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公孙大人风流倜傥(第2/2页)

作画的人?岂不是公孙琢玉?

吴越仔仔细细回想了一下公孙琢玉的外貌,他甚少见到有人能将清正与风流两种气质糅杂在一起的,斟酌了一下词句才道:“公孙大人……风流倜傥,自然也是好看的。”

“……”

吴越此言一出,杜陵春就不动声色闭上了眼,额角隐有青筋暴起,当啷一声扔了手中的金盏酒杯,冷声道:“混账,谁问你他好不好看了!”

杜陵春的脾气总是这么喜怒无常,吴越随身多年,自然也有几分了解。只是他乃江湖中人,不懂那些弯弯绕绕,自然也猜不透杜陵春的心思。

吴越老老实实请罪:“属下愚钝。”

说完此句就闭了嘴。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就不错。所以他不爱说话。

杜陵春每天都要感慨一次,自己手底下尽是一群酒囊饭袋。武功高的脑子不好使,擅用谋略的又是个病秧子,好不容易扶持几名心腹,整日只知贿赂敛财,全都是饭桶!

本就不好的心情愈发糟糕了起来。

杜陵春此次远赴江州,府上门客谋士皆留京中。他原本只打算逗留几日便回京复命,谁曾想机关算尽,算漏了公孙琢玉这个变数。于是这也就导致此时除了吴越,他竟没别的心腹可以说话了。

杜陵春袖袍一挥,命人重新上了新的杯盏,竟是破天荒,耐性子又问了吴越一遍:“你觉得公孙琢玉此人如何?”

吴越道:“属下不知。”

说完又觉得好像太简单,不确定的补充了一句:“应当是名好官。”

吴越觉得,公孙琢玉为了替一名丫鬟洗刷冤屈,肯接下这个烫手山芋,应当是名好官……吧?

他也是奴才,这个时候难免感同身受起来。上京城中文人士子无数,高官达贵亦是无数,其中不乏贤名在外者,然吴越这么多年,只见过公孙琢玉一人会说出“奴才的命也是命,亦是江州子民”这种话。

虽然公孙琢玉有江州三害之名,但吴越心想,能说出这番话的人,再坏应该也坏不到哪儿去……

“好官?”杜陵春忽然看了过来,一字一句,缓声问道,“那若是,本司公想将他收入麾下呢?”

鱼配鱼,虾配虾,乌龟配王八。这话虽糙了些,理却不糙。一名为民请命的好官若要投身阵营,自然选志同道合之辈,例如宰相严复;但若是一名想要升官发财的贪官,自然也要选对阵营,例如……京律司提督,杜陵春。

现如今吴越说公孙琢玉是个好官,这话听起来便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意思。言外之意,公孙琢玉与他们不是一路人?

杜陵春听了这话心中不痛快,他眯了眯眼,却从未打消笼络公孙琢玉的想法。

一滴白墨掉进黑水里,到底是会被同化,还是会被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