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5章 住家集团的贴心管家业务(第2/2页)

比如,签订房租合同之后租客才发现窗户漏风,于是去找到了自己的管家。

管家肯定会向你真挚道歉、承诺解决问题,但最好的办法也无非是找人上门给你找一些材料把窗子简单封一下。

换窗子?甚至于换房子、退租金?

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个事情的根不在中介身上,在住家集团身上。

住家集团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追求利润,那么中介们不论用什么方式跟租客签了合同,这钱已经拿到手了,那就别想让住家集团再吐出来。

住家集团必然会想办法把矛盾转移到租客和中介身上,比如,涨租金,把“责任制服务”卖给租客,告诉租客你有很大的权利,如果对管家不满意就投诉,我们一定严肃处理。

等真出了问题,租客投诉了,住家集团就扣中介(管家)的钱。但中介也没办法完全满足租客的要求,于是只能自己动手给租客部分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苦苦哀求。

房子的问题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比如漏风的地方大部分堵住了但还是小范围漏风,但租客看中介这么惨,考虑到再闹下去也很难有更好的结果,于是只能妥协,凑合着住。

这一凑合,住家集团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既在租客面前表现出自己的铁面无私、以顾客为上,又保全了“贴心管家服务”的口碑,最后还赚到了利润。

这些套路,孟畅门清得很,甚至这业务刚一推出来,他就已经想到了后面可能的展开。

但孟畅也很清楚,不是所有人都像他这么鸡贼。

住家集团的这个“贴心管家业务”确实具备很强的迷惑性,尤其是跟其他的租房公司相比,是很有竞争力的。

更何况,之前住家集团已经做足了铺垫和宣传,很多人对中介的印象确实有所改观。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消息一宣布,住家集团的股票就要大涨。

孟畅坐不住了。

两天多的时间看似不长,但裴氏宣传法有它最适合的节点,早了或者晚了,可能都达不到最佳效果。

如果住家集团的活动出了很久之后孟畅才出刀,那会不会被住家集团反咬一口,说这是针对“贴心管家业务”有组织的抹黑?

会不会让原本单方面的屠杀,变成两边全都沾上一身泥的口水战?

孟畅站起身来,在房间内快速踱了几步。

“不能再拖了,迟则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