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时隔三年, 再一次坐在院长办公室里,路当归心里仍然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紧张感。

在座的还有几位院领导和精神科新来的主任,王主任调任新职, 没有继续留在S大附属医院工作。

邱副院长则在去年就升职转正,现在已经是整所医院的老大了。

不是每个出国深造归来的后辈都能有院长亲自接待的待遇, 路当归成为这个例外,只是因为一个原因:

他递交了正式的辞职信, 决定不再和医院续约。

“小路, 你真的考虑清楚了?”

依旧是往日般和蔼的目光, 邱院长的语气里却流露着淡淡的失望, “院里当初为你保留职位, 也是考虑到等你攻读完博士,专业技能会更上一层楼。今后接手一部分诊疗工作, 将来你想从门诊转临床, 也不是不可能。”

邱院长的潜台词其实已经很明显了,你现在有高学历和相关科研经历,如果继续留在医院工作,升职加薪指日可待。

双手交叉放在膝前, 路当归有些愧疚地低下头:“院长, 您和欧阳教授当年能给我出国读博的机会, 我心里真的非常感激,一直在想着将来要怎么回报您老……”

“……我考虑了很久, 还是想先去高校历练一段时间, 完成手上的几篇论文, 将这方面吃透了,等经验足够丰富,再回来继续走诊疗这条路。”

“你想和我当年一样?”邱院长不禁失笑, “小路啊小路,我还真是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

他其实能够理解路当归的想法,读完博士后,研究者对所在领域的专业思考会加深,会产生一种极度想要对他人输出观点的欲望。

因此,他当年从医学院毕业后,并没有直接通过分配进入到医院工作,而是去大学做了好几年大学讲师。等手上有了一定的成果,才又回到老本行。

路当归这样做,看似是放弃了自己原本稳定的工作,其实是为了将来的长远发展做打算,野心不小。

眼看实在是劝说不了路当归留在医院,邱院长话锋一转,接着问道:“那你这段时间有什么打算,还是决定留在S市?有找到合适的院校或者研究所吗?”

“据我所知,最近几年各大高校的科研预算都在收紧,你跟的这个项目比较小众,一时半会想找到合适的,估计还要费些功夫——”

听到老院长这样说,路当归忽然有点心虚。

他没告诉邱院长,他其实很早就找到下家了。

雯菲现在正在奥斯陆读大三,经过几年的适应期,她现在已经完全习惯了穿戴假肢生活,日常自理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他本来想在国外待到妹妹大学毕业,再考虑下一步的计划。

没想到,在临近博士毕业前,他上网搜索了一些国内高校的招聘信息,意外发现了一个好消息。

他的研究方向属于神经认知科学的一条旁系分支,在本专业里都算冷门的了,全球都找不到几家研究所在跟进这项研究。

去年,S市理工大学恰好在去年通过了一项预算案,今年将在新校区开设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他所在领域的这个科研项目就名列其中。

从今年年初开始,研究所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优秀博士人才进驻,薪资待遇也非常不错。

参加了两轮面试和一次课堂试讲,路当归刚刚结束博士答辩,就收到了理工大的聘用通知。

校方要求九月秋季学期开学时入职,因为担心妹妹一个人留在国外不安全,他原本想要推迟回国。没想到一直在和妹妹拍拖的那个富家小子,居然直接在学校附近买了栋带花园的别墅。为了照顾妹妹的起居,还专门给她聘请了当地的阿姨和护工。

被妹妹赶着上了飞机,在回国之前,路当归严正警告了那个年轻男孩。要是他敢对自家小妹动手动脚,自己就杀回来把他手给砍了。

被Liffey偷偷在背后戳了下腰,刑睿赶紧举起手对路家哥哥发誓。

结束了谈话,路当归起身准备离开办公室,没想到邱院长会突然从办公桌前站起身,走过来拍了拍自己的肩:“小路,之前的事,和你说声抱歉。”

直到从办公室出来,路当归都有些不明所以,邱院长为什么要对自己道歉。

看着小路医生的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邱院长叹了口气,摇摇头回到了办公室。

从他要求路当归接诊刑家大公子那一天开始,这个年轻人的生活就被彻底推离了原本的轨迹。

事到如今,他仍然被蒙在鼓里,不知道当年他被选送出国读博的计划,其实是刑家在背后做的手脚。

小路医生以为的幸运降临,只是他为豪门家族博弈做出的牺牲。

三年过去,那位坐在轮椅上体弱多病的大公子,已经摇身一变,成了俯瞰众生的集团继承人,真正的高位者。

刑家马上就要变天了。

他真心期望,这名年轻人从今往后能开启新的生活,再也不要和刑家扯上任何关系。

--

从入职第一天开始,路当归就由衷地感受到了新工作的美好之处。

果然有句话说的没错,知识改变命运。持续那么多年的霉运好像终于结束了,在理工大工作了一个多月,他的生活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顺风顺水。

团队目前所负责的科研项目,正好是国外旧项目的下一阶段,所以他上手的非常快。

刚来研究所时,他还担心跑数据的系统和北欧的系统运行量级不同,需要从头开始计算。

没想到,实验室里所用的各项仪器都和奥斯陆研究所的完美匹配,部分甚至还可以跨域联结,将经过授权的旧数据全部搬运回来。

这让他节省了很多时间,也同时加快了整个团队的研究进度。

路当归不禁在心里感慨,理工大和其他大学就是不一样,财大气粗多了,这么价格高昂的运行系统,一下子就给研究所购置了好几套。

由于研究所的招聘条件比较苛刻,共事的研究员们也都和路当归有着相似的科研背景和经历,甚至年龄都差不多,平时相处起来都很愉快。

大家上班时努力工作,下班后有说有笑。就连他这个重度社恐都很快融入了其中。

周五下班后,同事们约着一起外出聚餐。

在包间里边喝酒边聊天,大家渐渐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巧合。

“……你也是S大医学院毕业的?”身边的同事和路当归碰了碰杯,惊讶出声,“我也是啊!”

“咱们部门一共就八个人,六个都是校友,有缘!”

对面的一名老同事笑着插嘴:“其实这事我早就发现了,还去问过人力资源那边。HR说好像是校领导的要求,这个岗位比较偏好咱们院校毕业的学生,估计是咱们学院的口碑比较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