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云安反击(第2/3页)

……

说干就干,云安让百姓们自行推选,选出几名手艺和经验最好的人出来,没有任何争议,四人脱颖而出。

光从他们的肤色以及眼周的红紫色就能判断出,这几位是常年在船上吃饭的行家。

云安当机立断决定带着几人到新港那边去看看,白日的目标太大,无论是勘察还是修船……都只能在夜间进行,即便被人发现了也完全可以趁着夜色借着大海逃走。

云安让周六和孟广威照顾好大家伙,带着四人出发了。

云宅有马,为了节省时间只能骑马。

虽然这四人不会骑马,但胆量和气魄足够,云安教了四人不被摔下来的要领,虽然跌跌撞撞……马儿到底是跑起来了。

来到港口,夜已深沉。

四人看着他们奋斗了半辈子的码头变成这副模样,心里都很难受,互相说着安慰的话跟着云安来到了港口,云安指了指搁浅船的方向,两人当场请缨背着麻绳跳下了海。

剩下两人拉着麻绳的一头,默契收放。

借助超清摄像头,云安能看清二人的身影,两人都水性了得,如鱼儿般在大海里畅游,速度并没有比借助航行器的自己慢多少。

很快,二人到了浅滩,放下麻绳找出榫子钉在石碓旁。

在岸上的两人拉了拉麻绳,对云安说道:“云爷,他们俩到了。”

云安点了点头,暗暗佩服起四人的默契来。

在等待的功夫,其中一人观察了一下海面上漂浮的木板和船只残骸,说道:“可不是么……这么多材料总有合适的,这得糟蹋了多少好船啊……”听得云安阵阵心虚。

又过了一会儿,麻绳动了,岸上的二人提醒云安:“他们就要回来了。”

回到岸上后,那两人非常兴奋地对云安说:“云爷,那艘船能用,虽然船板被炸穿了,但船上其他重要部件都没事儿,连帆布都是好的。不过只有咱们四个,人手可能不够……”

“回去以后咱们再商量一下吧,最好能赶在粮食吃完之前修好船!”

……

回到云宅,在四人的建议下云安又邀请了十几名渔民进了云宅,云安命人给这些人沏了茶,他们粗犷了一辈子,何曾受过此等礼遇?在心中对云安的评价更高了。

太专业的东西云安搭不上话,但她听的很认真,并表示自己可以尽最大努力提供一切他们需要的东西。

十几人研究了一夜,画图纸的,算材料的,出主意的……这些人所表现出的专业素质令云安刮目相看,原来书中说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就是这个意思……

天蒙蒙亮时,一套完整且详细的方案放到了云安的书案上,面前那个四十多岁的粗犷汉子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云爷,小的也没念过几年书,使不了毛笔……只能用炭块写写画画,您别介意。”

云安扫了一眼,修船所需的工具都被贴心地圈了出来,云安毫不吝啬地赞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今儿我算是见识了,几位真是……真人不露相啊。”

……

云安叫来荟兮,把所需的材料誊写出来让荟兮先去库房找,如果没有就带人出去找,明日天黑之前……自己要这些东西出现在云宅。

荟兮领命去了,云安虽然下了死命令,但这些东西在淟州随处可见,随便敲开一家海行都有卖!

云安让众人去休息,叫来了周六:“坐。”

“谢谢爷。”

云安倒了一杯茶,推到周六面前,问道:“这段日子,累坏了吧?”

“这算什么,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样危机的时刻……别说是几日不眠不休,就是为了爷拼命也是小人应该做的。”

云安笑道:“我相信你的勇气,但还是希望你能保护好自己,只有人活着……才能谈未来,谈以后。我这人朋友不多,我希望你们都能平平安安,好好活着,不管是在我身边,还是不在我身边的。”云安又想起了周舒,眼底一热。

“爷放心!爷到哪儿,小的全家就在那儿,这辈子小的是跟定爷了。”

“谢谢。”云安轻声道。

周六憨笑了几声。

云安吩咐道:“再坚持坚持,我在浅滩上发现了一艘搁浅的渔船,等船修好了……咱们坐着出海,换上大船就安全了。”

“爷,您的意思是……要带上这群百姓?”

云安叹息道:“先逃出去再说吧,到时候我会给他们选择的机会,想走的就拿着盘缠走,不想走的就和我逃走,他们也够可怜的。”

“是。”

“你一会儿到厨房去一趟,让他们拿五十斤咸肉出来,切成厚片和笋丁一起炖了,再蒸两大桶白饭,二百个馍馍,这几天,乡亲们天天吃稀粥酱菜,大家肚子里都没有油水。这顿饭争取明天中午能让大家伙儿吃上,明天晚上荟兮弄来工具,他们就要去修船了,这是力气活,得吃好了。”

云安看出周六有些心疼,说道:“等咱们上了船,这点儿粮食算什么?又带不走,不如吃了。”

“是!”

……

当天下午,云宅的肉香飘出好远,暂住在云宅院墙外的百姓们以家庭为单位坐成一个圈,人人端着碗,碗里盛着冒尖儿的白米饭,最中间的地上放着小盆或者大碗,里面满满的都是炖肉。

云安又趁机说道:“乡亲们,咱们早点把船修好了,早点逃出去……好日子在后头等咱们呢!”

趁着夜色,二十多个被选上的修船工背着工具,带着干粮和水往码头去了。

昨夜,经众人商议后决定:由于云宅距离码头太远,这些负责修船的人直接在旧港住下,每隔一日会有人给他们送水送饭,大家都想早点把船修好,逃离这个地方。

……

转眼便过了七八日,云宅地窖,仓库里的粮食也见底儿了,码头上终于传来了好消息……船修好了,他们已经用滚木把船拖回到海里试过了,不漏水,随时都可以出发!

听到这个消息,人人欢欣鼓舞,云安吩咐大家收拾行囊,自己则回到宅子里,把所有值得带走的东西都收到了自己的空间里,做完这些荟兮正好来报:乡亲们已经收拾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云安到伙房去取了火把,又拎了一桶油出来,她一出现在云宅外,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云安深深地看了匾额一眼,这里是自己和亦溪实质上的第一个家,这云宅的匾额……还是她亲手写的,不过……

云安亲手把油洒到各处,在人们或劝解,或惊愕的声音中,亲手点燃了自己的家。

云安这么做,自然有她的考量,在燕国的历史上……本就不应该有这座云宅,借着这把火云安也算是和这个地方做个割舍,这该死的,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云安再也不想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