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舒坦和不舒坦(第2/2页)

在这时候,读书的成本太高!

柴大官人倒是轻松鼓捣出了合用的活字印刷和石板印刷,以及更加廉价的造纸术,能够将书本的成本压得极低。

可师资力量,却不是能够轻易复制的,像是科举这样的事情,没有好老师真的寸步难行,就算天纵奇才有时候也会连续倒在某些不起眼的地方。

比如明朝的徐渭,他的能力和天赋自然相当强悍,可到死都只是考上了举人罢了。

眼见水泊边缘新农村的村民待遇如此之好,那些小商小贩顿时动了心思,各种询问能否加入他们的村子。

那些已经快要形成自身利益格局的新农村,自然不会答应叫外人得了好处。

不过消息还是很快汇总到了柴大官人那,大官人的想法自然不一样。

他巴不得隶属于本寨的百姓数量越多越好,要是能够彻底将城市居民数量甩飞不知多少里,那才叫成功。

不过,他并没有强行要求已经逐渐形成利益格局的村子接纳外人,而是寻了一些靠近水泊,可土地却十分贫瘠荒芜的地方,建立新的村子。

这些村子,虽然土地环境不是很好,可地理位置大多都比较优越,基本都是处于几个村子的中间附近区域。

将愿意接受本寨指导的小商小贩和其家人纳入,这些村子并不出产什么商品,就是日常用品制作工坊也是少得可怜,而是专门作为梁山商铺和梁山商业渠道的补充力量存在。

同时,有他们现身说法和亲身证明,将梁山本寨的影响力,深深侵入周围城镇底层百姓的心中。

等到时机合适,这些在城镇底层艰难求存的百姓,指不定就会拖家带口加入新建的商业村庄。

总之,随着一年多时间的不断努力,梁山本寨和依附于本寨的众多村子,这个年节过得好不滋润,有鱼有肉又有各种吃食,而且还能穿新衣的生活不要太滋润。

有人得意自然就会有人失意,广大水泊边缘村子日子过得滋润了,依靠盘剥底层百姓发家致富,或者说已经习惯这种生活模式的所谓富贵人家,这个年节的日子就不是那么舒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