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情绪影响

现在已经一月中旬了, 夏孤寅正处于期末考试周,夏孤寒打电话联系他的时候,他刚好考完最后一门, 正在宿舍里收拾行李, 打算明天回覃州。

“去同州?”夏孤寅把手机夹在肩膀和耳朵之间, 语气颇为惊讶,“哥, 你竟然要请我去同州旅行?还食宿全包?”

夏孤寅不由看了一眼窗外, 也没下红雨啊, 怎么他哥舍得花钱请他去旅游了?

“有个案子需要你过来帮忙。”夏孤寒慵懒的声音从手机里传了出来。

听到他哥有案子, 夏孤寅不再和夏孤寒贫嘴,立马应了下来, “好,我马上过来。”

夏孤寅知道夏孤江和夏孤寒都加入特殊部门,他倒也有些跃跃欲试,但一想到自己勉强够得上一级天师的水平, 觉得自己估计连特殊部门的考验都通不过,就暂时没打算加入。现在虽然不知道什么案子需要他帮忙, 但他还是义不容辞,没有任何顾虑和犹豫。

结束和夏孤寒的通话后, 夏孤寅便点开购票软件买了一张最早的车票,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行李,就往高铁站赶。

夜色滚滚而来,夏孤寅终于赶到同州,走出出站口,就看到他堂哥懒洋洋地倚靠在顾晋年身上,时不时打个哈欠, 看着好像随时都能睡着。

看到夏孤寒来动车站接自己,夏孤寅简直受宠若惊,赶紧小跑过去,不可思议地说道:“哥,你竟然会来接我!”

这还是懒癌入骨的夏孤寒吗?

夏孤寒撩起眼皮睨了他一眼,把车钥匙扔给他,“走吧。”

意思是要让夏孤寅开车回去。

“那个……”夏孤寅见夏孤寒往停车场的方向走,赶紧说道:“哥,我还没考驾照呢。”

夏孤寒的脚步稍稍顿住,有些后悔来动车站接人了。

夏孤寅提议道:“哥,要不叫让嫂子开?”

顾晋年在一旁悠悠地说道:“想无证驾驶还是幽灵飙车?”

夏孤寅:“……”

“要不叫个代驾?”夏孤寅继续提议,“总不能让哥瞌睡驾驶不是?”

疲劳肯定不会疲劳,夏孤寒那是懒就是困。

“我自己开吧。”夏孤寒拿回钥匙,代驾可是要钱的。要钱的话,夏孤寒可不得清醒过来?

夏孤寅:“……”

其实代驾的钱可以他出的,不过看到夏孤寒已经坐上驾驶座,夏孤寅便什么都没说,乖乖绕到后座去坐好,把副驾驶让给顾晋年。

为了防止夏孤寒开车睡着,夏孤寅一上车就找个话题和夏孤寒聊。

“哥,你这次叫我过来做什么?”夏孤寅扒着驾驶座的座椅,从后座探出一颗脑袋,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夏孤寒透过后视镜看了他一眼,又继续将视线落在前面的道路上,不答反问:“你对读心术了解多少?”

“读心术?”夏孤寅毫不犹豫地说道:“这世上还有读心术?”

夏孤寒:“你不就有吗?”

“你是说我对情绪的感知是吗?”夏孤寅有点明白夏孤寒找他过来做什么了,一屁股坐回后座上,表情认真地说道:“哪里算是读心术?不过是通过感知他人的情绪判断心理罢了,我只把它当做治疗的辅助手段。而且并不是所有人的情绪我都能感受的到,我就无法感知哥你的情绪,你对我而言就像是一团白雾,白雾里一片虚无,什么都没有。再说了,就算能感知到又怎么样?人是会说谎的,情绪也会说谎……”

说到这里,夏孤寅稍稍顿了一下,又说道:“有些人就是天生的演员,能够完美地掩饰自己的情绪,你感知到的是他想让你知道的,你以为你看透他的情绪,反倒是你被他欺骗了。”

正因为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夏孤寅并没有把自己拥有的特殊能力当成多么了不起的事,也不会随意窥探他人的情绪。

今天夏孤寒问起,他才认真地回答。

夏孤寅沉吟了一会儿,继续说道:“我也不知道这世上到底有没有读心术存在,但原理应该是差不多的。读心读心,读的是人当时的想法,谁又知道被读心的那人是不是在心里说谎了?”

“你是说读心术读的不是记忆,而是当事人即时的想法?”夏孤寒问。

“大概率是这样的,”夏孤寅不是很笃定,但也有七八成的把握,“哥,你想啊大脑多复杂,古今中外多少科学家都没能把它研究透,凭什么一个读心术就可以读出人的记忆了?”

正因为夏孤寅能够感知到他人的情绪,所以比谁都清楚读取记忆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情绪由人产生,会对周围的气场产生些微的波动,夏孤寅所谓的情绪感知,就是捕捉到的便是这些逸散出来的波动。他的感知根本无法侵入人的脑袋去窥探那人当时的想法,只能靠着情绪波动和当时场景综合判断。

人的大脑有一层保护膜,夏孤寅的感知无法穿透这层保护膜,自然就无法探听到别人的想法。

要夏孤寅说这世上根本就不什么读心术,但到底没证据证明它不存在,所以夏孤寅也不敢打包票说没有读心术。

夏孤寒大概理解夏孤寅的意思了。

如果按照夏孤寅的说话,张景林读心读出来的是徐留当时的想法,那么很有可能那时徐留心里编造了那么一套说辞想为自己开脱,正好被张景林读出来了。所以张景林提供的口供才会和纪勤的完全相反,并且没有任何指向性信息。

这个猜测成立的话,张景林的嫌疑立马跟着下降,因为说谎的不是他,而是徐留。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

张景林所谓的读心术其实和夏孤寅的能力是一样的,那天审问徐留不给过是做做样子,然后自己编织了一套说辞,意在掩盖纪勤的存在。

不过现在并没有证据证明张景林的情况是哪一种,他的嫌疑值依旧存在。

夏孤寒思索的时候,顾晋年忽然问了夏孤寅一个问题,“你可以影响他人的情绪吗?比如说通过影响一个人的情绪,让他发疯或者……”

“自杀。”

最后这两个字顾晋年说的很重,声音又低又沉。

这个问题犹如当头棒喝,让夏孤寒恍然大悟。如果顾晋年的问题真的可以实现的话,那么徐留的死就有了另一种解释——他的情绪受到张景林的影响。

或者说,当时他们以为张景林在读心的时候,其实是在影响徐留的情绪。等到第二天,这种情绪的影响达到最高峰,徐留便受情绪控制,以头撞墙而亡。

简而言之,徐留的死亡是他杀,而不是自杀。

夏孤寅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顺着顾晋年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情况推演了一番,最后得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可以。不过有一个前提,这个人必须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知道如何引导和影响他人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