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私订终身(第2/3页)

当然了,真脑子好,就算要拆散自己女儿的婚姻和所谓的私订终身,也不会傻乎乎到整出这种事儿来。

“你呢?”

王爷问下面的那位野人。

“回……王爷的话,我叫冒山。”

“本王问你事儿。”

“我来……来提亲。”

院子里,确实散落着一些糕点,还有两匹布。

糕点,是奉新城最贵的一家买的,做的,是据说平西王本人喜好的口味,不那么甜,也不会那么腻,卖得还贵,百姓们大部分不会去买它家,因为百姓们还没到甜腻了的程度,糕点不甜,叫糕点么?

布,是乾国江南来的,由乾国商队拉来,价格同样不菲。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这种布,其实是可以充当饷银发放给士卒的,偶尔也是财富的计量单位。

这些东西,对于王府来说,自然不算什么;

但对于普通的标户之家,对于眼前这位跪伏在地上且伤痕累累的野人标户而言,绝对是掏空了家底。

再看看那边泪眼婆娑的小娘子;

显然,故事差不离就是二人不知道怎么的,认识了,而且还互相看上了,私订终身那事儿干没干呢,不晓得,但彼此肯定是“恋爱”了。

这位野人青年,就上门来提亲;

后果是,被小娘子这操持着晋地口音的父亲喊来了帮手,扒了衣服吊起来狠抽。

单论事情的性质,谁对谁错,一目了然;

毕竟,不是这叫冒山的野人青年摆什么盛气凌人的谱儿想要“强买强卖”。

野人,在王府的整个体系下,位于燕、蛮、晋之下,他们不被人欺负就好了,哪里还有胆量去欺负别人。

这时,

陈道乐急匆匆地跑了进来,给郑凡行礼。

他的差事,就在这方面,协调和处理标户之间的矛盾和关系。

奉新城有两套司法体系,普通百姓人家犯法和标户犯事儿,分不同的衙门管,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能更好地管理这个生产和战争兼具的组织,二则是为“标户”提升政治待遇。

陈道乐就是这个衙门里的主事之一。

“陈主事。

“王爷,属下在。”

“军士私下械斗,罪当如何?”

陈道乐马上回答道:

“当斩!”

张达整个人一下子愣住了。

他那几个同样是军中人的帮手,也都露出了惊恐之色;

张达的婆姨更是被吓得昏厥了过去,小娘子也有些目光发呆。

这不是王府律法严苛,事实上,大燕军中,本就有这个法律,一支军队,最怕的不是敌人多强大,而是内在的不团结,士卒私斗,本就是大罪,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营啸。

这时,

叫冒山的野人男子开口道;

“王爷,不是械斗,是我丈人……丈人说这是他们张家的风俗,姑爷第一次上门时,得被丈人打一顿,吃了打,记了打,以后才不会欺负家里的闺女。

我……我们是说好了的。”

郑凡的目光,微微眯了一下。

这个野人青年,很不简单。

首先,一口流利的夏语,就已经很有能耐了。

王府麾下的野人军队,早先是收纳的雪海关以北的野人部族,并非是天断山脉里那些靠着晋地的熟野人部族。

其实,熟野人部族已经不能算野人了,因为他们可能早就说的是夏语,却压根不会说野人语。

早些年,搁苟莫离崛起前的那个时代,会说夏语的野人,往往能在往返晋地和雪原的商队里混一个不错的位置,苟莫离最早就是干这个的。

再者,他被绑了,结果能有一群野人袍泽拿着刀,要来救他,证明这个冒山虽然年轻,但在袍泽那里有很高的威信。

最后,就是这临场反应了。

打,已经被打了,恨,应该恨吧,任何一个大老爷们儿被这般羞辱抽打,怎可能咽的下这口气?

但他……

“冒山。”

“属下在。”

“你让孤想到了一个人。”

冒山不敢跟着说话,只是低着头。

“让孤想到了,金术可。”

“属下怎能和金大将军相比,属下……”

郑凡目光落在了那边跪着的张达身上,道:

“是这么回事儿么?”

张达是蠢了点,但并不是个傻子。

在掉脑袋和认亲二者之间权衡时,他还是能分得清该选哪个的,尤其是王爷刚刚所说的“金术可”,这是怎样的一种评价?

如果说王爷是黔首崛起的神话,那么在晋东,王爷之下的另一个神话,就是金术可创造的。

刑徒部落出身的金术可,一步一步走到了正印总兵官的位置,身上还有大燕的爵位在,搁以前,真的让人难以想象。

“回王爷的话……是……是这样的……是……”

大家都知道这是骗人的,

但问题是,

你得看那位被你骗的人,他愿不愿意。

“这次调兵去范城,你在么?”郑凡问道。

“回王爷的话,属下在。”

“现在,还能去么?”

“能去!”冒山坚定道。

“伤呢?”

“路上能养好,到了范城,不耽搁厮杀!”

郑凡点点头,道:

“还是留下养伤吧。”

“王爷,属下不愿意留下,攻城时,属下在,冲藤甲兵时,属下也在,属下愿意打仗,属下愿意为王爷打仗!”

“为何?”

冒山抬起头,看着王爷,忽然笑了一下,有些憨;

但奈何家里有个天字第一号大憨批,

平西王爷对“憨”的阈值,已经很高很高了。

“跟着王爷打仗,有肉吃。”

“呵。”

郑凡抬了下手,道:“陈主事。”

“属下在!”

“这事儿,交你料理。”

“属下明白,请王爷放心!”

王爷起身,

往外走去。

军律如山,但律法之外,不外乎人情。

若是一味地严苛军律,很容易舍本逐末;

律法的存在,对于王府这种统治机构而言,这是为了夯实自身的统治基础,让下方更为和谐。

杀了张达等人以正军律,固然简单痛快,但只会让这种矛盾,更为激化起来。

这种“大家好”的结局,虽然俗套,也会让人觉得不爽利,甚至,于这撕裂的团体之中起不到什么弥合的作用,但至少,可以糊上一层假装很和谐的一张纸;

谁都知道薄纸下面有密密麻麻且还在不断龟裂而出的裂缝,但哪怕是自欺欺人,也是需要它的。

郑凡觉得自己已经表露好态度了,

王爷的态度,凌驾于律法的尊严之上,这是律法中的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