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4/5页)

她有些恍然,是啊。既然自己对日化市场如此看好,而眼前又有这么一个机会,那为什么要一直的踌躇不前,徘徊犹豫呢?

她想起自己这段时间的纠结,又想起以前那个拿着1000块钱的全部身家,就敢从柳市义无反顾的去广州进货摆地摊的自己。

宋锦摇头失笑,可能是因为现在拥有的太多,身上背负着的东西更多,反倒没有了最开始的那份勇气。

想通了这一节,她豁然开朗。

“等过完年,我就去把那家日化工厂买下来。”她笑意盈盈的对大家宣布。

周路明若有所思,随后眼中泛起笑意。

过年前他懂她的纠结和犹豫,但是现在他也能懂她的忽然坚定。

“有搞不定的到时候可以来找我,说不定我能帮得上忙。”他含笑着说。

宋锦点点头,她宣布完这件事之后,整个人似乎都轻松了很多。

大家这才开始落座吃饭。

“我估计开年之后,整个市场会开始显现出热度。”周路明说道,他提醒一下宋家姐弟,“如果手上有资金,不妨去囤一点原材料,到时候可能会赚一点。”

他从过年前就开始着手这件事,从阿权每天的汇报来看,进行得还不错。

宋锦一愣,这是她从来没有想过的角度。

想了一下,她摇摇头:“我还是算了,过完年要去谈新的品牌,而且还要去买那家化工厂,可用的资金不多。”

而且她其实不太擅长于做这种赚快钱的事情,既然如此,不如踏踏实实的沿着自己的路子走。不过她也不反对敏锐的人去赚快钱,毕竟这就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周路明看着她,温声道:“你这样也很好。”

宋一成却决定听他周哥的,暗暗思索着要去囤点什么原材料才好。不过他对这方面也不太敏感,他决定待会儿问问周路明,他囤什么,自己也囤什么,跟着来总没错。

一场南巡讲话,在社会上掀起了惊涛骇浪。

过年之后,宋锦观察了一下,自己周围的确是似乎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首先是身边听说的下海的人更多了,而且大多数都是体制内的官员。甚至之前他们在饭局上见到了那位规划局的副局长据说也下海从商了。

这里面让她最高兴的就是严如玉打电话过来,说她男朋友决定放弃家里的工作,陪她一起来鹏城,也想出来闯荡一下,看看能不能做出一番事业。

宋锦松了一口气,严如玉要是能过来,再加上新招过来的厂长,锦玉服饰她便可以全权交给她们去管,然后她正好腾出手来处理锦泠这边的事情。

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新注册的公司越来越多。国贸大厦的物管经理有一次看到她,又是高兴又是痛苦的抱怨,他们的办公室都已经不够用了,现在租办公室的人要排队。

总之全国上下,一片火热干经济的景象。

连陆嘉仪这位港商都察觉到了大陆这一边的氛围似乎为之一新,欣欣向荣。这对她们来说是好事。

因此她在宋锦来找她谈那家化妆品工厂的事情的时候,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你是知道的,对化妆品这个东西我只知道买和用,但是对这个市场真的一点都不懂。”她先说好。

“没关系,不用你懂。”宋锦笑眯眯的说,“具体的事情会由我们负责,你只需要在一些场合出来露个面就行。”

陆嘉仪哈哈大笑:“这个事情我擅长。”

她可是香港城中有名的社交女王。

两人商量好,她们将共同在香港注册一家投资公司,陆嘉仪占10%的股份,并且担任法人代表。但她只占股,不参与具体事务。

当然这只是粗略的约定,具体的细节还需要继续谈。这也是陆嘉仪一贯以来的风格,不管关系多好,在做生意上面都一定要算得清清楚楚,该争的一定争,不会退让。宋锦对此也十分欣赏,她也是这样的人,但有的时候还是会稍微的囿于人情,在这一点上不如陆嘉仪修炼得到家。

鹏城市政府在文件里面给到的最后期限是半个月之后,也就是说在这半个月里面她们要搞定所有的合同然后去香港注册好公司。不过陆嘉仪说在香港注册公司的效率很快,而且她可以帮到忙,所以不用担心。

在等待的时候,严如玉带着她的男朋友终于过来了鹏城。

宋锦也是第一次见到他。一看就是家境富裕,很有教养的年轻男人,说话谈吐都十分得体,长相也温文尔雅。

宋锦作为严如玉的好朋友,对他表示满意。

严如玉还带来了一个消息:“听说,乔安平要结婚了。对方好像是个老师,我之前在路上遇到过一次,气质不错。”

宋锦一愣,然后露出笑容:“这样也挺好,恭喜他。”

发自真心的。她和乔安平以前在柳市的时候遇到了还会打招呼,但是到了鹏城之后便没有再联系,没必要。如今听到乔安平找到了合适的对象,也真心为他高兴。

每个人都在向前看,这很好。

“你呢?你也该再找一个了。”严如玉打趣到,不过她顿时想起了自己之前遭受过的逼婚,立刻补充:“当然,不找也挺好,只要开心就行。”

宋锦哈哈笑起来:“放心,我不会误会你的意思。要真找到了,肯定会告诉你。”

她和严如玉,经过这么多年的一起拼搏,鲜少有争吵。偶尔在一些事情上有分歧,但大家都会很理智的解决,争取达到共识。有一次争急了,两个人一个礼拜没有说过话,好在她们后来意识到这样不行,便达成约定,工作上的事情不要带入到生活里,这些年,她们也很努力的在履行这个约定。所以现在她和严如玉,不是姐妹但胜似姐妹,不仅如此,她们还是战友,感情自然非同寻常。

严如玉走马上任后,宋锦身上的担子立刻轻了一大半。

她和陆嘉仪马不停蹄的去香港注册了新的公司,然后赶在市政府规定的期限内递交了购买意愿书。这一次的出售并不需要投标,只需要提交意愿书和方案,便能坐下来和政府磋商。

不过这些年她在商场投标中经验丰富,因此即使是政府没有明文规定,她依然出了一份若是自己接手之后的整改方案。这份方案里,宋锦的着重点在于对原有的工人将会怎么处理这一项上,她知道,其实政府最想要看到的就是这个。

果不其然,刘主任后来和她说:“就是因为你这份方案,所以我们才决定把这家厂卖给你们。”

他们之前也卖过几家厂,但每次买家们都会不太愿意接手现有的那些工人,因此每每市政府都还需要绞尽脑汁的安排工人们的去处。如果宋锦真的能按这个方案来,那他们可就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