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第2/2页)

裴湘身上带着欧阳锋给她的玉佩,那些蛇便不往她身边凑,都远远地避开了她所在的方位,这让她能游刃有余地观察白驼山饲养的毒蛇种类和驭蛇之术。

等到群蛇彻底退出松鹤谷,洪七从树上飞身而下,欧阳锋也抱着铁筝跳下青石,落在了两人对面。

“洪兄,如今谷内已经没有毒蛇了,你可以开始找寻贼人留在谷中的赃物了,之后,咱们尽兴比划一场。”

洪七点了点头,指着山谷中的松树林道:

“据那人交代,他把东西都埋在林中了,后来再想取出来时,林中毒蛇遍布,让他不敢靠近,才一直没有转卖脱手。”

他交代了一声,就朝着树林方向走去,同时口中念念有词,正是是那采花贼交代的埋东西的具体地点。

“东面……第七课树,树干上有三道横纹……还有西边最高的一棵松树……”

洪七专心翻找,裴湘则走到湖边好奇张望。

欧阳锋知道她在寻找所谓的“鹤影”,想到刚刚在高处弹筝时偶然瞥见的景色,便出声提醒裴湘:

“你往西面走,爬到石阶之上,别走远,站在那棵老松树下往下望,应该就能看到鹤形倒影了。”

裴湘依照欧阳锋的指点换了位置,果真在西面稍高的地方看清了湖中倒影。

她站在树荫之下,望着碧色湖水上那似鹤非鹤的深色石影,有些迟疑:

“倒是有些仙鹤振翅高飞的姿态,只是……也不是十分的清晰,并没有当地人说得那样神奇。”

跟在她身旁的欧阳锋扬眉道:

“倒影而已。难道还要和真正的白鹤一模一样吗?那这松鹤谷早就该出名了,不仅附近的人愿意过来消遣散心,远地方的人也都要慕名前来了。说是鹤形倒影,不过是七分相似三分想象罢了。”

裴湘惦着脚细看水中鹤影,又仰望四周,观察是哪块石头或者那几块石头倒映出的这个图案。

她左看看右看看,看得时间长了,倒是觉得这鹤影的鹤喙部分格外的传神。其余地方都有些模糊牵强,唯有这细长而尖的鸟嘴部位清晰异常。

她不由得想到了那句“松阴鹤影声中”。

顺着鹤喙方向,裴湘慢慢闭上眼,幻想鹤鸣飞天,翱翔于空。

——一道优雅白影冲出水面,冲入天际,慢慢化作一个黑点,直到消失,谷中不见鹤影,鹤鸣之声却绕耳回响……

裴湘睁开眼,顺着鹤影飞翔的方向遥遥望去,猛然发现,自己的视线落点竟然是那座八角凉亭。

裴湘又观望了一会儿,此时洪七已经找全了采花贼藏起来的所有物件儿,正高兴地朝这边而来。

欧阳锋问裴湘:“我一会儿要和洪七比武,内力外放鼓动激荡,免不了有飞沙走石,恐怕会误伤于你。你是到谷外等我们,还是在谷中找个安全的地方待着?”

裴湘想了想,指着八角凉亭道:

“我去那里坐着,你俩比试身手的时候离亭子远一些吧,那里是给游客歇息赏景用的,若是被损毁了,挺可惜的。”

欧阳锋没多说什么,只是长臂一捞就把裴湘携在身侧,随后几个纵跃,转眼间就到了亭子里。

他把人往地上一放,又把铁筝交给裴湘,不耐烦多交代什么,人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他跃出凉亭,直接朝着洪七长啸而去,白驼山身法如灵蛇出动,浑厚掌风迅疾拍出。那洪七也目露兴奋,朗笑着迎上欧阳锋的排云掌,以逍遥游的招式灵活应对。

两人同时默契地远离裴湘所在的八角凉亭,朝着松林方向而去。

等到切磋武功的两人离得远了,裴湘起身观察八角凉亭。她心道,这凉亭人来人往的,这些年也不知多少人在此停留过,那黄裳果真会把秘籍藏在这里吗?

——虽然这里有“松鹤”之称,又位于郑家祖宅的附近,可也不一定就是藏经的地方,也许只是巧合了?

——可是,经过我这几日的打探,四周并无更加符合条件的地点了。

——或者说,还有其它说法与解释?毕竟有“松鹤”含义的事物不少,也许是某幅画?某个庭院?某个……可那样一来,范围就太广了,黄裳藏书,大概不愿意这么为难后人吧?

她把亭子内外都走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便踱步回到座位处。

正琢磨着是不是想差了,裴湘偶一抬头,便瞥见湖面上的倒影正在随着光线而慢慢发生变化。

若说刚刚的倒影是一只振翅欲飞的白鹤,那此时已经看不清整只鹤形了,偏偏那尖而细的鹤喙还是清晰异常,仿佛没有受到日光变化的影响。

裴湘轻咦一声,探身细瞧,这时方看出了一些端倪。

原来并不是没有任何变化,而是那鹤喙的部分并不单单是山石的倒影,还重叠着凉亭的尖尖一角。

——如果说这尖尖的一角是鹤喙,那么,声音在哪里呢?

裴湘一时之间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就尝试着换换思路。

她下意识地横抱起欧阳锋的铁筝,一手握着筝颈,一手随意拨弄筝弦,在断断续续的叮咚声中,她琢磨起黄裳和郑御医这两个人来。

按照郑家的说法,黄裳和郑御医也算是相交莫逆了。如今来看,这个说法应该是可信的,否则的话,黄裳也不会把《九阴真经》的线索藏在郑家。

所以……是知交好友吗?

裴湘拨弄筝弦,心里念着《九阴真经》的来历。

——昔年,黄裳为宋徽宗校对审阅五千多卷道藏,悟出了精深武学。之后,他奉命清剿魔教,杀了不少魔教中的法王长老之类的高层人物,因而得罪了很多武林人士,连累家人被仇敌杀害。

——他隐居四十年,专心破解敌人招式,再出现后,却发现物是人非,昔日敌人几乎已经死绝,亲朋故旧也早已凋零……便把毕生心血《九阴真经》上下两卷藏在某处,自己飘然远离……

——黄裳四十年后再返中原,那时候郑御医大概已经去世了,家中子弟守着老爷子的藏书,却无一人能够继承郑御医的医术本领。

——黄裳见此,他会为了郑御医感到可惜可叹吗?

——所以,在得知了郑御医的遗言后,他干脆把《九阴真经》的秘密隐藏在郑家藏书中,希望郑家后人发现并继承?

裴湘试着猜想黄裳当年的想法,她暗忖,如果黄裳对郑家后人还存有几分希望的话,那么,这藏经书的地点就不该太过难找或者危险。

——甚至,也许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