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送瘟神(下)(第2/3页)

以至于朝中隐太子建成与高祖李渊,都有迁都避让之意。

但李世民击败刘黑闼一举扭转了局面。

可以说是只手力挽狂澜,一手改写了初唐的进程。

而谷德昭居然参与其中,还在关键时刻建言。

这份初创基业的功绩,任谁也抹杀不掉。

纵然苏大为有参与灭国之功,但他毕竟只是从将,而不是主将。

与谷德昭参与太宗战事比较而言,相对大唐的影响,还真不好说谁更大。

毕竟,若当时刘黑闼成势,大唐迁都,那大唐还是如今的大唐吗?

而就算没有苏大为参与,难道大唐就不能灭高句丽,平突厥?灭吐蕃?

珠帘后的李治显然听出这层意思。

脸色立刻就不好了。

这谷德昭,果然贼猾。

一开口就提太宗时的旧事,这儿子总不能反老子吧。

他李治是想做明君的,不能推翻自家老爹的功业,更不能说苏大为的战绩,就比谷德昭参与的灭刘黑闼、窦建德更高明。

否则就是不孝。

大意了,这没法闪!

李治看向武媚娘,却见武媚娘的凤眸圆瞪,面色平静。

但是细看她的手,不知何时紧攥着玉如意,显然也是紧张到极点。

若是苏大为在这殿上叙功败了。

不光是失去兵部尚书这么简单。

只怕以后也无颜在朝堂上立足。

除了外放偏远处为官,只怕再难在百官面前抬头。

而她武媚娘,也会因此而变得窘迫。

一子错,步步错。

要保住苏大为的命,就得牺牲皇后的尊严,去求谷德昭饶他一命。

这以后还如何勒令群臣,如何弹压这些桀骜不驯的世家门阀?

武媚娘的贝齿咬紧,在发白的下唇上,咬出深深的齿痕。

“陛下登基后,我先为户部侍郎,为征西突厥大军筹措粮草……后又作为转运使,调度运河水运,为长安输送粮草。

此外,麟德年黄河决口,我负责为朝廷赈灾,半月内跑遍数千里的河谷地,调集工部、户部、吏部各司,发动十万民夫,历时三月,终于堵住溃口。

并调拨朝廷府库粮草,以解百姓于倒悬。

终于救活百姓四十余万,关中百姓欲为吾设立生祠……”

谷德昭每说一句,李治与武媚娘的脸色便黑一分。

殿中的武臣们心里也是直哆嗦。

贼你妈,听着好牛逼的样子。

动辄就是救了几十万人,又堵住黄河溃口,还帮太宗打赢了窦建德与刘黑闼!

开始以为你只是平平无奇。

现在一听,特么的原来是人中龙凤古天乐!

这还怎么玩下去,苏大为那些参与灭国的功绩,在谷德昭的口述下,也变得有些岌岌可危了。

能赢吗?

含元殿中,不知多少武人,替苏大为暗中捏了一把汗。

“臣愧为老臣,为官三十余载,只做了这么点微不足道的功业,未知苏大为,又有何功于唐?”

谷德昭抖了抖衣袖,嘴角处的那颗黑痣,因为激动,骄傲的颤抖起来。

他手持笏板,双眼如鹰一般狠狠看向苏大为。

“老夫在此,愿洗耳恭听!”

杀气腾腾的话,直冲苏大为而来。

这就是,直接干上了啊!

挑衅,骄傲至极的挑衅!

谷德昭嘴角那颗黑痣与他的白眉一起上扬,显得意气风发,威风凛凛。

双眼盯着苏大为时,居然也有了一种鹰视狼顾之相。

气场,这便是气场。

不愧是太宗时的老臣,那时代活下来的,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就看谷德昭头顶那一圈脱发露出的头皮,也知此老绝对是我秃了我也变强了那种猛人。

虽为文官,但他现在身上透出来的气势,丝毫不亚于沙场猛将。

凶悍异常。

“还请开国伯,说说自己的功绩,老夫洗耳恭听!”

见苏大为好似哑巴了,谷德昭心中涌起得意之情。

冷哼一声,再次扬声喝问。

他的声音在含元殿上回荡。

颇有气压全场的威风。

说啊,就算你说出花来,你特么也只是跟着李勣、苏定方去的,最大的功绩永远是主将。

我就不同了,我的头上是太宗李世民,光凭这一点,就压你一头。

再论功绩,我有控制黄河决口,救数十万百姓之功。

对外杀敌的功劳再大,怎能与老夫相争?

杀人与活人,对内和对外。

高下立判!

满殿文武大臣,起先一直沉默着,似乎被谷德昭的气势所夺。

直到这一刻,文官中终于有人反应过来,忍不住喝彩。

还有人顾不上殿前失仪,扬声道:“谷侍郎救万民与水花,拯救关中数十万灾民,此诚盖世之功,依我看,开国伯的功劳,绝对比不上谷侍郎!”

“谷侍郎的功劳大!”

“解救万民与倒悬!”

“圣人云,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谷侍郎的德政,可谓立德立功!当永垂青史!”

“我看凌烟阁上,也可留谷侍郎一席!”

“苏大为拿什么跟谷侍郎比?就算他杀敌数万,那些胡人的头颅,能与我大唐百姓相比吗?”

不光文臣在议论,就连武官中也有人忍不住窃窃私语。

偷偷向着谷德昭竖起大拇指。

服!

上马能管军,谷德昭献言秦王,水淹刘黑闼,可谓力挽狂澜。

下马能管民,堵住黄河决口,调济粮草辎重,救活数十万百姓。

这是实打实的功业!

说他是立德立功,也不算夸张。

这种功业,开国伯苏大为拿什么比?

拿头来比吗?

无数目光投向苏大为。

或嘲讽,或怜悯,或惋惜,或看戏。

一种看失败者,看败犬的嘲弄之情,渐渐在殿上发散。

珠帘后的李治与武媚娘的手,不知什么时候悄然握在了一起。

这……

早知谷德昭这么硬核,真不该应下他与阿弥的赌约。

这下撞上了铁板。

如今,怎么收场才好!

不祥的预感,令武媚娘的凤眸涌起煞气。

若真的是阿弥落败,那拚着阿姊这张脸,就算要与关陇门阀在这朝堂上撕破脸,也顾不得了!

就在武媚娘准备开口时,珠帘外,突然响起苏大为的声音。

说也奇怪,他的声音一起来,先前满殿嘈杂的嗡嗡议论声,就全被压了下去。

“谷侍郎的功绩的确非同小可,先前是我出言不逊,得罪之处,还请谷侍郎海涵。”

说话间,苏大为叉手向谷德昭深深一拜。

嗯?

这是认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