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3/5页)

“他还小,再长大些就好了。”

只要心中有目标,其实胤祐也很刻苦。虽然他花了一上午就将一整篇《三字经》背了下来。但小家伙生怕到了阿玛跟前就忘记了,这几天不管他做什么,嘴里都念念有词。

太皇太后观察他好久,发现他这个一心二用的本事还真是聊得,手上一边拆着玩具,嘴上还在背书。玩具拆掉又装上个,书也背了两遍,竟然一句也没错。

期间,皇太后带着胤祺过来给太皇太后请安,五哥要拉着他去御花园里玩,胤祐拒绝了,不管五哥怎么说,他都不去。

胤祺也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凑到他跟前哄他:“你是不是生五哥的气了?”

“没有啊,”小家伙还有些不知所云,“为什么要生五哥的气?”

“那你怎么不跟我玩了?”胤祺有点别扭,仿佛心里的话难以启齿,但最后他还是说了出来,“就上次在行宫,我和六弟问你跟谁玩得最好。”

这个问题着实让胤祐为难了好久,直到现在他也回答不上来。

他喜欢太子哥哥,也喜欢哥哥,三哥总给他好吃的,大哥虽然很凶,但对他也很好。五哥、六哥和八弟也同他玩得很好,还有几位姐姐,大家都很疼他,就连保泰也总是念着他。

非要让他从里面选出最喜欢的,他选不出来,也不想做这样的选择。

胤祺见他不说话,有些急了,拉起他的手:“以后五哥再也不问那样的问题,我心里知道你同我玩得最好就是了。”

“啊?”胤祐茫然的看着他,又茫然的点点头:“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胤祺:“???”

他跟着太后长大,从小直说蒙古语和满语,听不懂也不会说汉语。只觉得他的语速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那个调调,跟平日玛嬷念经的时候很像。

想不到,七弟小小年纪,也开始念诵佛经啦。

“别念了,咱们出去玩吧。”

“不行不行~”胤祐说什么也不肯出去,“我答应乌库玛嬷这几日哪里也不去,就留在她身边陪着她。”

他答应了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于是这几日果然片刻不离的呆在太皇太后身旁,就连皇贵妃专程派人过来接他去承乾宫,他也拒绝了。

太皇太后足足听他念了三天的《三字经》,每天几十遍,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挥了挥手撵他走:“快去吧,去你额娘那边。”

出门之前,皇贵妃特意派人去把两个孩子接回来,又亲自去小厨房做了几道他们爱吃的菜。

自从行宫回来之后,胤禛现在上午在上书房读书,下午跟着几位兄长一起学习骑射。每天从寅时起床到酉时方能歇息,睡觉的时间都不够,哪还有工夫走老远的路回承乾宫。

他跟弟弟已经有近半个月没有见面,好不容易见到,弟弟马上又要同汗阿玛出门,接下来又是一两个月见不到,于是胤禛一直抱着弟弟,关心他最近都做了什么,听他不停地讲话。

“我现在已经会背《三字经》了哦。”

“那你背给我听一听。”

胤祐一字不差的背了一遍,胤禛捏捏他的鼻子:“小七真厉害,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只能背前面一小段。”

胤祐捧着他的脸,“吧唧”亲一口:“哥哥也很厉害!”

胤禛剥了颗松子喂进他嘴里:“小七就要跟阿玛一同出门了,会不会想念哥哥?”

“当然会想哥哥,”胤祐扑进他怀里紧紧地抱着他,“要不,我明天去求阿玛,让哥哥也一起去。”

“不!”胤禛制止了他的想法,“我不想出门,只想留在上书房好好读书。几位兄长《四书》、《五经》都已经学了好多,我得抓紧赶上他们。”

都是养在深宫里的皇子,极少有机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谁不想同汗阿玛一同出门。

可是胤禛心里也清楚,他现在正是好好读书的年纪。汗阿玛希望皇子们读书都像他小时候那么刻苦,于是大家就拼了命的学习,希望能以此得到汗阿玛多一些关注。

弟弟去求阿玛,自己非但不能跟着阿玛出门,反而被训斥不好好读书的可能性更大。

这时候皇贵妃从外面进来,一把将弟弟抱起来放在旁边的凳子上,又拿了浸湿的帕子给他擦手:“老实点儿,少给你哥添乱。”

胤祐也不懂这怎么就成了给哥哥添乱,不过宫女把菜端上来,都是他喜欢的,闻着香味他就把刚才的事情抛在了脑后,等着开饭。

出门一两个月,皇贵妃还是有点放心不下大儿子,唠唠叨叨嘱咐了胤禛许多,让他好好在上书房进学,也要注意身体,刻苦是好事,也别太操劳,小小年纪就把自己累坏了。

用过晚膳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回阿哥所还要走好远的路,皇贵妃便让胤禛留在承乾宫住一晚,明日一早直接去上书房。

胤祐听到哥哥留下来,他也要留下来,兄弟二人睡在以前胤禛住的房间,叽叽喳喳有说不完的话。

皇贵妃又向苏培盛嘱咐了一大对事情,大部分都是些琐碎的日常,真遇到什么要紧的事情,就去找太后,她老人家不会不管。

第二日寅时,胤禛按照往日的作息起床,早早的去上书房温书。

胤祐起不来,一觉睡到了大天亮,直到李熹提醒他:“今天可是皇上检查你背书的日子。”

胤祐这才想起来,明天就要出门啦,于是,那种满满的期待感,让他从起床开始心情就很好。

直到下午,康熙才派人传旨叫他去乾清宫。胤祐跟在魏珠身后,一路兴高采烈的过去。他心情太好,又吧《三字经》背了一遍,微微上扬的语调就像树上鸟儿在歌唱,就连魏珠和几个太监也一路笑着把他带到南书房门口。

里面康熙正在和太子说起出巡的事:“之前让你回去看些关于河道治理的书,看了吗?”

“回汗阿玛,看了一些。”

太子已经做好了被他抽查的准备,康熙却话锋一转:“今日便不考你了,这里有一份关于黄河洪灾的奏折,你拿回去看看,等咱们到了那里,你要拿出一套治理方案给朕。”

这时候胤祐已经由梁九功带了进来,正站在一旁。纳兰也站在那里,一个低头,一个抬头,两人对望一眼,小家伙眼中满满的得意。

康熙看着胤礽:“你是太子,须得牢记一句话‘治国如治水,善治国者必先治水’。”

“儿臣谨记汗阿玛教诲。”

“好,”康熙看向一旁的胤祐,“且来看看今日另一个人的考试。”

纳兰和胤礽的目光也同时投向一旁的胤祐,小家伙自信满满的站出来:“儿臣给汗阿玛请安,给太子请安。”

“起来吧。”康熙从龙椅上站起来,走到他的跟前,“你的《三字经》背得怎么样,背不出,朕可是不会带你出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