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4/4页)

气得德妃娘娘一指头戳在他脑门上:“看看看,看什么看呢?”

“那丫头就怕你上门质问,今早便回了雍亲王府。你说你,圣旨已下,都成了定局的事儿了,还问什么问?可把本宫的好孙女吓得,急急忙忙回府了。这可是,多难得进宫陪陪我啊!”

哈???

十四愣:“儿子若记得没错,四哥往江南没几日,大侄女就进了宫?细算算,这都将近俩月了吧!小弘昼洗三她都没赶上,这可算您好了、皇玛嬷好了,皇阿玛的心结也解开了,还不给人家孩子回家么?”

“而且……”十四贼兮兮地瞧了瞧四周,小小声地凑在自家额娘耳边:“您不是最怕大侄女卷进宫廷争斗?”

“她这回府,岂不是正中了您心中所想么!”

德妃狠狠一眼瞪过去,她是有这样的想法没错。可乖孙女一年比一年大了,说不上什么时候皇上就圣旨赐婚,将她塞进金顶轿嫁出去。祖孙俩同在一处,尽享天伦的日子越来越少,可不就让娘娘倍加珍惜?

只可惜混账儿子们一个比一个的醉心事业,竟不肯听完她这番叹惋。

十四一路追去了雍亲王府,就见大侄女正被穆图尔贺拉着各种耳提面命:“我知道有了四弟,我就不是府上最小的了。但,但我还是姐唯一的妹妹对不对?”

“那那那,都有四个弟弟只我这么一个妹子,姐是不是还得对我更好一点?”

那一脸如果说不,我就直接哭给你看的小表情。让宁楚格忍俊不禁,直接伸手捏了捏她的小胖脸:“是是是,最喜欢穆图尔贺。”

“你大哥,二哥,三哥跟四弟加起来,也做不到咱们姐俩这么亲密无间。只有你能陪姐一起去裁缝铺子,一起去选胭脂。讨论哪家的熏香最宜人,哪家的钗环最好看。”

“等你长到姐这般身量的时候,咱们还可以穿一样的衣服,做一样的打扮。让阿玛跟嫡额娘他们猜,哪个是宁楚格,又哪个才是穆图尔贺好不好?”

小姑娘满意点头:“好好好,当然好。我就说嘛,姐天下间最好的姐,怎么可能喜新厌旧?”

“四弟长的又不好看,红彤彤的像个没毛的猴子。亏得耿格格心慈,才没把他丢出去。还喜欢,比喜欢我还喜欢?想也知道不可能,坏三哥又在骗我!!!”

哈哈哈哈,十四终于憋不住乐:“再没想到,四哥那样冰块似的性格,居然还能生出你们几个这样机灵古怪的孩子。”

这次终于没躲过,被直接追上门了吗?

宁楚格心累,却也还是笑问:“十四叔,今天怎么这么有空?前阵子听十四婶说,您新到工部,处处两眼一抹黑。每日里起早贪黑,忙的不行。”

所以就别忙里偷闲,跑来八卦了好伐?

虽然将大侄女的排斥与抗拒都看在眼里,十四也并没有识时务地打住,略过这个话题不谈。而是充分展示了自己跟四哥确实一母同胞,上来劲儿也可以很啰嗦的一面。

不管多忙,每天必须抽一个时辰过府,对大侄女耳提面命。

连美食都堵不住他的嘴啊!!!

还有十三叔、隔壁八叔、九叔、十叔。甚至五叔、十二叔都没忘了送来关切。

真·你方唱罢我登场。

各种循循善诱,语重心长的,听得宁楚格都快生无可恋了。就这,额娘李氏还要提醒她:“这都是引子,你阿玛还没回来呢!”

宁楚格:……

闭门谢客,赶紧的闭门谢客。

这样等阿玛回来,她说不准已经造出了大清版的显微镜。为科学防治、研究疟疾等许多疾病再立新功。没准儿阿玛高兴之下,能放过她这一马?

哎!

虽然她自有莽撞之处,但结果是好的不是么?

跟二伯说开后,皇玛法吃得香了、睡得着了,整个人肉眼可见地精神了。二伯也不必拘禁在小小的咸安宫中,连累得额林珠也陪他一起受苦。而且他直接把弘皙也带走,是清除了个多大的不安定因素呢?

不管他原本的打算是如何,皇玛法在朝堂之上的那番话,都让他再无机会。

终康熙一朝,他都不可能养好了身体再重回朝堂。

不会再有复立太子,也不可能再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好事情。可偏偏促成了这好事情的她被叔叔们联合说教,题目就是踏实、稳重。

各种的让她与自家阿玛学习,结果……

话音落了还没几天,她稳重的阿玛就干了件特别特别不稳重的事儿。

前头说了,这个案子其实很简单。

简单到什么程度呢?

那两名半文盲的考生之所以能力压众多真材实料的学子,出现在榜首,只亏了作弊二字。两人各出了三百两黄金,一个走了副考官赵晋的路子,一个走了淮阴府山阳县知县的路子。

只拷问的时候,赵晋只说收到了三百两黄金。因三百两的差额扯出了中人李奇,那李奇归案后供认不讳。说余下的三百两黄金,是留给总督大人的。

复杂就复杂在噶礼的身份上。

两江总督,正二品大员,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苏三省的军民政务。不但权利甚大,出身董鄂氏的他还是开国五大功臣之一和何和礼的四世孙。

姻亲故旧遍布朝野。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之所以能数次躲过盘查,就是因为钦差或与他姻亲,或者忌惮他的圣宠与背景。

但此次,当了这个钦差的是胤禛啊!

最公正严明,深恨贪腐,连亲姨父阿灵阿都没放过的主儿!指望他徇私,不白日做梦么?

果不其然,迅速查明了案情后,四爷就拿着令箭调了人马,将噶礼直接拿下。又依着两江巡抚张伯行参奏的噶礼种种罪状细查,结果连噶礼在山西当官时疯狂敛财,大贪各郡府官银的过往都一一查了出来。

他还打着朝廷的旗号,经常修建寺庙,诱导、逼迫百姓捐款。大肆打击不肯与他同流合污的官员。审案不论情理,端看谁给的贿赂更多。曾瞒报灾情,现把手伸到了科举取士上。

那累累罪行,气得胤禛直发抖。

偏这节骨眼上,噶礼还妄图投诚免罪。四爷为挽回朝廷形象,给天下学子交代。也免得自家皇阿玛搞仁恕那一套,直接用便宜行事的特别先斩后奏了噶礼与一应涉案官员。

江南百姓欢天喜地,争相传颂四爷公正,感谢皇上英明,派了这么个好王爷来与民做主。

昭仁殿内,康熙气得一茶盏过去,昭仁殿的窗户都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