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4/9页)

勿攸居门前人声鼎沸,第一梯队的几个人正大义凛然地与赵经理交涉;第二梯队的迅速实施战术行动,一部分人分散控制住勿攸居的几个进出口,另一部分人开始向第三梯队的分派任务;第三梯队中半数以上是来看热闹的,一到现场便三三两两聊起了天,对任务一笑了之,当然也不乏积极参与者,欣然领命后有的开始整队喊口号,有的向围观者进行宣传,还有的展开了深度调查——由于之前冲突双方并未有过接触和了解,谁也不清楚那几个讲洋文的留学生到底是什么来路,以至于喊口号的都不确定宾语该用哪一国合适,只能笼统地喊“打倒洋鬼子”。

经过多方询问,总算有了点眉目:八名留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具体国籍一时难以查证,但有目击者清楚地记得其中一位长着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在逃跑的时候还喊了句“撕锅衣”——虽然目击者们选修的外语课成绩都很一般,但在自学的影视艺术领域个顶个的棒,一下就捕捉到这个无比熟悉的信号,瞬间判明此人的国籍。

“交出日本小流氓!”

“窝藏洋鬼子,就是卖国贼!”

“自强不息!勿忘国耻!”

此前大部分学生喊的都是些“骂人道歉、打人赔钱”之类的对仗压韵而无杀伤力的口号,除了唾沫星子并无什么实质性威胁,现在统一上升到自强不息和民族大义的高度,令一直心平气和对学生们解释的赵经理听了不禁脸色大变。勿攸居的保安队长神情更是紧张,他曾在体育馆干过保安,见识过明星演唱会上女粉丝们的威力,并且在眼前这群喊起新口号的围观者身上看见了她们的风采,难免心有余悸。听闻此事的校领导们也都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倒不是担心事情不好收场,而是担心收场的任务落到自己头上,本来找那么多关系费那么大劲当上个领导就够不容易了,当上了才发现油水不如预期的那么多,太平无事的时候收收回扣搞搞潜规则都不够回本的,现在冒出这么个烫手的山芋,处理好了也没什么好处,处理不好还惹一身骚。领导们充分发扬谦虚谨慎的优良传统,你推我让好半天,才把资历和背景相对最浅的副校长霍熙猊派去处理此事——当初把最不好管的安全和卫生工作分给他负责就是为了眼前这一刻。

霍副校长叫来校保卫处处长彭畴蛟商议对策,彭处长建议立刻启动《西都大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且报警。霍副校长觉得目前的局势还没严重到那个地步,报警反倒容易刺激学生们的情绪,把问题复杂化,而且会显得他这当领导的太没有水平,便让彭处长暂不报警,先把应急处置预案拿出来研究一下。彭处长说因为保卫处的办公室地面凹凸不平,应急处置预案被用来垫麻将桌脚磨了几个月早就磨成一块白板了。

霍副校长一看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亲赴现场见招拆招了,于是和彭处长乔装打扮成不明真相的群众,在月色的掩护下悄悄靠近勿攸居。老远望见把每条道路都堵得水泄不通的人群,再一听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口号,霍副校长心里咯噔一下:要命!老子分管的是安全和卫生工作,对交通和外交可是一窍不通啊!术业有专攻,得找个懂行的人来!

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他虽然在几个副校长中地位最低,不过指挥一个学生会会长还是绰绰有余的。裘比轼也知道此事棘手,不过他那颗大脑袋可不是白长的,头发也不是白掉的,这都是智慧的象征。聪明的一休每次思考问题还要舔一下手指头,在头上画圈,然后说“休息,休息一下”,才可以想出解决办法。裘比轼才不需要那么复杂的程序,只抠了抠鼻孔就豁然开朗了。他翻出一套破旧的睡衣换上,用吹风机把油腻的头发吹得乱蓬蓬,趿拉了一双拖鞋,不慌不忙地出了门。

从卧室到勿攸居一共三千九百六十五米,足够裘比轼完成全部准备工作。他掏出手机,打了七个电话。

前方就是勿攸居,裘比轼收住脚,观察了一下形势:现场大约聚集了两三百人,最靠近勿攸居大门的三四十个人情绪最激动士气最高涨,有的在和赵经理、保安队长等人争论,有的披头散发振臂高喊口号,有的举着字体潦草的横幅和标语,有的用扫帚、拖把、木棍等工具有节奏地击打地面,看上去就像召开丐帮大会;周围有不少人跟着起哄,有吹小喇叭的,有挥舞荧光棒的,有拿相机拍照的,有抱着薯片喝着饮料的,有喊“加油!必胜!”的,刚赶到现场的观众还以为他们在看世界杯;更多的人散在外围,三五成群,指指点点聊着天,有些看得久了已面露倦色,有的索然无味便悄然离去。勿攸居那边,本来十几名保安手挽手在门前拉开一道人墙,此时校保卫处又调来二十余名保安,增加了一道防线,他们还带来几面五星红旗,齐刷刷展开。“同学们,我们是站在一边的。”赵经理一边指着五星红旗安抚学生们的情绪,一边转身对一名保安耳语一番,那保安便迅速冲上楼去。

裘比轼紧了紧睡衣的领子,从口袋里抽出一支烟,蹲在角落吞云吐雾起来。不一会儿,在红旗、人墙的软硬兼施下,这一波喧闹暂时退去,人群稍稍安静了点。那名保安也返回门口,凑在赵经理的耳朵上说了些什么,赵经理连连点头,眉头也微微舒展开来。

裘比轼瞧在眼里,淡淡一笑,掐灭香烟,一路小声念着“借过、借过”,慢慢从外围挤到了阵前。走上台阶时,他不小心绊了个趔趄,甩掉一只拖鞋,成功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他拍了拍睡衣,往回退了几步,趿好拖鞋,憨憨地冲四周一笑一招手,继续慢悠悠地走到了保安们围成的人墙跟前。

在场的大多数人未必能一眼认出霍副校长,却很少有人不认识这个经常在校内大小刊物上露脸的学生会会长;更重要的是,大家只是认识他,可真正了解他为人的并不多,由他来代替校领导出面,平添了几分亲切感,加上事先设计好的接地气造型和自导自演的小丑式出场秀,顿时令现场的紧张气氛缓和了许多。

围在前面的一些学生本来计划等校领导一出现就向校领导施压,没想到来的是裘比轼,还穿得这么随便,一时摸不清他的来意和态度,也不知该如何发难。没想到裘比轼却先发难了,一上来就对赵经理质问道:“怎么回事?怎么还不把人交出来?!”

此话一出,学生们都是一愣,保安们也不禁傻眼,倒是赵经理神色不乱,答非所问道:“你来得正好啊,我刚接到南区派出所的朋友打来的电话,说接到报警这里有人打架,还聚众闹事什么的,我当然跟他们说没这回事,搪塞了过去,你想,警察如果一来调查,肯定有学生要被牵连,留下不良记录什么的,没必要嘛。”他的声音不是很响,前面的人群一听到“报警”两个字,立刻条件反射似的向外松了一松,有几十个人直接散到外围变成了观众。“南区派出所的朋友”裘比轼用余光瞥见这一幕,心中暗喜,继续心照不宣地按之前和赵经理商量好的剧本对戏:“谁这么无聊还报警?年轻人吵吵闹闹不是很正常的嘛?不就是道个歉的事吗?怎么的,骂了人又打了人还不肯道歉不成?”他字字铿锵,正气凛然,令学生们无比感动。第一梯队里的几个人随即高呼起来:“道歉!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