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17)

(17)楼下出差的侦探回来了没

横滨和东京之间的距离并不远, 但我回想起第一次与折原临也见面的场景,只记得是连绵不断的落雨。那时候我也从未想过与折原临也会在数年后有这样的合作。

折原临也长相清秀,偶尔错眼看过去会叫人觉得他雌雄莫辨。

但和同样长相清秀的雨宫莲不同的是, 这个人自我又嚣张,嘴角时常带着挑衅疯狂的笑意, 叫人产生畏惧和怯意。当然,他也偶尔会做出温和又善解人意的模样,这得看「他的心情」和「有没有这个必要」。

折原临也原本是东京池袋有名的情报贩子,头脑灵活, 身手敏捷, 时常是大事件的关键人物,偶尔可能还是幕后黑手。直到两年前,再次遇到隐居在小城市里的折原临也。他双腿因与他人的械斗被废,不得不从此坐在轮椅上过生活。

这里得提一句。

折原临也的腿伤并不是永久性的。

但他执意不愿复健,理由是「他认为,这是对他的训诫」。

也许是因为我还达不到这种思想上的高度, 所以才无法理解他。

我与他之间的关系是很单纯的「就算仁义不在, 买卖在」的金钱合作关系。

若是问起为什么要和他那种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合作,我从最坏的结果倒推, 若是他出错误或者故意给我找麻烦的话, 我不仅可以让他把钱吐出来,还能够正大光明地压榨他全部的能力和价值。

与我而言, 也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不过,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注意到我的想法,他并没有在我面前做太出格的错误。尽管, 这次看着我两年没恢复记忆,直到「卡沙夏」这个身份快被黑衣组织视为「叛逃」, 他才开始有所动作,浪费了我一年有余的时间。可说到底,他也没有太耽误我的事。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收到几件莫名其妙的礼物,都与折原临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从横滨唐人街回来后收到来历不明的报纸——是从与折原临也合作的明智吾郎做的。

手机里三番两次无缘无故的邮件——是折原临也向琴酒透露了我的讯息。

收到来自偷心怪盗团出乎意料的预告——「失忆」是我和折原临也做的计划。

寄到家里的莫名其妙的雨伞——是折原临也主动的搭话,感谢信上的内容就是他留给我的。

而这些小小的物品与我要做的事情一一应合,恢复记忆,以及完成黑衣组织的目标都在计划上。

*

从横滨车站下车的时候,我与坐在轮椅上的折原临也对上视线。他穿着轻薄柔软的黑色低领长衫,鲜明突出的直角肩如同刀削般,并不会显得瘦骨嶙峋,反而有种轻盈大气漂亮的感觉。

折原还是一如既往的童颜。

现在若问起他的年龄,我觉得他还是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只是二十一岁的青年。

若一定要说起他和两年前的差别,大概就是轮椅换成电动轮椅的区别。以后,我要玩他的轮椅刹车可能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于是,我顺理成章地打消了刚才在列车上把他顺势扔进列车轨道的想法。

折原眉眼弯弯地看着我:“看起来气色不错,上次来横滨的时候,怎么没来见我?我很久没有见到你了。”

“我对你最后一句话保留质疑的态度。”我自然地走到他的身后,并且打开了他的自动刹车,顺着给残疾人专设的滑坡走出火车站。“你不是一直都在观察我吗?从柯南道尔楼顺走我的雨伞开始,你应该已经密切关注我了,不过是不让我看见罢了。”

“诶,我还以为你会认为,那是港口黑手党那个干部拿走你的雨伞。我满心还在幻想你在窃喜偷笑的模样,结果你是早就知道了。唉,太无聊了吧。”折原临也刻意做出一惊一乍的浮夸表情。

……

折原临也说的是一些毫无这是很好推理的事情。

我之前已经提过两次不自然的地方。

首先,若不是刻意要拿走雨伞,据为己用的人,并没有任何理由要保留陌生人的雨伞长达两个星期以上。他可以选择放回原处,也可以放到警察局里面,也可以扔掉,而不是找到原主。我拿着雨伞的时间是在中华楼下等毛利先生他们的时候,之后直到就餐结束,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出来之后雨伞便消失了。也就是能知道我是雨伞的主人的,只能是在等人那短短几分钟。

那么,对方是怎么记得我这张没有任何记忆点的脸的?起码,按我认知的中原中也来说,他不可能仅仅依靠几分钟的记忆,就可以记得住没见面两个星期以上的陌生人的长相。

但换个角度思考,受人委托,就情有可原。

其次,归还雨伞这一点行为就很不自然。

第一次归还不成功后,第二次归还时上面还挂着一张暗示四位数密码的感谢信,这明显是只有了解我的人才会做出这样的行动。

那天下雨天,中原中也会给我还伞,估计是坐着轮椅的折原临也扮可怜,央求「路过」的中原中也帮他还的。而能确定这一点的是,那次中原中也离开后回头的时候,一开始并不是在看我,而是在找折原临也的所在地。毕竟计划出错了。只是,没有想到会和我撞上目光,所以他表情也显得不太自然。

折原临也压根没有理会我的不回应,兀自叹气道:“可惜了你们在雨中一眼万年的长镜头,早知道你们视线会对上,我就给你们抓拍了。要不要我再为你制造什么机会呢?”

我面无表情地说道:“你说开心了吗?”

这话刚落,折原临也安静了下来。

“你不是要和我说什么坏消息吗?”我心情平静地说道,“电话里面不适合说,这里能说吗?”

“这里当然也不能说了。”折原临也单手支着下巴,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车站里面的人来人往。

“哦,我以为你是故意诓我的。想看我风风火火赶到车站后,再和我说这是开玩笑的,以此博乐。”

我才刚说完,折原临也毫无说服力地笑着摆手说道:“我不是这么无聊的人,到我的事务所再说吧。”

他在横滨有事务所?

说来,这人之前和太宰治在海滨洋食屋做什么?之前没有在意,毕竟他们的事情与我无关,但现在这人在横滨有工作室,我就要问一句,以免折原临也会坏了我的计划。

“那是他发现「织田作之助未死」,想与我调查一下。”折原临也松快地说道。

叛逃后的太宰治现在虽当上了侦探,但是在调查情报的权威上,折原临也更有经验,也更有渠道。所以太宰治才找上了折原临也。正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米尔格伦实验得出的结论,「人们对权威是抱有足够的重视的」。可见,太宰治对「织田作之助」这件事十分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