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京城风波(第5/10页)

秦凤仪回城时,人虽有些消瘦,精神头儿却是极好的。

就是大阳,盯着看了会儿,才认出他爹。秦凤仪抱着大阳稀罕了一回,啾啾地亲了儿子好几口。大阳一向跟他爹很亲,也伸着胖脸,在他爹脸上吧唧吧唧地亲了好几下,亲他爹满脸口水。

秦凤仪搂儿子在怀里,一面擦着脸上口水,一面赞道:“好儿子!”

大阳高兴得啊啊直叫唤,那模样,恨不能蹦上一蹦,李镜满眼是笑:“可算是回来了,我在家里,没一天不记挂的。”

“都说了这回得多出去几日。”

丫鬟捧过茶,李镜便打发她们下去了,笑问:“这回出去如何?”“颇得见识啊。”秦凤仪道,“穷是真穷,但地方是好地方。这回我把乡里村里都看过了,村里有不知多少年的荔枝树,也有荔枝田,诸多果树,多得很,只是没人认真打理罢了。饥民们安置的地方也看过了,范正说,这批饥民已是安置好了,想再要一批安置。我让他过来找张大哥,不知他来了没?”

“已来过了,这回带了两千多人走。听赵长史说,好几个县的县令都跟知府大人说,想要帮着安置饥民。”李镜笑道,“只是你没回来,知府大人不好做主。”

“这有什么不好做主的,自然先拣着好地方、离府城略近的,能安置便安置了。”秦凤仪道。

李镜道:“你惯是个爱做主的,下头的官儿可不一样。你刚来藩地未久,他们还不晓得你的性子,自然要谨慎行事。”

秦凤仪一笑,未再多说杜知府的事。

秦凤仪与李镜说着他在乡下的见闻:“有的地方,穷得人心酸,有些地方,便还可以,起码吃穿是不愁的。我还叫蚂蟥咬了。你知道蚂蟥不?咬在腿上吸人血。”

李镜顿时紧张地问他:“要不要紧?我瞧瞧!”“没事,都好了。”

李镜坚持要看,秦凤仪只好让媳妇儿看了,一截光洁细白的小腿,看不出半点被咬过的痕迹,秦凤仪道:“我说都好了啊。”

李镜给他放下裤腿,再三道:“以后出门还是带着位太医,总归小心些才是。”“知道啦。”

丫鬟备好水,秦凤仪就要去沐浴了,他还叫着李镜同去,李镜不去,道:“大白天的,这可不好。”

“大白天怎么了?我都做一个月和尚了,跟老章他们说了,今儿个第一天回来,休息,明儿再办工。”把儿子交给嬷嬷,秦凤仪硬是拉着媳妇儿一道去洗了。

两人洗了一个时辰才出来。夫妻俩出来时,大阳还在生气呢,他爹叫他,他也不理人。张嬷嬷笑:“刚哄好,小世子生了好大的气。”

李镜瞪丈夫一眼,打发嬷嬷下去了。秦凤仪弯腰抱起大阳,大阳气得用大头撞他爹的脸,秦凤仪摸摸儿子的大头,连声道:“哎哟,儿子,把你爹的脸撞坏了,你娘要变心不要咱们父子,可怎么办哟!”

李镜捶丈夫一记,这叫什么话!秦凤仪抱着大阳就往床上玩儿去了,李镜亦是乏了,在床上靠着枕头休息。秦凤仪跟媳妇儿还说了件趣事:“你不晓得,我在三界县还见到有人做面食了。”

“南夷吃米饭的比较多吧。”“是啊,不过也有做面食的,他们的面食卖得比米饭还要贵。”秦凤仪道,“是一家面馆,做面的方法很有意思,就是和一块面饼,然后用一根竹子,竹子的一头固定在案板的一边,另一头粗的,由一个人跨坐在竹子的另一头,竹子不是有韧性吗?就这么一弹一弹地压面,把面压出劲道,再擀面条。”

“这种面条很有劲道吧?”“我没吃。”秦凤仪一本正经道,“我看那个伙计跨坐那竹竿上,就想着,这要是硌着蛋了可怎么办啊?”

李镜一阵大笑,又捶了秦凤仪两下,笑伏在他肩上,好半天才止了笑道:“真个促狭,人家长年干那个,自然会留意的。”

秦凤仪说了许多路上见闻,感慨道:“这是咱们刚来南夷,待以后,我出门都带着你跟大阳,尤其是待大阳大些,定要多带他出门,也让他见一见民生之多艰。”

秦凤仪正说着以后培养儿子的计划呢,突然大叫一声,惊坐起身,指着儿子与媳妇儿道:“哎哟哎哟!咱大阳会走路了!”

李镜定睛一瞧,可不是,大阳原本一片芳心对他爹,结果备受冷落,他爹就顾着跟他娘说话,也不理他,就自己在床上迈着小步子捏着个布虎头玩了。人家大阳原本走得好好的,结果被他爹大惊小怪一叫唤,吓得一下子就趴床上了。

而秦凤仪这一回来,第二日,就继续开展了饥民的移民计划,同时,官道与码头的招商工作,也要开始了。

形势所迫,秦凤仪现在算是个勤勉的人了。不过刚回南夷城的当天,他还是给章颜等人放了假,自己也带着老婆儿子休息了半日,第二日方正式办公,先是听取了留守南夷城诸人的汇报,把有些待解决的事拿了主意。譬如饥民安置的问题,杜知府上前回禀都哪几个县想安置饥民,秦凤仪问:“他们各自有什么安置计划?”

杜知府面露讶意,连忙说了其中两个县的计划,秦凤仪道:“把这两个县的地形图给我看一下。”

杜知府根本没想到秦凤仪还要问安置计划,哪里会带什么地形图,一时面露窘意。秦凤仪道:“一会儿拿过来,我看一看再说。”

杜知府连忙应是,退回自己的座位,额间微微冒汗。

秦凤仪心说,就这种做事风格,不怪人把他放到南夷城来,真是不灵光。接着,秦凤仪听赵长史汇报这一个月的事,最后秦老爷问到招商的事是不是要开始准备了。秦凤仪道:“爹你看着办吧,寻个宽敞地界儿就成。”

秦老爷道:“我近来在城中转了转,要说能容一百多号人的地方,除了衙门,就是海神娘娘庙了。”

秦凤仪道:“那就在巡抚衙门二门外搭个台子,支个棚子,爹你看着办,提前一天把会场布置出来便是。”

秦老爷应了。

开了半日会,秦凤仪方打发诸人散了,独留下章巡抚、赵长史二人说建新城的事,道:“这回老赵留家,我与老章去了一回番县,老章你觉着,番县现下如何?”

章巡抚道:“地理自然是没的说,虽则每年都会有海风,偶尔还有洪涝,我瞧着番县也还好。只是要建新城,自城墙到内城,怕是要修建的地方极多。”

秦凤仪一挑眉:“不是极多,我要重建一座城池,城墙、街道,连带里面的房舍,都要新建。”

“若是在现在番县的基础上修整,花费会少些,若如殿下所言,全部推倒重建,花费巨大。”章巡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