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第2/2页)

而现在。

只要促使兄弟们对一些东西和存在产生兴趣即可?胤禛心中一直隐藏着的担忧逐渐落地,终于可以放宽心慢慢琢磨适合兄弟们的系统了。

只是即使回到紫禁城内,关于此前采生折割案的余韵依然在影响所有人。

比如上书房。

平时爱笑爱闹的三阿哥胤祉、五阿哥胤祺和六阿哥胤祚脸色没了嬉笑的精神。

尤其是胤祉。

好学认真的他居然几次被汤师傅抓到在走神,这难得的模样不但让汤师傅的脸色不太好看,更是让胤禛几个心生担忧。一下课胤禛就凑到胤祉身边:“三哥,你没事吧?”

“……没事。”

“您说着没事,看着表情可不像是没事。”胤禛看着胤祉眼底的青黑,略微严肃着脸:“您要是有心事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谋参谋。”

胤祺也点了点头:“就是啊!三哥您把事情埋在心里,时间长了会容易生病!”

胤祉欲言又止。

这下子就连大阿哥胤禔也看不下去了。他双手抱胸,扬了扬眉:“不是大哥说,胤祉你这样子可不像话!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像你这般磨磨唧唧,拖拖拉拉的?”

胤祉涨红了脸。

他双手握拳砸在桌上,崩溃中带着痛苦:“我每天闭上眼,就看到那些个愚民听着歌摇头晃脑的模样!明明采生折割的事情已经发了这么多回,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百姓不知道!?甚至这地方离京城如此近,那更远的地方呢?会怎么样?”

胤祉的质问声在上书房里回荡。

知情的阿哥们,不知情却听闻此事的伴读们纷纷沉默不已。胤祉深深吸了一口气,又有些懊恼:“对不起,是我,是我太激动了。”

“三哥说得没错。”

“对!三哥说的是,咱们应该想想办法。”胤祺也附和着。

胤禛环视兄弟们。

他握紧了拳头:“走!咱们大家去毓庆宫,好好商量商量!”

胤禔原本想邀请兄弟们去自己住的大阿哥所讨论,听闻胤禛一番话也只好摸摸鼻子,不情不愿地往毓庆宫走——谁让这里离毓庆宫只有没多少的路呢?

太子胤礽也在烦心这件事。

面对兄弟们的困惑,他沉声说道:“采生折割从前朝起便屡禁不止,与民众愚昧有关。只是无论通报各地要求府县衙门进行宣传,效果也一直不佳。这一回在京城周遭也发现此事,汗阿玛已传令下去要求各地加大推广之事。”

这举措却无成效。

应该说要是有成效就不会到了之前还有这么多百姓视此为‘异兽珍兽’。

一时间阿哥们愁眉苦脸。

胤禛有个想法:“要不咱们把这些人的惨状画下来然后编写成书推广到各处?”

“画下来?”

“就像故事书的插画一样——三哥,那种写实的画像画在纸上然后用简单的语句描述发送宣传?上面写点朝廷的打算想法什么的。”

胤祉眼前一亮。

他兴奋地说道:“画下来?对!画下来!”

胤祉转头看向胤礽:“臣弟想到办法了!太子二哥,朝廷是不是要发给各地邸报的?”

邸报乃是定期将皇上的谕旨、朝廷的奏议和颁布的法令印刷在纸张上送往各地官府,经由官府确定后还会再行张贴至城门处。

太子胤礽眨了眨眼。

他有些摸不着头脑:“汗阿玛传下的旨意正是通过邸报传往各地官府,只是各地官府能力不一,宣传能力自然是不足。”

天下识字的人丁不足百分之一。

邸报需要抄写张贴随即派遣各地官府师爷秀才念诵给百姓,可是富裕的地方还行贫穷困苦的地方根本没有那么多读书人,加上一些贪官污吏也根本不希望百姓知道朝廷新令。

往往一道旨意传往大江南北或是出现不少歧义,亦或是根本没有落入百姓的耳中,都是在传达上出现的问题。

胤祉兴奋地一蹦一蹦。

他背着手在殿内转来转去:“那如果把邸报分成两种,一种是是针对官员的文字版,而另外是带有绘画的图画版如何?虽然老百姓的识字率不高,但是简单的字样和图画总是可以看得懂的吧?”

胤禛露出浅浅的笑容。

他顺势和仁孝皇后在弹幕上发出内容,述说一番‘报纸’对人心的影响力,对言论舆论的价值以后,太子胤礽也登时心动了:“三弟的这个主意很是不错,既然如此咱们研究一份奏折送到汗阿玛跟前,大家觉得如何?”

胤祉头一回受到这般的肯定。

他一张小脸红通通的不说,一双眼睛更是烁烁发光。环视兄弟们肯定的颔首,胤祉斗志昂扬地挥舞着拳头:“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