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对星辰科技提出更高要求,华夏博士数量只有北美的十分之一(第2/2页)

顿了一顿,罗佳继续说道:“无论如何,在大学生这个统计范畴,我们是两倍于北美的,但到了研究生等级,情况就反过来,我们反遭北美碾压。”

“同样是来自2018年的统计,我国拥有硕士八百多万,而北美是三千八百多万,是我们的四倍还多。”

“到了博士以上的顶级学者,差距就更大了,我国是一百多万博士,而北美是一千零四万,所有生活在北美的人中,百分之三点一六是博士,当然了,这里面也包括医学,药学,甚至牙科博士,但就算只比较PhD,也就是科学研究型博士的数量,北美也是我们的八倍之多。”

罗佳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便爆发出惊呼,所有人都被夸张的数据吓到了。

“不会吧!顶级人才差距那么大!?”

“怪不得狄五常所在的人力资源部,最近两年疯狂在东亚挖角人才,原来是因为我国在顶级人才方面匮乏啊。”大伙议论纷纷。

罗佳微微点头,然后随手拉过白板,在上面写画。

“我们的专业团队正在向一百万大关进发,其中单单具有博士学位的顶级学者,我们就有二十几万人,几乎全国六分之一的博士在星辰科技,所以我们才能快速发展。”

“我们还要明白另外一个事实,我国虽然有八百万硕士和博士,但他们都还很年轻,都是最近这些年培养的,平均工作年限只有五年。”

“而北美的三千八百万硕士和博士,平均工作年限是十五年,在科研这个领域里,天赋很重要,但经验同样不能忽视,北美的高级人才不仅数量多,还在各自专业领域里修炼多年,战斗力十分恐怖。”

“但是大家也不要灰心,八百万对三千八百万,我们尚且能和北美打到如此地步,假以时日,随着顶级人才差距得到弥补,未来一定是属于我们的,毕竟今天的华夏正在疯狂追赶,只可惜以前几十年,我们培养的顶级人才太少,这是历史造成的差距。”

听了罗佳的介绍,众人心里稍稍舒服了一些,或许加班真是这一代科学工作者的宿命啊,数量上的差距,只能用工作强度来弥补。

在现实世界里,二十个本科生带八十个高中生能造出来的东西,比如家用电器,基础工业品等等,我国以绝对优势吊打北美。

二十个硕士带八十个本科生才能造出来的东西,比如手机,电脑,汽车等等,我国跟北美平分秋色。

但是到了二十个博士带八十个硕士才能造出来的东西,比如航空发动机,芯片,航天飞机等等,我国就和北美差距很大了。

罗佳淡淡说道:“差距固然很大,但留给北美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早在公元2015年,我国的硕士供应量,就已经达到了北美的四倍!博士供应量是北美的一点五倍!人才供应方面,我们已经实现反超,剩下的问题,就交给时间来回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