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弹劾

且说十四爷,不,应该称一声抚远大将军回京后,很是热闹了几日,宫里也屡屡有赏赐。

直到二月十二日花朝节,在这个花团锦簇听起来流光闲适的一天,有御史上书,奏‘抚远大将军’大不敬一事。

同时,闲言碎语如流水一样在京城中蔓延开来。

蔓延到什么程度呢,康熙五十九年二月十二日,第一次有御史上奏弹劾,二月十五日,各府后宅里头都对这件事如数家珍。

宋嘉书知道的就更全面了,不过这回不是弘历说的,而是著名的李四儿当得报信鸟。

说来,去岁康熙五十八年的前半年,雍亲王府当真过得挺顺利,比如佟国维去世之事,就很合雍亲王府的利益。

别看隆科多跟四爷关系更好,但其生父佟国维,这个分量更重的康熙爷亲舅舅,却是明码标价向着老八的。他一死,四爷虽然悲痛着去吊唁‘舅公’去世,但心里还是松了一口气的,从此后,佟家再无人能压着隆科多,而隆科多是向着自己的。

不过对福晋来说,这事儿是喜忧参半:佟国维死了,没人能压制隆科多,隆科多就越发把李四儿捧了起来。直到年前,佟家后宅唯一能压一压李四儿的女人,隆科多的亲妈赫舍里老夫人也去世后,李四儿在佟家,就成为了最光辉的‘女主人’。

如今的李四儿已经不甘于在内宅等着接待客人,而是彻底取代了隆科多的正妻,自己跑出来串门子了。

而且过年的时候串亲戚同僚,会见些那些想捧着佟家或是隆科多的官员夫人,已经不能满足李四儿了,她这回就来到了雍亲王府,准备跟雍亲王福晋这个‘高级亲戚’聊聊天。

福晋:晦气。

她再没想到,还得在家里接见李四儿这种侍妾,这人生简直是如魔似幻。

再如魔似幻,魔幻现实到了眼前,福晋也得接着。

李四儿是个很爱聊天的人,而且她言谈间都是一副亲戚的样子,甚至因隆科多是舅舅,她居然就能跟福晋摆出一点‘舅妈’的架势,以长辈的姿态关心福晋的身体,给福晋问的脸都绿了。李四儿还继续问呢:你这脸色怎么不好。

福晋不肯跟她聊家常了,直接开始倒过来跟李四儿输出佛法。

福晋在这上头虔诚多年,实在是深有心得,佛语玄机把个无事无烧香,不知庙门朝哪儿开的李四儿绕的晕头转向,深觉得有点话不投机半句多。

于是李四儿打断福晋的‘论因果报应’,直接道:“听我们老爷说,上回平郡王妃上门,你们府上是年侧福晋和一个格格接待的?”

福晋本来恢复些的脸色又绿了:隆科多你个大嘴巴!怎么什么事儿都给个枕边妇人讲!

上回因平郡王福晋之事,四爷还被叫进宫里吃了个挂落,谁还敢提这事儿。

福晋只好道:“上回是我实在病的起不来,失礼于平郡王福晋了。”

李四儿嗤笑道:“有什么失礼处?她自己还是个包衣哩,倒是敢挑理。”

福晋险些没憋死才把‘你连个包衣都不是!’这句话咽回去。

李四儿犹自快活道:“既如此,你且去礼佛,我也不耽搁你,只管叫那两位接待过平郡王妃的来陪我说说话就完了。”

福晋实在烦的要命:李四儿这人真是没规矩也没体统,哪里有上人家府上跟点菜似的点名让谁来陪自己说话。

只是李四儿要求了好几遍,福晋实不能与她翻脸,也实在不想与她说话,就索性真的进去礼佛,让人去叫年氏和钮祜禄氏。

年侧福晋听了正院传来的消息,难得跟福晋心有灵犀:真是晦气。

宋嘉书听了此信,倒是真想见见这个把隆科多迷得人头鬼脑子的李四儿,到底是何等美人儿,于是收拾着就去了。

这一见,又有点失望,虽说李四儿生的确实是姿容秀媚,巧笑丽色,但距离那种能迷得人烽火戏诸侯的美实在也是有差距的。现成对比在这里,年氏在姿容上就要超出李四儿一截。

那隆科多的表现,真的只能用不知名的真爱来解释了。

李四儿见了两人倒是挺热情和气,跟两人分享起了京中八卦。

其实方才李四儿就想说的,但对上乌拉那拉氏那张石像一样的脸,她就没有兴致。

她能从一个小小的侍婢,到哄得隆科多心里只有她,便是政治上的智慧她没有,忖度人心的聪明她是不缺的。

雍亲王福晋看不起她,她心知肚明。

所以她跑来欣赏了一会儿乌拉那拉氏不得不敷衍她的样子。然后又非要见雍亲王府的侧福晋和格格,把乌拉那拉氏整了个没脾气,她就更觉得可乐。

这会子心情好了,就跟人分享起自己新得的消息。

宋嘉书就是这样听说了十四爷的八卦。

——

三日前,有御史弹劾抚远大将军“大不敬与僭越”两条重罪。

起因是藏边一位小官写的《告民众书》,在里头称十四爷胤祯为皇太子,安抚民众说大清的皇太子会带领大清皇帝的精兵来拯救我们!

青藏地区自古就与中原地区不太通音讯,甚至语言都不一样。自然更不了解大清开国后,中央分封的十六等爵位,什么贝勒贝子的,他们也搞不明白。

而且贝子听上去就不太威风。

这位八品的小官大约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中央的热情,所以就直接在舆论上给胤祯升了级,说是皇太子要率兵过来——这样听起来,可比一个什么十四阿哥,或是贝子强得多。

朴素的边境人民不知道啥贝子贝壳的,但他们知道什么是皇太子!那就是下一个皇帝啊,四舍五入就是皇帝陛下要来亲自来救他们了,一听这个都振奋了。

这篇《告民众书》笼络民心效果很好,传播效果也不赖,结果就一路传到了京城。

这算是捅了马蜂窝了,这些年京城中为了储位填了多少人命进去?这一看:嚯!咋的十四阿哥,您自己就给自己封皇太子啦?那可不能够!

原本一个八品边地小官写的非正式文书,又是散发给叛军地区的百姓,可以算是个笔误。但巧合的是,这位小官作为反准噶尔,挺大清统治的出色当地官员,胤祯还曾经亲自接见过他,这可就洗不清了。

谁能证明,这篇《告民众书》,不是十四阿哥授意的。

虽然这个朝代还没有从‘农村包围城市’的先进理论,但是不妨碍聪明人开始揣测十四阿哥想走‘边地包围中央’的路线,正在对储位下手。

有一个上书搅混水的御史,就有无数浑水摸鱼的人。

一时十四爷被弹劾的满头包。

李四儿的声音像甜瓜一样,让人觉得听着就甜脆,她一口气说完,然后笑嘻嘻的对他们道:“要我们爷说,十四爷也是太不小心了些,这皇太子的话也能乱说?”然后又对年氏道:“听说年侧福晋家里的兄长也在西北啊,倒是可以问问到底怎么个情况,总不好冤了谁纵了谁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