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太子(第2/3页)

“主上,要不高毅那边我再盯盯?”

郑凡摆摆手,道:

“不用了,他又不是洪承畴,我也不想你做大玉儿。”

就在这时,瞎子手里拿着一封信走了过来,

道:

“主上,燕京那边传来消息,二皇子将于下月初三被册封为太子。”

郑凡闻言,将手中的筷子放了下来,叹了口气,

道:

“该来的还是要来的。”

“还有一封六皇子送来的信。”

“走的是哪条线?”

“驿站。”

“哦,信上说什么?”

走驿站的话,显然不可能留什么“肺腑之言”,这就跟嫌疑犯从监狱寄信出去一样,肯定会被检查的。

“六皇子说,下一批的玉米面儿不要送了,现在他府邸里就他和几个太监,吃不完了都。”

“呵呵。”郑凡笑了笑,道:“备一马车财货,差人送到燕京六皇子府去,不用遮掩行踪。”

“是,属下明白。”

“不,得让人亲自走一趟,你去……”

郑凡指向了瞎子,

瞎子面色平静,

但郑凡犹豫了,因为瞎子还没进阶,这会儿把他放出去做事,好像有些不人道。

“你去喊阿铭,让他带着财货去燕京,顺带从六皇子手里把他以前手上的那些掌柜的都接过来。”

瞎子嘴角露出一抹微笑,道:“大大方方?”

“敞敞亮亮。”

“属下懂了。”

四娘则有些担心道:“主上,这样会不会太明目张胆了?”

郑凡摇摇头,

道:

“皇帝不喜欢自己的儿子勾结外面的武将,但更不喜欢自己儿子施恩于人后,那个人竟敢当白眼儿狼。”

……

姚子詹这阵子体会到了一种别样的感觉;

以前,他总觉得自己是泛舟人,舟行湖上;

现在,他忽然发现,原来真的是水可载舟。

“姚师这阵子真的像是焕发了第二春一般。”郑凡端着茶杯笑道。

外头,书声琅琅,一大群孩子们正在上课,讲真,算上新晋之地,整个大燕,郑凡可以说是办公立教育的第一人。

以前世家门阀的教育体系,可不是人人都有书可以念的。

姚子詹点点头,咂咂嘴,道:

“别有一番风味,别有一番风味啊。”

“姚师喜欢就好。”

“郑老弟何故来找老夫啊?”

“瞧您这话说的,姚师您在我这里教学上课,我作为地主,总得隔三岔五地来问候问候才是。”

“说吧,咱们俩,就不用打哑谜了。”

“我燕国将于下月初三册封太子。”

姚子詹闻言,掐指算了算,道:

“按照消息传递到郑老弟这边的时间来看,这次册封,司徒家的使节应该是来不及去的,我乾国使节也来不及,靖南侯在历天城,距离马蹄山脉不远,回去倒是时间够了,但镇北侯应该不会去,所以靖南侯大概也不会回去。”

“是,镇北侯回师北封郡也没多久。”

“对,虽说你燕国二皇子乃是田无镜的亲外甥,但若是镇北侯不来,靖南侯也是不方便回去参加册封大典的。”

这是出于一种政治考量,储君是国之根本,是政治集团利益和方针的延续,而眼下,一南一北两位侯爷很明显的是两极。

册封大典,如果镇北侯不在,那么靖南侯肯定也不能在,否则另一方将会被视为打压对象。

“虽说这册封大典稍显仓促了一些,但你燕国二皇子入东宫应该早就有先兆了才是,不是太子却胜似太子也好几年了,郑老弟你为何特意拿这件事来问老夫?”

“唠唠嗑。”

“是么?燕皇六位成年皇子,大皇子姬无疆在北封郡,二皇子继任太子,三皇子是被郑老弟你废掉了,四皇子有邓家军旅背景,五皇子平平无奇,六皇子最不为燕皇所喜。

老夫斗胆问问郑老弟,难不成你在这夺嫡之中,也有站位?”

“不瞒姚师,还真有。”

“哦?可否告知?”

“大皇子,姬无疆是我恩主。”

“这……老夫当初读郑老弟的《郑子兵法》时,还特意打听过郑老弟的生平,发现郑老弟曾救过六皇子?”

“嗯,六皇子帮我引荐给了大皇子。”

“当真?”

“千真万确。”

姚子詹发笑道:

“难得郑老弟这般坦诚,让老夫都有些意外。”

“我这人,喜欢算账,一手进钱一手花,账上明明白白我心里才踏实;但有些账,是真不好算,那就是人情账。”

“老夫懂了,老夫倒是想给郑老弟添上一笔人情账,但说句实话,这终究是你们燕国的家务事,老夫纵然有些耳目消息,那也无非是银甲卫传递回来的我大乾朝野都知道的一些事儿罢了。

倒是有一个,被郑老弟你亲手废掉的三皇子,确实是颇为有向文教之心。”

“这就没了?”

你特么现在告诉我三皇子被你们文化渗透过成了精乾,有毛用?

“那老夫给你再编点儿?”

郑凡摇摇头,道:

“我是想听姚师帮我分析分析。”

“嗯?郑老弟,恕我直言,二皇子入主东宫,成为日后大燕之主,您是靖南侯的人,而靖南侯又是二皇子的亲舅舅,你什么都不用做,日后的飞黄腾达,其实就在你面前摆着了。”

“姚师这就不真诚了。”

姚子詹愣了一下,随即低头,喝了一口茶,

道:

“田无镜,断无善终。”

郑凡沉默了,指尖在茶几上轻轻敲击着。

“田无镜除非当皇帝,否则,绝无善终,但他偏偏最不可能造反,所以……”

“以后的事儿,谁知道呢?”

“呵呵,老弟,你可知当初的晋皇和我家官家,他们心里都曾感慨过同一件事,可知是什么?”

郑凡没说话,

姚子詹则自问自答道:

“为何朕身边没有一个田无镜。”

“巧了,我也常做梦为何我身边没有十万铁骑。”

“郑老弟,还记得老夫先前在天断山脉里曾问过你,燕皇身体是否有恙?”

“记得。”

“其实,郑老弟你想错了,可能在你看来,若是燕皇身体出岔子了,才是对我大乾有利的,但实际上,我大乾怕的,就是燕皇身体出问题了!”

身为敌国臣子,居然害怕对方的君王身体出问题,一般而言,这得是那位君王是个昏君才行。

但恰恰相反的是,燕皇横看竖看倒过来看,都和昏君沾不上边。

你说他穷兵黩武,倒是有一些,但人家已经打下半个晋国来了,这就跟隋炀帝与汉武帝、永乐皇帝的对比一样,都有点穷兵黩武,但唯独前者输了,名声就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