,林清看出徐可辞职的心意已决,也没有再强留她。

作为徐可的朋友,林清认为徐可辞职的决定应该再慎重一点。老人生病、小孩需要照顾,这是很多中年人都需要面对的难关,或许还有比辞职更好的解决方式。

但她同时还是徐可的老板,要为公司负责。徐可现在的状态,最重要的是徐可现在的心态,的确已经不适合当副店长了。

于是林清在徐可的辞职报告上签了字。

苏琴看到林清的签字,惊讶道:“老板,我以为你会劝一劝徐可呢。”

苏琴在林清之前已经劝过徐可一遍了,但是没有用,她以为林清会有办法。

姚雯也觉得徐可辞职太可惜,她真正经历过生育之后重新回归社会的过程,知道这时候找工作有多难。

徐可现在是很难,但姚雯觉得还没到夫妻里必须有一个人辞职的地步,甚至姚雯觉得徐可还没她难。

不辞职,咬牙熬过这几年,也就熬过去了。

大概还是因为徐可家不太缺钱吧,姚雯心中想到。

-

徐可离职时,店员们为徐可举办了一场简单的欢送会,林清、苏琴和钟艳丽也被邀请去了。

吃完晚饭后大家一起去量贩式KTV唱歌。这两年量贩式KTV突然流行起来,北京上海先流行的,紧接着这股风就刮到了杭州。

KTV包厢里有T台,有立式麦克风,可以像歌星那样站在立式麦克风前边唱边跳,或者轻轻地摇摆身体。

也可以拿着麦克风坐在沙发上唱,唱累了还能吃吃水果拼盘和小吃。

年轻人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娱乐聚会的好去处。

之前自己家里、饭店包厢里要用遥控器点歌的卡拉OK机,一下子就被淘汰了。

大家从《朋友别哭》唱到《一生有你》。

又从《十年》唱到《离歌》。

“想留不能留才最寂寞

没说完温柔只剩离歌——”

徐可喝了两瓶酒,直接被大家唱哭了。

这是她生完小孩后第一次喝酒,酒量明显下降,一时没控制好把自己喝醉了。

喝醉的徐可挨个抱住林清、苏琴和钟艳丽。

“老板,我最羡慕你,真的,我太羡慕你了……”

“小苏,好好干,我走了,你好好干!”

“钟艳丽,我也有一点点羡慕你,你真厉害,你对自己真狠,你想要什么就去做……”

徐可把自己的眼泪鼻涕都蹭在了钟艳丽的肩膀上。

晚上十一点散场,罗业到KTV门口来接徐可,徐可摇摇晃晃地扑进了罗业怀里。

小苏看到后羡慕道:“徐可老公真不错,结婚有两年了,这份体贴还没变,妈妈癌症住院的时候还抽空来接徐可。”

钟艳丽笑了笑,没接话。

林清将员工们送走,今天除了徐可之外没有人喝多,但林清还是挨个叮嘱员工路上注意安全。

员工们全都离开后,林清包里的手机响起来,林清接起电话。

“向后转——”

林清回头,看到池墨正站在路灯下,地上拖着长长的影子。

林清小步跑过去,直到两个人的影子交叠在一起。

-

徐可辞职后,副店长的位置立刻被店里的优秀员工顶替上。

这一项人事变动完全由小苏经办,林清更关注人事部新招聘来的四位“美妆护肤达人预备役”上。

培训网红,林清驾轻就熟。她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有回到老本行的一天!

林清没有和四个女生签订经纪合约,现在人们还没有网红的概念。即使有一二网络达人,也都是出于兴趣地业余分享,根本没有从中赚到一分钱。

现在网红无法从市场中赚钱,自然无法将其作为职业。

林清和四个女生签订的就是普通的招聘合同,四人的初始评级和店员一样。

其实通过面试的女生有六个人,但是在林清说明工作内容后,有两个女生觉得和预想的差距太大,拒绝了这份合同。

林清可以理解,网红在零三年的确太超前了。哪怕从店员做起,人们心中清楚地知道自己有店员-组长-副店长-店长……这样的晋升通道。

但是公司朝着网络红人的方向培养自己,未来的前景是什么?

林清的公司走在最前面,这就意味着前方没有成功的例子可以参考,应聘者们什么都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