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2/3页)

呃……

虽然很有些羞赧,但为了未来美好的婚姻生活,他还是坚定点头:“娘英明。”

“呵呵!”张夫人冷笑,轻轻理了理鬓发:“那倒也谈不上,我啊,只是比等闲人更善于发现。比如?比如我就发现,不是只有长得丑的才想得美。有些人啊,长得美,想得更美!!!”

“还自私得紧,只顾着自己快活,一点也不考虑为娘的感受。”

张若淞:???

就感觉兜头一口大黑锅砸下来,他整个人都蒙圈了。

偏娘亲还怒指着他,指责之声不绝于耳:“会试啊!学子一生中最最重要的考试,直接关乎前途的。不信你去打听打听,哪家学子考进士的时候。当娘的不日夜忧心,处处仔细?”

“到我这可好,不但丝毫不上心,还高高兴兴地去塞外玩儿?!”

“只这一条,怕就是我为母不慈的明证了。连嫡长子都这么漫不经心的,底下的庶子、幼子呢?对儿子都不成,还指望着能当个好婆婆?乖乖不得了,这一脑补之下,我怕都十恶不赦了。”

“挑剔诋毁都还来不及,谁能在乎我是不是有什么隐衷呢?”

完全没考虑到这点的张公子:……

忙不迭赔礼道歉,万般赔情。甚至为了平息亲娘怒火,特特穿了件他向来敬谢不敏,娘亲却分外喜欢的大红百蝶穿花袍。并把自己这张扬又骚包的样子用工笔画了下来,留待娘亲随时观赏。

真·求恳不成反跌了个大跟头。

更让他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娘亲为了炫耀,还拿这幅画跟好姐妹一起分享。

被分享的宁楚格:……

天啦噜!!!

极力控制,不让欣赏的泪水从嘴角流下来:“再,再没想到,若淞不但文武双全,还有这么手超凡脱俗的好画艺!这画不但色彩鲜明,笔触细腻。画技、画法上已臻巅峰,还极为生动鲜活。”

“那看似欢喜的眼神中,可有太多的委屈不甘而又不得不对妥协了。让人忍不住心疼,更好奇到底是谁那么狠心,居然能让如此美人受委屈啊?”

有被影射到的张夫人:……

就冷冷一笑,差点没忍住和盘托出:“哎,算了算了,说多了也是烦气!不过你能这么喜欢,倒是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可惜这是外男小像,实在不好与你。不然哪日你空了到我府上,我让那臭小子给你画上一幅?”

自从洞悉了混账儿子的小心思后,张夫人再见宁楚格可就再也找不回以前的坦荡纯粹了。

心虚的,连声姐姐都不好自称了。

宁楚格倒是没注意她这点小异常,只万分欣喜地追问:“这,这真的可以么?还,还是别了吧!毕竟令公子还在准备会试,不好打扰的。不然等我从塞外回来?还是别,会试完了,还有殿试呀!”

殿试结束琼林宴,皇玛法授官……

虽说这期间会给出一段时间来,好让新任进士们夸官祭祖。但,好姐姐这催婚狂魔不还严正以待?

她还是别跟着添乱的好。

善解人意的公主摇头,表示自己也可以找宫廷画师。

张夫人当时没说话,回府就略感叹地提起了这事儿。果然,着丫鬟一打听,就知道大公子房里的灯亮到了三更。

翌日早起,糟心儿子就捧着一卷画来:“儿子凭记忆画出来的,还请娘亲帮忙转交公主。”

眼见着亲娘双眼圆睁,仿佛立马就要翻脸的样子。

张若淞赶紧一揖到地,满脸真诚:“娘,算儿子求您好不好?二十余年间,这……”

“还是儿子头一遭动心。”

“虽然,虽然很大可能上,都无法得偿所愿。但既然缘分使然,让儿子动了情。那好歹也要努力一二,否则这份遗憾,必然伴随儿子终生。便到盖棺的那一日,怕也无法释然。毕竟明明近水楼台,明明公主也曾为儿子惊艳过……”

长子生来粉雕玉琢,便格外的讨喜。

稍大又天资聪颖,文武兼修。

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所有父母都梦想拥有,实在拥有不了就不惜动用棍棒,让自家不孝子努力向之看齐的存在。特别自然地,就养成了那么个自信到近乎自恋的性子。廿余年母子,张夫人真头一遭见他这么落寞不自信。

让她心里一疼,硬是没好再拒绝:“那,转交可是转交,我是不会为你多说一句的!还是那句话,不拆穿就已经是我最大的包庇了。帮忙,是不可能帮忙的!”

“好。”张若淞点头,笑容清浅:“娘能如此,儿子就已经感激不尽了。”

“哼,算你小子识相!”张夫人冷笑,快手快脚地收起了画,当天就亲自送去了雍亲王府。

结结实实被惊喜的宁楚格:“这……这是好姐姐为我做了回严母?太让妹妹感动,也太不好意思了。会试在即,考生的每一息都很珍贵。怎好让武状元为了我一点小爱好而耽搁正事儿……”

张夫人能说不耽误,不耽误,那小子盼都盼不来这样的好机会?根本不用督促,只她稍稍提了一嘴,小子就自觉自动挑灯夜战?

果断不能啊!

她只能笑着摆手:“没有,没有,我可真没有。大概是世人都夸他武功、文才,从没谁这般夸奖他的画技?所以小子才殊为欢喜吧!毕竟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反正他跟我只说埋头苦读固然重要,劳逸结合更重要。”

“越是大考,心情才越该放平和,以免过犹不及。”

宁楚格对此颇为赞同:“不愧是能挑战文武双状元的人,看法就是高!持续这个心态下去,考试时定能超长发挥。再过几个月,姐姐你就能收获文武状元夫人这个咱们大清建国以来头一个的荣耀称号了。”

张夫人哈哈大乐:“如此,可要借你吉言。”

宁楚格笑眯眯地说了个一定准。

虽然画像比真人略有些美化,但到底是人家牺牲备考时间赶出来的。宁楚格还是万分欢喜,并给出了回礼。

两罐子提神醒脑茶、安神药浴,些个彩虹面条、奶粉、肉松、菌菇酱等。都是可以轻轻松松带进考场,或者对他身体有极大好处的:“我这马上就要随扈塞外了,令公子会试肯定赶不上。这点小小心意,就拜托姐姐转交给他。预祝他金榜题名,文武双鼎甲!”

被转达的张若淞:……

激动的俊脸通红,紧紧把篮子攥在自己手中:“多谢娘亲,儿子这就回去埋头苦读了。”

现在多学一点,回头考试的时候把握就更大一点。真独占鳌头了,才能更符合公主期许,也使得他更被皇上关注,有机会被主动询问婚事。

从十四岁中了解元到守祖父孝,避父亲的副主考官,接连两科未考却不等于整整六年都没有好好学习。事实上,除了祖父、祖母病笃到下葬的那一段。他忙着床前尽孝,忙着帮亲长们分担,略有疏忽学业外。其余的时间,都在潜心学习,再无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