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5页)

他也不管什么行礼问安,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太皇太后习惯坐的那一侧炕上,一头扎进老祖宗怀里,趴在她的膝头:“乌库玛嬷,我回来啦。”

他的声音从院子里传过来的时候,太皇太后就开始张望,看到他的那一刻,欢喜得眯起了眼。明明昨晚才见过,却又像是好久没见了。

这时候,康熙和皇贵妃从后面走进来,恭恭敬敬的给太皇太后请安。老祖宗捧着小心肝儿的脸,头也不抬,让他们起来随便坐。

太皇太后知道胤祐肯定会回来,早就叫人备好了点心,让人端上来,全都是胤祐平时吃惯了的。

小家伙就算是享用点心也紧紧地贴在乌库玛嬷身旁,不愿意离开半步。

窗台上还放着一只小木马,是昨天胤祐玩过没来得及收起来的。

吃过点心胤祐便开始摆弄他的玩具,故意拿出来摆得满屋子都是。

康熙陪着皇祖母说话,时不时瞪他一眼,也没说什么,纵容了他的淘气。

眼看时辰差不多,康熙要回乾清宫处理今天的政务。苏麻喇姑便走过来对胤祐说道:“七阿哥,奴婢让人进来把你的东西收拾好,这就送去承乾宫。”

“不……不要!”小家伙张开双臂,努力护着他的玩具,“我要把这些东西留在这里。”

苏麻喇姑问他:“留在这里做什么?”

小家伙咬着下唇,眼睛从左边转到右边,又从右边转到左边,谁都看得出来,他正拼了命的在心里找理由。

片刻之后,他眼睛一亮,欣喜的抬起头来:“留在这里,乌库玛嬷想我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看。”

“……”

康熙和皇贵妃只以为他会撒娇耍赖,要求继续住在慈宁宫,没想到这小崽子竟然说出这么一句。

太皇太后听到他这话心里就是一暖,赶紧招了招手,把他叫到身旁:“乌库玛嬷想你了,就让人去把你叫回来陪我说说话,就怕你到时候不愿意来。”

“我当然要来!”小家伙拉着太皇太后的手,“乌库玛嬷我和你商量一件事好不好?”

他这个商量的口吻倒是让太皇太后有些意外:“你说。”

“我把这些东西都放在慈宁宫,碧纱橱也不要拆,你想我的时候就让人来叫我,我再回来住几天,好吗?”

皇贵妃和康熙对望一眼,这小崽子,昨晚还说是自己想念乌库玛嬷就回来住几天,今天倒好,直接变成了乌库玛嬷要是想他了,就叫他回来住几天。

虽然目的都一样,但听起来却又有很大区别。

果然,太皇太后听了他的话,感动得眼泪差点落下来,搂着他说:“好好好,你的东西,都给你留着,谁也不许动。等你想回来的时候,就回来住。”

得到乌库玛嬷这句承诺,小家伙从昨晚开始悬着的心可算是落回到肚子里,举起小手转着圈的欢呼:“我就知道乌库玛嬷最疼我了,不会不要我的!”

“瞎说!”太皇太后看到他高兴,自己也高兴,“哪儿能不要你,恨不得永远把你留在慈宁宫。”

从慈宁宫出来,小家伙有点得意忘形,一路蹦蹦跳跳的,竟敢言语威胁皇贵妃:“你以后要对我好点儿?”

皇贵妃瞪他:“我对你还不够好?”

小家伙学者他的阿玛把双手背在身后,硬生生在雪地上走出了老干部的步伐:“也就……一般吧。”

“呵……”皇贵妃冷笑,“那你说说,我究竟哪里做得不好,让七阿哥不满意了,我看看能不能改。”

小家伙抬起头来看她:“只要不打屁股,你就还是我的好额娘。”

“……”

皇贵妃去牵他的手:“好好好,不打,保证在外面不打你屁股,给足你面子。”

小家伙立刻警惕起来:“那就是回去再打咯。”

“回去脱光了打!”

小家伙灵巧的一闪身,躲到阿玛身后:“那我不回去了,我……我回慈宁宫去!”

他转身要跑,却被阿玛一只手就拎了回来:“走,跟朕去乾清宫。”

“不不不……”他又不傻,去乾清宫就意味着要开始读书。他抬起头来,看了看额娘,又看了看阿玛,权衡利弊,左右为难。要么被额娘打屁股,要么跟阿玛去读书。

额娘打屁股也就那么几下,咬牙忍过去也就结束了。可是阿玛上课那就是一上午,说不定回到承乾宫还是免不了一顿打。

小家伙举起双手大喊:“我选打屁股,我真的选打屁股。”

但他人已经被阿玛拎上了銮舆:“你没有选择的权利。”

胤祐跟着阿玛到了乾清宫,一路上都有些忐忑不安,想起软软的毛笔,脏脏的墨汁,还有凶凶的师傅,以及那些写不完的字帖和读不完的书本,整个人都处在一中极度惶恐的状态中。

康熙每日的行程都安排得很满,向太皇太后请安回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上书房,检查儿子们的功课。

这两天上书房有一位新同学入学,那就是五阿哥胤祺,他情况比较特殊,其他几位兄弟自幼就多多少少会讲一些汉语,而他生长在宁寿宫,只会说蒙古语和满语,一点汉语都不会。汉族老师没法给他上课。

因此,康熙还专程为他找了个满文师傅教学。

胤祐跟在阿玛身后,来到了那个给他留下了巨大心里阴影的地方。

康熙来到正厅的主位坐下,让人去把太子以及其他几位皇子都叫过来。

胤祐规规矩矩的站在阿玛身旁,就像自己即将被考试那么紧张。

大家陆陆续续来到正厅,先是齐齐跪下给汗阿玛请安,然后太子站在最前面,其他四个兄弟依次站在他身后。

康熙问道:“太子昨日学的什么?”

“回汗阿玛,昨日学的是《礼记-礼运第九》前面一段。”

康熙点点头:“背一遍吧。”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

几位阿哥年纪不同,上课的进度也不同,但其他几人也都大同小异,只是康熙在对太子的要求更加严格,学习的内容也更加广泛。

即便如此,胤礽的学习态度一向很端正,不管任务多重,压力多大他都勤勤恳恳,下午的骑射课程也一点没有落下。对比其他几位兄弟的参差,太子真是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等生。

听着太子哥哥背书,胤祐一开始走进上书房的时候,那种紧张无措的情绪渐渐平复了不少。他感觉太子哥哥就是天底下最厉害的小孩儿,不接受任何反驳。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康熙点点头:“给你的兄弟们讲一讲,这一段说了什么。”

太子又接着道:“孔子说:大道施行的时代,以及三代英杰执政的时代,我都没能赶上,但我有志于他们那样的功绩。那个时代,天下为人们共有。选择有贤德的人,推举有才能的人治理国家。讲究诚信,维护和睦……”【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