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深海高歌43

核潜艇虽然被研发出来, 但目前还没有正式下水,更别提深潜。

这个项目,仍旧处于绝对保密状态。

所以黄江的葬礼,并没有公开操/办。

按照他生前留下的遗愿, 众人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 然后将他埋在了基地后面的荒岛上。

葫芦岛的天空很蓝, 荒岛后面不远处, 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隐约能看到有海鸟在海面上空盘旋。

黄江69年的人生走完以后, 在这里留下一个小小的土坟。

那天,钟蕾提着一瓶酒, 在老师墓前安静坐了一个下午。

她的手里抱着一个大盒子,盒子里面装的满满都是信件。

这些信, 都是徐美霞陆陆续续寄过来的,十年过去,竟然多的能装满一个大盒子。

“你是个坏女儿,但妈妈一直在等你回家。”

这是半年前,从家里寄过来的最后一封信,这封信过后, 家里的信就停了。

应该是徐美霞对她已经彻底死心了吧。

钟蕾伸出手来,抚摸着那张薄薄的信纸,眼眶发红。

和家人生离,和老师死别。

从她当初选择这条道路开始,有些事情其实就已经成了注定。

这十年来, 午夜梦回的时候, 钟蕾总能梦见徐美霞, 梦见她满脸泪痕, 哭着控诉自己不孝。

所以大多时候她都在闷头工作加班,让自己变得更加忙碌,劳累,也就没有时间去想这些。

但今天坐在老师的墓前,她再也无法欺骗自己。

因为真的很累、很难过啊。

“说好的陪我走下去,陪我一起去看核潜艇下水深潜,不忍心我以后孑然一身。”

钟蕾任由眼睛里的泪水往外流淌。

她深吸一口气,盯着墓碑上黄江笑的和蔼灿烂的照片,哽咽道:“合着您就是这么陪我的啊?”

黄江可能是很早就察觉到自己身体不行了。

所以竟然提前写好了回忆录、以及遗书。

遗书里有几句话是这么写的:

“我这一辈子都奋斗在建设祖国的第一线,所以也算是死得其所,没有遗憾。唯一放不下的,是我那个徒弟。她能力强,性格也要强,从来不跟人诉委屈,好多事情都憋在心里。她三十多岁了,也没有成家的心思,看样子也要跟我一样,选择这辈子孑然一身,甚至也要在这个岛上度过余生。”

“全都是我这个做老师的不好,让她走了这上这样一条艰难的路,也没能给她做个成家立业的表率。”

“所以等我死了,就把我埋在基地后面的荒岛上吧,这样也算是陪着她,偶尔听她说说话,诉诉苦。”

于是,黄江被埋葬在这片荒岛上。

等以后钟蕾遇到困难了,心情不好了,也能有个地方来坐一坐。

只不过他埋在地下,再也不能回应徒弟了。

不能拍着她的肩膀安慰她,也不能满眼骄傲的夸赞她。

想想还是有些难过。

为了让钟蕾能开心些,所以那天接受访谈的时候,黄江拜托记者,给自己拍了一张照片。

照片里他面对着镜头,笑的格外灿烂。

这张照片,最后被贴在了他的墓碑上。

既然以后再也没办法陪小蕾说话了,那就最后留给她一个笑的最开怀灿烂的老师吧。

看到这个笑容,希望她所有的不开心,都能得到释怀。

钟蕾在墓碑前安静的坐了很久。

快到晚上的时候,有基地的工作人员来喊她。

“钟工,海军方面已经听说核潜艇被造了出来,虽然还没有正式准备下水,但他们想先来看一看。”

那位工作人员看着神情颓丧的钟蕾,犹豫着说道:“所以我们需要开个紧急会议,商讨一下这个事情,以及后续的下水方案。”

做一个核潜艇总设计师,真的很忙。

忙到这一个悼念老师的下午,都是硬生生挤出来的。

华国海军眼巴巴盼了十多年的核潜艇,终于被造出来了。

这些年,面对丽国的海上挑衅威压,海军方面憋屈啊!

所以此刻他们有多迫切的想要见到这个大国重器,完全可以理解。

“好的,半个小时后,总会议室开会,一二三组所有科研人员都要到场。”

钟蕾此刻情绪已经平复了不少。

所以等她站起来的时候,已经调整好了情绪,身上也逐渐开始有了总设计师的威仪。

在黄江面前,她可以哭,可以抱怨,可以软弱,可以偶尔讲个俏皮话。

但现在老师走了,以后所有的问题,都得她自己一个人面对。

核潜艇总设计师,绝对是这个基地的核心精神支柱。

所以谁都可以迷茫软弱,唯独她不行。

她得挺直脊梁,坚定信念,然后带着一整个基地的人往前走,把核潜艇搞出来,带着核潜艇成功下水,完成国家赋予她的使命。

钟蕾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从1970年到1988年,此后十八年,她一直待在葫芦岛核潜艇基地,始终奋斗在一线岗位上。

1970年,长征一号核潜艇初步下水,华国一片振奋。

次年,长征一号首次潜水试航。

1974年,长征一号正式加入海军,开始服役。

只是因为北方水潜,而核潜艇下水后又极度危险,华国的核潜艇,一直未曾下水进行深潜实验。

这十八年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曾经贫穷的华国,从改革开放开始,实现了经济、科技的世界级腾飞。

人们的生活水平肉眼可见的开始提升。

十八年间,小蕾号已经技术革新到了第四代渔船。

1985年,8405号,也就是小蕾号第四代拖网渔船,组成了我国第一支远洋渔船队,开赴西非海岸。

自此实现了华国建国三十余年后,渔船出公海远洋捕捞的目标。

据悉,当时护航小蕾号渔船队出海的,是一艘叫做‘中华号’的护航舰。

这艘护航舰的总设计师,名字叫做陈松。

只是小蕾号的设计师,因为年代久远,目前已经考据不到这个人的资料。

各大图书馆里存留的当年小蕾号的相关报纸,不知道为何都全部被抹除了。

申市一些老人们,在报纸、电视上看到‘小蕾号’出公海的时候,依稀记得,好像当年设计这款渔船的设计师,是个年轻漂亮的小姑娘?

但时间真的太久远了。

久远到这件事已经被人们彻底遗忘。

唯有当时交大的学生们还记得,那个‘牛人’钟蕾。

她设计出小蕾号,她开学就毕业,她乘坐小蕾号在海上顶着丽国战舰航母的压力,为渔船护航。

哦对了,当时也是钟蕾提出来,有朝一日华国的渔船,可以出公海捕捞。

一晃三十年,这事儿竟然还真的实现了。

牛人不愧是牛人,当真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