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洗心革面的白眼狼将军(7)(三合一大肥章...)(第2/5页)

两个军士娘子年纪大也稳重,还识字,平时在军士娘子们中是领头,被聘请成为幼儿园的代理院长和主任。

与此同时,酒楼也开张营业。

刘程以前都是跟在刘永山身边历练,这回他独当一面,虽然一开始手忙脚乱,但有老爹在背后盯着,也没出什么大错。

总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相比起来,那些被昌帝拍下来的大人们,就没那么舒服了。

离京的时候,昌帝三令五申强调,这是下基层做调研,不能兴师动众,也不能打扰当地的官员。

这是他们代替皇帝,微服私访,一切都要保密。

十几个人被分散到了瑶州各地,两个人一组,去的都是不同的地方。

原本就大冬天,天气不好,路又难行。

等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一看这地方原来这么穷这么荒凉,这些在京城享福的大人们差点儿哭了。

哪怕大家在起义的时候也过了几年的穷日子,可是新朝建立,各个升官发财变富裕,猛地吃苦遭罪,还真有些受不了。

特别是瑶州是真穷,看到萧条的街道,百姓脸上的仓皇和麻木,有些人的心还是被触动了。

原来这些都是倭寇造成的,倭患已经影响了一个州的发展。

如果放任不管,倭寇会更加嚣张,以后说不定还会去祸害别的地方。

本来有几个是带着目的来的,走之前头上的王爷说过,得想办法搞臭远伯。

谁知道临出门,昌帝给了他们一个任务,到了目的地后做调查问卷,一人调查一百个当地居民。

卷面上的每个问题都要回答,要如实汇报,整理成册。

看到这些调查的时候,这些人看到许多百姓在倭患中失去家人、财产,妻离子散、背井离乡,他们这时候没法昧着良心诬陷明庭。

更何况,昌帝说的很清楚,他派了监察队,会暗中监察他们的事情。

这些官员更加不敢作假,一个个老老实实去做调查问卷。

调查的结果很触目惊心,瑶州的男女老少没有不恨倭寇的。

不管是富户还是百姓,包括乞丐,提到倭寇都咬牙切齿,一个个恨不得食倭寇的血肉。

亲自接触了大量的瑶州本地人,派来的这些官员才懂,为何定远伯明知道现在财政吃紧,也要跟昌帝说造船造炮。

想必他也是看多了例子,血性被激发。

许多人的想法从一开始的“这回必须抓到韦明庭的小辫子让陛下责罚他”,变成了“定远伯是条汉子,百姓如此,就应该干/死那群倭寇”。

就连京城的那几个王爷,恐怕也没想到自己人这么快就会倒戈,站到明庭那边。

被昌帝派来水兵训练营的人,亲眼目睹将士们垦荒,自己种菜喂猪喂鸡鸭,得知这是明庭的想法后,感动得一个劲地在折子里夸明庭。

多么好的定远伯啊!

为了帮朝廷省军费,让战士们在训练之余垦荒种菜搞养殖,这不就是为了给朝廷省钱么!

同时,他也在折子里帮明庭诉苦:

“将士们太辛苦了!海风像刀子一样,割得脸生疼。臣特地上船体验了一回海上训练,下船后吐了一天,睡了一天,现在走路都是眩晕的,更别提他们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每天都要在海上训练三四个时辰……”

许多折子从瑶州的各个地方发往京城。

昌帝原本派这些人出去,一是想叫他们吃点儿苦头,二也是想从多方面了解瑶州。

当君王不能偏听偏信,不能只听明庭一个人说。

等看到不同人的折子,以及他们送上来的问卷调查,昌帝叹了口气。

定远伯说的没错,倭寇若是不解决,会成为心腹大患。

有昌帝拍板,兵部的火/器坊开始行动了。

明庭的图纸在这时候派上了大用场,至少不用花费时间重头开始摸索。

新年之前,那些派出去的大臣们纷纷往回赶路,而明庭也在一个晴朗的冬日,迎来了自己的长子――韦宏宇。

陛下亲赐的名字,让明庭省了事儿。

孩子的小名是刘远山和刘黄氏起的,老两口商量了好几天,最后决定叫他“毛毛”。

“贱名,好养活!”刘永山十分得意,这个名字可是比什么虎子,石头要好听多了。

刘黄氏欢喜地抱着胖外孙。

“瞧我们的小毛毛,白白胖胖,生的时候也没叫你娘受苦,以后肯定是个懂事听话的娃儿。看着眉眼,更像蕙娘呢!”

蕙娘一听亲娘的话,连忙凑过去看。

果然,毛毛长得像她,圆脸,有梨涡,很有福气的样子。

“娘,男娃有梨涡一点儿都不威风,要是像夫君多好啊,高高大大,威武霸气,走出去就能震慑别人。”

“傻妞,儿子像娘,女儿像爹,这才好呢!”

刘黄氏忙让蕙娘躺下,月子必须好好做。

明庭抱孩子的手法十分娴熟。

哪怕老人都说抱孙不抱子,可他一回来换了暖和衣服,就会抱着小毛毛,陪着孩子咿咿呀呀。

蕙娘现在很满足,夫君尊重疼爱自己,爹娘在身边,弟弟的酒楼也办的红红火火,现在她又有了孩子,没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都平安健康更叫人高兴了。

得了儿子,明庭特地把这消息通知了在矿区的女主,不但如此,他还赏了她20个白馒头。

“你说什么?定远伯长子出生?”

听到小管事来,说定远伯喜得贵子,因为金玉萍每天念经为他夫人和孩子祈福,特地赏她馒头,金玉萍傻眼了。

他有了长子,爵位有了继承人,那她的儿子怎么办?

“这是伯爷赏你的馒头。”

管事把馒头放下,摸了摸怀里的银票。

伯爷很大方,说他督促金玉萍念经有功劳,给了他一张银票感谢。

“你骗我的,对不对?”

金玉萍不肯相信小管事的话。

她明明在念经的时候不断诅咒蕙娘孩子出问题,最好一尸两命,为什么诅咒没有灵验?

“哼,这种事情还有假!”小管事冷哼一声。

“你还不知道吧,定远伯的儿子可是皇帝赐名。等年后,伯爷就会给长子请封世子。这是好事情,你哭丧着脸做什么?”

小管事扬了扬手里的鞭子,金玉萍吓得连忙低下头,他才放过她,哼着小曲儿走了。

金玉萍看着20个大白馒头就明白,这是她拿两个馒头救命之恩说事,明庭用这方式报复她。

两个馒头的救命之恩,换来20个白馒头?

金玉萍又哭又笑,不明白为什么重生后事情会变成这样。

史靖挖完煤,一瘸一拐回来的时候,看到金玉萍哭得完全没形象,一点儿都不心疼她。

等瞅见白馒头后,史靖咽了咽口水。

“哪儿来的馒头?”他抓起一个馒头,塞进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