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2/3页)

但德妃的性子,宫里这些女人与她日日抬头不见低头见,是最清楚的,都做好了四阿哥在德妃宫里吃冷脸、坐冷板凳的准备。

德妃倒是没把事情做得那样决,只是待四阿哥客气有余亲近不足,何况又有个她千般疼万般宠的十四阿哥做对比,四阿哥是个敏感孩子,逐渐便不愿意往永和宫去了。

即便是这样,康熙吩咐的,场面上的走动与孝敬也要做出来,四阿哥仍是日日晨昏向永和宫定省,佟氏生前身边的姑姑芳儿如今正在四阿哥那里掌管阿哥所中的事务,对此万般心疼,也无可奈何。

好在德妃大面上做得也过得去,年节赏赐日常衣食总不会苛待四阿哥一份,母子两个逐渐形成了微妙的平衡。

少了一个佟氏,宫中的事务又要重新分配。

如今宫中有第五妃平妃赫舍里氏,娜仁分配的时候想了想,还是特意问了康熙一嘴,“如今重新分配宫务,你看要不要叫平妃也掌一部分的事?”

康熙没有半分迟疑,直接摇头,“罢了,平妃年纪尚幼,没经历过,怕担不起这重量,何况她又没行过册封礼,手中无金银宝册,怕有些勉强。阿姐你若图省事,只叫钮祜禄贵妃与那四妃多分担些便是了。”

他多少有些不愿意再叫赫舍里氏女在后宫掌权的意思。

娜仁听得明白,点头应着,“那也罢了。”

而后便如康熙所说的,佟氏原本掌管的那一部分事务由钮祜禄贵妃与四妃分担。

其实佟氏缠绵病榻这一二年里,她那一部分一直是这样分配的,如今不过是再走了一个过场,叫众人理事、安排自己人上差更加名正言顺罢了。

娜仁仍然安安稳稳地当自己的“佛”,不理那些琐碎宫务,每月底一盘账,若是她出宫去了,便积攒几次一起盘,众人也都习惯了她的行事作风,即便少了一个佟氏,后宫还是运转如常。

佟氏逝世,众皇子公主要为她齐衰杖期一年,四阿哥则以人子礼,孝二十八个月。

赶着天气还热,聘娶太子妃的安排暂且停下,宫中没什么大事了,娜仁带着留恒去南苑小住了一段日子,等京中气候也凉爽了,才回到宫中。

当年腊月,袁常在平安诞下一女,序齿九公主,取名皎静。

娜仁也说不清康熙这是超常发挥还是发挥失常,反正虽然念起来拗口些,字眼的寓意还不错。

小公主生得软绵绵粉嫩嫩,可可爱爱的,由被晋封为袁贵人的袁氏亲自抚养,想来,她会在风平浪静的西六宫第四养老圣地储秀宫平安健康地长大。

西六宫乃至东西十二宫中第一养老圣地为永寿宫,当之无愧!启祥宫屈居第二,咸福宫位列第三,储秀宫后来者,也只能委委屈屈地排在第四了。

娜仁常觉得宜妃的翊坤宫简直是西六宫的异类,在这边这么多年也未曾被感化,真是个坚挺不拔的钉子户!

康熙二十九年,宫中并不安静。或者说整个京师都不安静。

康熙谋划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御驾亲征终于在今年得以达成,皇帝御驾亲征,全军士气高昂,誓要一举拿下准噶尔。

娜仁虽然觉着他们立的这个flag成功的几率不大,毕竟她记得历史上康熙是亲征过好几次的。但如今士气高涨,她也不会给人浇冷水。

康熙每日钻研战报、地貌,温习兵书,极为刻苦用心。

大军开拔前一日,宫内摆酒,太皇太后端坐在上头,神情复杂地看着康熙,仿佛包容万千复杂思绪,良久过后,长长一叹,“我年轻时,也常常这样,送你玛法出兵。”

这话里的康熙的玛法,指的自然是清太宗皇太极。

即便年轻时男女之爱上有过诸多不快,太皇太后也曾对他有过诸多不满,但到底少年时身嫁予,生儿育女,相伴多载。今日见康熙英姿勃发的模样,她恍惚忆起旧事来,斟了杯酒,对康熙道:“皇帝,定要凯旋。”

字字都极为郑重。

康熙笑着举起酒杯,“孙儿承老祖宗吉言,定然凯旋而归,不负老祖宗期望。”

“不是不负我,是不负那些为你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太皇太后微微一顿,摇头轻笑,“瞧我,又说多了。你也临朝多年,不是孩子了,我没什么好嘱咐的,仔细着别受伤了,叫这些个女人们挂心。”

她冲嫔妃们的席面上指了指,康熙亦郑重地应下。

随后康熙又与娜仁碰杯,神采飞扬,难得带出几分少年人意气风发之感,满怀豪情地道:“阿姐,等朕凯旋。”

“保护好自己,也照顾好自己,去了外头怕水土不服,仔细着,别生病了。”娜仁与他碰杯,关怀、不舍都在一杯酒中,最后又笑了,极正色认真地道:“阿姐等你凯旋大捷归来,吃庆功酒。”

嫔妃们满怀不舍、依依含情地望着康熙,见他终于转身向嫔妃这堆里走来,忙整理好仪容,摆出练习许久,最是盈盈含情水波间的眸光神色,欲说还休地望着康熙。

但凡是个定力不够的,这会只怕骨头都酥了。

康熙倒还招架得住,娜仁拄着下巴看着,只觉羡慕极了,恨不得现在一个箭步上去扒拉开康熙,自己往前冲。

美人,何必呢?媚眼抛给瞎子看。美要对懂得欣赏美的人发挥啊!

见她自己莫名就兴奋起来,太后是很了解她的,这会多少揣摩出她的心思,侧头吩咐阿朵两句,没过一会,正出神的娜仁便觉自己手头多了一盏冰凉凉的东西。

她当即便垂头一看,好家伙,荷叶莲心汤,不必细品便知定然是一股苦涩滋味,八成是太皇太后与太后席面上的药膳羹汤。

再一抬头,阿朵正立在席边,笑容和煦地地看着她。

“劳阿朵姑姑费心了。”娜仁强挤出一个温和的笑容,先对着阿朵,然后顺藤摸瓜看向笑容隐隐自得的太后,双手端起遥遥一敬,“春日易上火,太后娘娘多用些这药膳,养心肺。”

她笑得瘆人极了,琼枝却不怕她,觉着这汤不错,便拍拍她的肩,娜仁只得苦着脸喝了一口,闭着眼睛咽下,全当自己没有舌头没有味觉。

见她一副英勇就义的模样喝汤品,太皇太后斜睨太后一眼,嘴唇轻动,低声道:“惹急了你哄。”

太后很镇定地点点头,没一会,又通过阿朵塞给娜仁两个她从宁寿宫自带的玫瑰荔枝糖,果然瞬间就把人哄好了。

“记吃不记打的。”太皇太后不由轻轻地笑骂一声,无奈中又掺杂着好笑。

送走了康熙,后宫真正成为安静的一潭死水。

毕竟明争暗斗的中心点都不在了,争起来还有个什么劲呢?

新入宫的小佟妃宁雅很快适应了这样的生活状态,她仍是在承乾宫住,但主要的社交范围圈在西六宫辐射,和戴佳贵人、通贵人等人结下一起散步遛弯的友谊,又有一个很喜欢她性格样貌的娜仁,故而她在西六宫反而混得比在东六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