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5页)

“再有,你们觉得国外的品牌怎么样?”宋锦忽然问。

大家犹豫了一下,纷纷点头:“国外的品牌当然好。但是目前进入到中国的牌子,代理商都已经敲定了,短时间之内很难争取到。而且有的品牌选择的是直营。”

“我说的是,那些没有进入到国内的牌子。”她缓缓的说。

宋锦想起来自己之前去香港的时候逛过的百货公司——她这几年去香港的次数还挺多,对那边也比较熟悉。那边的百货公司里面,她见过许许多多的国外的化妆品牌,有欧洲的、美国的、日本的、甚至是韩国的。比起大陆这边的进口品牌,那可真是要丰富得多。

她点醒大家:“我觉得我们在这件事情上要做的,应该是引进者的角色,把国外的好的品牌带到国内来。不能一直在国内等着,要主动出击,守株待兔是没有用的。”

大家又讨论了一番,最终也都达成了统一。这样才更稳妥,把风险降到最低。

“那就这样,分两条路走。一条路去国外引进新的品牌,一条路是做我们自己的品牌。”宋锦做了个总结,“人事先招几个员工,英语好的,还有日语好的,我要在过年前……最迟年后看到她们入职。”

相关的负责员工赶紧点头。现在这个节点招人不好招,但命令下来,硬着头皮也要做。

大家互望一眼,眼里都有些激动。能坐在这间办公室的都是这几年在锦泠公司工作出色被提升为了主管级别的人,骨子里都是有上进的野心的。宋锦的这个决定让她们看到了未来的空间和潜在的更大的机遇,或许还能够出国去看看。聪明的人已经心里在想,回去要把英语给学起来了,说不定能派上用场呢。

第二天的时候她带着采购部的主管去了刘主任资料里的那一家工厂——采购主管接触过的品牌最多,也实地去过很多家化妆品工厂,对这些最熟悉。

这家工厂的位置相对而言比较偏,都已经快要靠近莞城了,但是对于宋锦来说,这却是一个优点。到时候巡厂正好顺路。

工厂占地的面积还挺大,但是从门口一眼看过去却有些破破旧旧的。

宋锦向门卫通报了一下自己的身份,她伪装成了一位港商的助手,而这位港商将是这家工厂的准买家,她这次过来是来替老板考察现场的。厂长听到消息之后已经在等,态度十分热情。

“我们这家厂吧,最早呢是生产香皂的。我们的香皂一开始销量还可以,你在整个华南都能见得到。”厂长一边带他们进去,一边向他们介绍工厂的情况,一开始声音还有些骄傲,那说到后面就开始低了下来:“不过后来,大家都更喜欢用什么沐浴露之类的,我们的香皂就开始卖不动了。”

就算是要买,也买力士这样的品牌。价格不贵,还是进口的。

“你们没有也转为生产沐浴露?”宋锦问他。

厂长苦笑:“怎么没有?我们当时花大价钱建了一个新的车间,从国外引进了新的生产线。结果等到把这些技术给吃透,市场上早就被别的品牌,而且还是国外的品牌给占了。”

“那等你们的产品出来,也还是可以搏一搏的吧?”采购主管有些不解。

“没钱了呀!”厂长叹气道,“当时建造新车间就已经是找银行借的钱,等到新产品上市,耽误了不少时间,原本的那些渠道早就已经变了。那你得重新花钱做宣传吧?可是那时候,厂里账面上早就只有欠款了。”

宋锦了然,这又是一个因为商业嗅觉不够灵敏,或者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自身跟不上市场,改变速度而倒下的工厂。

这几年她见过太多这样的工厂。时代变化太快了,必须实时的警醒,才能不掉队。

的确是累,但是没办法。

“那现在工厂还在进行生产吗?”

“知道政府要把我们卖了之后,就没再生产了。”

采购主管有点不可思议:“那就让这么大的厂就这么放着?”

“没办法呀,厂里现在没钱。你生产总要原料吧,没钱买!而且就算是生产出来了,那你也卖不出去啊,还不是浪费!”厂长看着他们,“我实话和您二位说,我们现在已经有半年都没发工资了。有些工人家里都已经揭不开锅了。”

他看着他们俩的眼神有一些灼热,估计是早就想有人接手,然后可以迅速的给工人们发上工资,再把厂子给起死回生。

宋锦有些哭笑不得。

“带我们去车间看看吧。”

“好的,好的。”

虽然说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开工,但是厂长还是让人每天都有在值守,所以整个厂区看上去倒也是干干净净。

原本的老车间看上去十分的陈旧,设备也一看就是上个年代的东西。宋锦估计就算是最后她接手,这个车间应该是要被拆掉的。所以他们主要看的是厂长说的花大价钱建起来的新车间。

“新车间是采用了国际最新技术标准的无尘洁净车间,可以生产化妆品的。”即使没有在生产,他们依然也换上了鞋套,然后包好了头发,还戴上了口罩。

“这里是原料间……这里是制作间……”厂长带着他们一一看过来。

这个车间的确是看上去很先进,而且很大,各大功能区非常齐全,包括罐装、封装、消毒、干燥等等一系列的工序都有单独的区域。

采购主管对宋锦点点头,言下之意是的确还不错。

宋锦又问了厂长一些问题,包括这个工厂现有的员工多少人,这些员工大概都是一些什么样的工种,多少工龄等等。

厂长一五一十的都告诉了她,而且对这些他都很清楚,和刘主任给的资料上基本可以吻合。宋锦觉得他这方面倒还挺负责任。

“那现在你们厂账面上的欠款还有多少?”她忽然问。

厂长的脸色一变,语气也开始有些支吾起来:“也没多少了,陆陆续续的还了一些。”

宋锦笑容不变:“许厂长,您现在瞒着我们也没用啊,等到出售的时候,所有的信息我们该知道的还是会知道的。”

许厂长心一横:“不多,100多万吧。”

他偷偷的看了一眼这位宋小姐的神色,嗯……没什么变化,不由得有些放下心来。或许她背后的港商老板资本雄厚,根本不会把这100多万放在眼里?

宋锦的确是没有把这100多万放在眼里。主要是在几年前,岐山县政府想把那一家劳保工厂卖给她的时候,那家老板工厂好像也欠着债,没记错的话也有上百万。所以对此她早已有心理准备。

她只是在想,能不能借由这个,到时候和鹏城市政府还还价,如果要接手债务的话,便宜一点总不算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