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2/3页)

宋一成想了一下:“隔壁村的我都差不多认识,好像没有姓乔的啊。是个小男生啊?”

宋泠点点头。

宋一成看着自己可爱的外甥女,心里的弦一下子就拉紧了,他清了清嗓子:“泠泠啊,那些小男生,是吧,脏不拉几的,又只会打架,咱别和他们玩哈。”

宋泠下意识的反驳道:“谁说的,乔渡可干净了,周乐天和马小迪……”想了想,不对,这俩好像的确是经常搞到身上这儿一块灰那儿一块土,也不知道是哪儿蹭到的,可能这个年纪的小男孩就是这样于是她住口了。然后才反应过来,不由得翻了个白眼:“舅舅,你话真多。”

她抱着已经被修好得看不出损坏痕迹的围棋盘,又蹬蹬蹬蹬的跑回了家。

宋一成瞠目结舌:“你个过河拆桥的小臭丫头!”

周五的时候,宋泠抱着棋盘去围棋班找乔渡。她在少年宫上了好几个星期的课了,才发现原来围棋班就在舞蹈教室的隔壁。她踮起脚,透过窗户看过去,里面一群小朋友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眼前的棋盘,一个个认真的听着老师教课,就,很可爱。

她一眼就看到了乔渡,他在这群小朋友中间太显眼了,就坐在中间的位置,低着头,从窗外斜斜晒过来的夕阳在他的脸上留下阴影,又留下一层橘色的轮廓光辉。

很多年后,宋泠还记得这个发生在夏日黄昏的美好瞬间。

乔渡显然也发现了她,下了课后就跑了过来,还有点气喘吁吁:“你等很久了吗?”

“没有,刚到。”宋泠笑眯眯的把围棋盘递给他:“你看看,已经修好了。”

乔渡拿过棋盘,惊喜的发现那两根木条已经修复如新,看上去非常的完好。他露出一个真心的笑容:“真的修好了!谢谢你!”

“我说了我舅舅很厉害啦。”宋泠看他抚摸着棋盘的边,好奇的问:“这个棋盘对你很重要吗?”

“嗯。”乔渡点点头,声音有些低落:“这是我妈妈留给我的礼物。”

宋泠很敏锐的发现,他用的是留,而不是送,心中不由得一紧。她决定不再问下去了,朝他挥挥手:“那你要好好保管哦,我先回家啦。”

乔渡站在原地,抱着棋盘目送她轻快的远去。

直到走出了少年宫,宋泠心中忽然闪过一丝疑惑,乔渡的眉眼……怎么越看越觉得有点熟悉?按理说,这么好看的小男生,自己如果见过的话,应该会记得才对。到底是在哪儿见过呢?

她想了会儿,发现还是没有想起来,算了,不想了,也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事情。

第二天是周六,宋泠垂头丧气的爬起来去上学。这个时代的小学生太难了!周六居然只休半天,还得爬起来上半天课!

好在半天很快就过去,到了回家吃午饭的时候,又满血原地复活了,甚至忍不住蹦蹦跳跳了一下,看得正好跟在她身后的班主任钱老师忍俊不禁,摇了摇头。宋泠这个小朋友啊,很乖很聪明,学习成绩也很好,就有的时候老是让她觉得有些过于懒——当然,她也不是真的懒,上课认真听讲,功课按时完成,据说还去少年宫学了兴趣课,可以说比起很多小朋友来说,是很努力了。但她的表情就是会时不时的流露出“好累啊”“好无聊啊”这样的表情,配上玉雪可爱的小脸蛋,就显得有点好笑。

而且她在同学群里面还颇有威信,把后座两个皮孩子一样的小男生管得服服帖帖,真是个有趣的孩子。

下午的时候,宋泠也没闲着。她和妈妈还有舅舅一起去了小香港的店里。宋锦现在已经不过问她为什么不和巷子里的小朋友一起玩了,反正她女儿在学校也交到了新朋友,性格貌似也没有变孤僻,那就够了。

盘下这家店后,宋泠都没有来过。这次一过来才发现,她妈居然把里面的货都卖得七七八八了,现在店里面看上去空荡了好多,只有墙角堆着几袋子货,那应该是她妈从家里面挪过来放在这儿的。

“姐,这样看就大了好多。”宋一成看了看四周说道。

宋泠也赞同的点了点头。之前那位店主卖日用杂货,东西堆得有些乱,所以当时她一过来看的时候没觉得有很大,还有些忐忑来着。

“我打算把四周的墙壁全都再给粉刷一遍。”宋锦看了看四周的墙,墙面灰不拉几的,还有些发黄,甚至在墙角的地方还有些斑点,应该是之前太潮湿留下的。

“全都刷白。你去问问你身边的朋友,有没有能干这个活儿的。”她对宋一成道,又看了看之前留下来的一些货柜,皱眉,“要是可以的话,这些柜子我都想重新再搞过。”

看上去太老旧了,一点都不上档次。

宋一成一口答应:“行,刷墙应该不难。到时候我找几个人来,一天就能搞定。姐,这些柜子你不要的话可以卖到废品站里去,的确是有点旧。”

宋锦点点头。她盘算了一下自己身上的钱,这几天生意不错,回了一些货款,她还了陆冬林两百,又给了一百给万丽当做她的介绍费和辛苦费,现在身上还剩下几百块。如果是重新做柜子的话,钱可能有些不够,况且还有做帽子这事儿。

对了,她看了看宋泠,笑道:“我现在还欠着泠泠两百块呢。这个钱也得还呀。”那可是她女儿一天天冒着大太阳去卖冰棍卖回来的,不能吞了。

宋泠纠正:“是一百五十块。另外五十块本来就是你给我的啦。”

“行,一百五。”宋锦亲昵的摸摸她的头,“那妈妈晚些时间再还你好不好?”

“没问题的,不急。”宋泠大方的道,“对了,妈妈,这家店你想要卖啥呀?”

这个问题之前宋锦也一直都在思索,早就已经有了答案,脱口而出:“卖衣服和帽子、袜子这些东西,可能再顺便卖卖伞和别的女人用的东西。这些东西的利润最高。”

她之前没有尝试过卖衣服,是因为衣服进价高,码数多,占地方,而且需要试衣什么的,在夜市街的地摊上实在是不好做。而小香港这边的店就不一样了,如今已经陆续的有一两家服装店开业了,据她所知,不远处的那家“新新服装店”生意就很不错。

宋锦经过这几个月也明白了,柳市有那么一波人,以四十岁以下的青年人为主,追求精品追求时髦,对价格反而没那么敏感,只要能满足她们的需求,掏钱快,不啰嗦,做她们的生意,利润才高,而且更省事。而恰恰,经过前几个月的经营,她们之间的一部分人,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回头客。

宋泠听她妈这么一描述,秒懂。她妈这是想做一个女士精品店,这种店做好了的确是很赚钱的。不过相对来说,对于环境的要求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