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2/3页)

总之,宋锦很满意。

她这一个礼拜,总算是享受了一把自己当老板的瘾,不用每天八点就爬起来,然后一直到晚上九点十点才回来。现在每天九点去店铺开门,打开林素娟的账本对一下昨天的账,再盘点一下店铺的货物,接待几位客人,上午就过去了。下午如果她没有别的事情,就留在店里,教林素娟一些基本的面料和尺码的知识,然后教她如何应对顾客,到了下午四五点,就可以施施然的下班回家了。晚上也不用再去夜市街出摊,可以陪宋泠去散散步,玩耍一段时间,一时之间,日子颇为轻松。

过了元宵,宋绣开学了,宋一成把吴枝花和宋永丰接了过来,就住他现在租的那间房里,然后自个儿去住了招待所。老俩口闲不下来,宋永丰帮宋一成守一下摊子,吴枝花则帮陆冬林给做做饭。当然,他俩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去医院体检。

宋锦找了医生,是乔安平认识的人,当时他在宋家听到她要带父母来检查身体的时候就说可以介绍熟人。平民百姓都知道,要是在医院有个熟人,那可好办事太多了。

那位医生给宋永丰和吴枝花大概的检查了一下身体,然后列了张单子,告诉她最好是再去做一下这些检查项目。吴枝花看到那一行行的字,当场就有点心惊胆战。

“我身体好得很,就不用再做这些检查了吧。”

“阿姨,您这个年纪,这几个项目还是检查一下的好。”医生笑呵呵的劝她:“您女儿那么孝顺,我看过那么多叔叔阿姨,还是你们呀最有福气。”

现在这时候,可不兴体检这一说,就是身体上有了不舒服,很多人宁愿忍着也不会去医院的。医生一开始听到宋锦的诉求时,都有点吃惊。像她这样愿意出钱还有这个意识的,可太少见了。

一说到这个,吴枝花可不困了,略带着些得意的点头:“可不是,我女儿儿子都孝顺得很。”

宋永丰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这件事儿已经足够他在村里向自己的老友们吹嘘好一段时间了。

既然都这么说了,两人也就不再执拗,乖乖的医生说要干啥就干啥,最后花了两天的时候才把所有的项目都看完。结果要在三天后才能出来,反正现在也不是农忙期,宋锦就让他们在市区多住几天。

“我正好这两天要去县城,你们在这儿陪陪泠泠呗。”

现在都已经正月中旬了,该上班的也都已经上班了,各大办事机构也都开门了,他们也要赶紧的把这事儿也搞起来。

严如玉的效率极高,当然,也有赖于她的父兄都在政府机关任职,而且职位不低,于是身边的人脉相较于普通人来说也更广一些。元宵节还没到的时候,她就已经找好了办公室的地址。

“不是很大,但我们现在本来就人少,足够用了。”严如玉带她去看新的办公室,推开门向她介绍。

这栋楼在县城的市中心,大约四层,当初建成的时候也挺轰动的。她找了其中三楼的两间租了下来,租金每个月加起来五十块。

宋锦看了一下,她现在的这间办公室里面空荡荡的,水泥地面,挂着吊灯,墙的下半段漆着绿色。屋子中间摆了四张桌子,应该是之前的单位留下来的,替她们省了一笔家具费。

这栋楼采光很不错,每间房都有两扇大大的窗户。她走过去,推开窗,噗嗤一笑。

“这不是国营商店的后门吗?”

“我可不是故意的。”严如玉轻笑。

到时候让那班人看着这边进进出出,还挺有意思的。宋锦嘴角扬起,关上窗户,去看另一间房。

“这间房里面的桌子我已经找废品站的人收走了。”严如玉道,“这间可以作为仓库。”

她们之前的布料和做好的帽子都是放在宋家,现在有了正规的办公场所之后,就可以挪到这里来了。严如玉还去工商局注册了公司,取名叫“锦玉商贸有限公司”,两人还是八九分。但是因为严如玉是日常管理者,付出的比自己要多得多,所以在宋锦的坚持下,她现在每个月还领有一份固定的薪资。

“我哥找人问了一下,营业执照应该这两天就会下来。对了,我和老杨约了今天下午两点过来。”

宋锦笑道:“老杨也挺果决的。”

“哇,他去年冬天那几个月,在我们这儿拿的提成,差不多就已经是他以前的一年工资了。”严如玉丝毫不诧异老杨的选择。任何人在这样的情况下,都不会不心动的。

老杨下午到的时候,看到宋锦露出笑容:“好久不见了。”

老杨其实并不老,他大概就三十出头,看上起很普通,但眼里偶尔闪过的锐利光芒提醒别人这是一位很精干的人。

老杨其实早就想要下海了,他的儿子刚上小学,妻子无业,家里用钱的地方多得是。而宋锦和严如玉为了把他招揽过来,开了极为丰厚的条件——工资倒是和他在国营商店的差不多,但却多了一份不菲的提成,并且承诺如果后续效益好,可以给予他干股分红。老杨在自己下海创业和加入她们这两者之间徘徊了一下,最终选择了风险比较小的后者。

宋锦和他的关系也称得上是还可以,笑道:“梅主任知道你要走的时候没被你给气死”

他可是梅主任手下的得力干将。国营商店几百家供应商,有三分之一都是由他维系,而主要负责的就是布料和衣服这一块。

老杨苦笑:“那我有啥办法?我得养家啊。”

他要辞职下海的决定让梅主任大为震怒,尤其是在得知他要去严如玉和宋锦开办的公司时,更是气得嘴都要歪了!这就是明晃晃的打脸呐!

他抱怨道:“这体制内太操蛋了,你拼命做和别人划水摸鱼拿一样的钱,我是受够了!”

正是去年他帮她们做帽子得到的佣金,让他坚定了要走的信念。

严如玉哈哈笑:“放心吧,老杨,咱这儿肯定是多劳多得,每个人都会得到应有的回报,该有的福利也都不会少。”

宋锦笑吟吟的朝他伸出手:“欢迎加入锦玉商贸,老杨同志!”

老杨和她一握手。

这是标志性的一刻,代表着她们那原始的、粗糙的家庭式工坊模式,终于迈向了正规化、现代化的道路。虽然前路依然坎坷,但却能看见光明。

老杨雷厉风行,一来就进入到了工作状态,先是要求了自己的工作必需品——电话。

“你放心,我们已经上报了,就等着邮电局派人来装。”严如玉道。

安一部电话可不便宜,两千多块钱呢。就连国营商店,也只有两部电话,一部安在领导办公室,一部就安在采购科。对于采购来说,电话可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