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漂洋过海(第3/3页)

最终以脚痛不已,跳着脚回到船舱休息结束这次并不美妙的华国之旅。

这次的物资由于其特殊性,对安城的意义非同一般,因此来了很多执行任务的精英,任务完成的比众人想的还要轻松。

时砚和时云两人,表面上在给竹老爷子看诊后,拿了天价诊疗费扬长而去,竹老爷子的身体随着两人的离开完全康复,出去外面晃了一圈儿。时砚的神医之名在沪城彻底坐实。

时云笑话时砚:“哥你在南方最大的名气就是竹老爷子帮你打出去的,结果给他老人家两次看诊都是做戏,感觉很奇妙的吧!”

确实奇妙,就像是专门去骗诊金的一样。

一行人一路小心翼翼历时十一天回到安城。

彼时,秋老虎正肆虐,空气闷的人喘不过气,大中午的,安城街道上到处是匆匆忙忙收割麦子,拉着板车运送粮食之人,众人脸上的汗水顺着泥土淌下来,在脸上浇出几道深深浅浅的泥印子,繁重的劳动却压不住众人心里的喜悦。

时砚和组织上交接完任务,回家途中就见到头戴白色毛巾,身穿洗的发灰的褂子,一双老布鞋踩出了别样的气势,推着板车摇摇晃晃,咬牙往家里运粮食的时临。

时临埋头推车,要不是时砚眼尖,对时临足够熟悉,还真认不出这人。

顺手搭了一把手,整个板车瞬间轻松了许多,时临抬起头,就见一身普普通通的青灰色长袍,瞬间与整条街灰头土脸的崽儿区分开的时砚。

时临很欢喜:“哥你回来咋不提前说一声?”

时砚啧啧称奇,这口音,变得够快的。

手上不闲着,三两下将本来摇摇欲坠的车子推进小院,才没好气道:“任务是能随便透露的吗?”

时临从肩膀上扯下一条毛巾胡乱在脸上一擦,嘟囔道:“你不说我都能猜到,我都听说了,有爱国企业家给咱们捐了一批新式武器,比岛国人和津城人用的那批都好,今早消息已经传开了,你回来肯定和这事儿有关。”

这种事时砚一向不解释,能猜到哪一步,全靠个人脑子。

用下巴指着地上的一堆麦穗道:“怎么回事啊?”

时临捶着腰,脚步艰难的移到凳子边儿坐下,狠狠地对着壶嘴灌了一口凉茶,用手随意一抹,这才对时砚道:“从去年起,咱们安城的物资就很紧缺,不仅岛国人针对咱们进行封锁,就连津城人也有意无意的防着咱们。

一直处于饿不死但吃不饱的状态。

于是上面动员大家开荒种地,每家每户都要出劳动力。

咱家去年开荒是我和小云两人,今年种的时候是我和警卫员一起动手,到了收成时候活儿太累,我让警卫员去帮附近几个孤寡老人去了,家里可不就只剩下我一个人。

索性咱们家种的不多,我一个人也能收完。”

时临见了时砚就有说不完的话,还想边下厨边和时砚说说他这一年的进展,积攒了许多问题想和时砚请教,结果一回头,才发现时云顶着一头齐耳短发,跟个假小子似的,端着一盆菜从厨房出来。

时临这才知道这次不仅时砚回来了,时云也回来了。

可惜还没来得及开心,时砚直接打破了时临短暂的快乐:“有什么问题快点儿说,能在明早之前解决的,我尽量解决,明早我们就需要离开安城,奔赴前线。”

时临瞬间嗓子眼儿一睹,想说什么又说不出口,耷拉着脑袋回房间找记事本,整个人情绪不高的样子,看的时云直摇头。

“时临哥才是最纯粹的那个人,所有喜怒哀乐全部写在脸上,真不敢想象,当年他是怎么瞒过家里人,偷偷跟你跑出来的。”

看人手里拿着东西出来了,时砚小声道:“硬憋着呗,还能怎么样。”

至于出来后就抱着他哭的稀里哗啦的事儿就不要在时云面前说了,时临也是要面子的。

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放过,时砚帮着时临解决了部分问题,就已经到了时砚他们该出发的时候。

分离的时候整的挺伤感,出了安城,看到外面到处都是战乱时,所有的伤感消失殆尽,又进入众人熟悉的工作状态。

不过等到了医院驻地,时砚的警卫员赵云笑容灿烂的告诉他一个好消息:“院长,刘阿婆的儿子找着了,前些日子她特意请人捎口信告诉您一声呢!”

时砚很为刘阿婆高兴,当年刘阿婆一家人从家乡逃难出来走散后,刘阿婆一个老太太日子过的辛苦,找到孩子就是她心里的仅有的坚持。

在这种年景,亲人团聚,确实值得庆贺。

“怎么找着的?”

警卫员笑的露出八颗牙齿,解释道:“说来还真是巧了,刘阿婆以前和我打听的时候,我只知道她儿子叫刘栓子。

您说巧不巧,我认识那么多叫栓子的,没一个是刘阿婆儿子。

结果人儿子自己改名叫刘志刚,刚好就在咱们安城给领导当警卫员,要不是上次刘志刚同志陪同领导前来慰问,我们私下说起这事儿,还真就错过了。”

时砚瞅一眼曾用名赵二狗,现名赵云的警卫员同志,深觉这年头人马甲之多,无处不在,像他这么多年如一日的坚持用一个马甲,已然成了十分长情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