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2/5页)

胤祐摇了摇头:“我的意思是,我不懂我们为什么要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种地上面。如果种地不能让老百姓生活富足,那么,咱们应该鼓励他们从事其他生产,比如去卖糖葫芦,卖春卷,卖包子,卖别的什么。”

四阿哥皱眉:“农业是立国之本,如果老百姓都因为一时的利益去经商,那谁来种田?没有人种田大家吃什么?”

胤祐说道:“他们可以去别的地方买粮食呀。”

“去哪里买?”

“总有人种田的吧,鼓励经商,又不是让所有人都去经商。”胤祐想了想,又说道,“咱们还可以去别的地方买,东洋、南洋,或者别的地方。咱们生产价值更高的东西卖给他们,再把他们的粮食买回来不就好了吗?”

这个想法着实大胆,把四阿哥听得一愣一愣的:“可是……可是咱们得祖先从狩猎到农耕,已经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祖先狩猎,咱们种田就满足了吗?蒙古人也不想放羊了,也想来种田,所以咱们能保住种田的机会就应该满足了。”

一直没说话的皇贵妃看一眼小儿子:“你好好讨论,不要带情绪。”

四阿哥就是论事:“就算是汉人,历朝历代也是重农抑商,百姓不种粮食,发生大规模饥荒或者战争,你知道将会意味着什么吗?”

“哎呀!”小家伙急了,“你怎么就不明白,开放市场交易和种田并不冲突,不鼓励种田也不等于没饭吃。”

“你也应该明白,农业是国之根本,没有哪个君王会鼓励自己的子民不种地。”

兄弟俩谁也说服不了谁,眼看就要吵起来了,皇贵妃坐在旁边听得饶有兴味,一点要劝架的意思也没有。

两个人争论半晌也争论不出个结果,于是双双回过头来看着皇贵妃,胤祐率先开口问道:“额娘,你说,我和哥哥谁说的更有道理?”

皇贵妃不紧不慢的给自己倒了杯茶,放在唇边轻啜一口,又用拇指指腹缓缓擦去杯口的胭脂:“我觉得,你们俩说得都对。”

“……”

这种和稀泥的劝架方式让兄弟俩都不太满意,胤祐是个没什么城府的小家伙,总是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小嘴一嘟,就扭过了头去。

四阿哥则笑着摇了摇头,感觉自己作为兄长,不应该和弟弟争论这样的话题,应该耐心的引导他才是。

于是,四阿哥端起茶壶,将三人跟前的茶杯斟满:“小七刚才说咱们可以从洋人那里购买粮食。可是你要知道,阿玛开放海禁也不允许粮食出海卖给洋人,那些洋人精得很,总想着怎么从咱们这儿赚取更多,怎么可能卖给咱们粮食?”

“哪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既然是贸易,大家各取所需罢了。”

“好了好了,你俩也别争了,听我说两句。”

皇贵妃看够了热闹,也听明白了两个儿子的观点,这才出来说道,“小四,有机会你应该到江南去看看,那里以丝绸为主的手工业已经颇具规模。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样的合作生产方式也是老百姓养家糊口的一条出力。咱们的确没有必要把所有人都束缚在土地上,他们过上好日子,也能为国家创造更多价值。”

胤禛平和的点点头:“额娘说得是,因为儿子没有见过,所以不懂这些。”

而后皇贵妃转过头来看向胤祐:“大家不种粮食,去生产别得更有价值的东西,然后高价卖给洋人,再低价从他们那里购买粮食。小七,你有没有听过管仲购鹿的故事?”

四阿哥恍然大悟般笑了起来,为了不让弟弟觉得自己是在取笑他,还掩饰般的低头喝了口茶。

胤祐虽然看过很多书,听过很多故事,但也总有没听过的,这个就是没听过的。

他摇了摇头:“没有。”

“小四,你给他讲讲。”

“齐桓公问管仲,楚国是个强国,精兵强将,咱们是打不过的,一个楚国就这么麻烦,以后怎么办?管仲说那就高价买他们的鹿。于是,齐桓公就让人在齐楚两国边境以高价收购活鹿。”

“楚王得知此事,对宰相说,金钱谁都喜欢,鹿不过是禽兽,楚国多得是,齐国出高价买我们不需要的东西,这不是老天送来的冤大头吗?于是下令让全国百姓都去抓活鹿,先赚钱要紧。”

故事听了一半,胤祐就仿佛明白了什么,默默地低下了头。

胤禛继续说道:“为了让楚国对这件事深信不疑,管仲还煞有介事地对来自楚国的官方采购商人说:‘你能给我弄来二十头活鹿,我就赏赐你黄金百斤;弄来二百头,你就可以拿到千斤黄金了。楚国就算不向老百姓征税,财用也够了’于是,这件事情在轰动了出国,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男女老幼都放下农活,上山抓鹿。”

“这时候,管仲又让齐国大臣在楚国民间偷偷收购并囤积粮食。楚国靠卖活鹿赚的钱,比往常多了五倍;齐国收购囤积的余粮,也比往常多了五倍。”

胤祐说道:“这下齐国可以安心去攻打楚国了,楚国的粮食都被齐国收走了,打仗需要粮草,地里不可能短时间长出粮食,只能用钱去买,而齐国这时候只要封锁边境就可以了。”

要不怎么说他聪明呢,故事还没讲完,他已经猜到了结局。

“后来楚国的米价疯涨,楚王派人四处买米,都被齐国截断,逃往齐国的楚国难民多达本国人口的四成。楚国元气大伤,三年后向齐国屈服。”

皇贵妃摸摸儿子的脑袋:“以史为鉴,粮食战争兵不血刃,你哥哥说得没错农业是立国之本,你们兄弟俩应该达成共识的是在保证足够粮食产量之后,让过剩的劳动力去发展工商业。”

胤祐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他又拍了拍四阿哥的肩膀,“那哥哥你还是好好研究一下怎么才能种出更多的粮食吧。”

皇贵妃笑着问他:“那你做什么?”

小家伙抓了块绿豆糕放进嘴里:“我躺着。”

“你才多大,这么早就躺平了,难道不想再努力一下吗?”

胤祐眨了眨大眼睛:“努力什么?我的兄弟们已经够努力了,还需要我努力吗?”

努力当然是要努力的,只是他努力的方向和别人不同。别人都是努力学习皇父让他们学习的东西,或者能够讨皇父欢心的东西。

而胤祐努力学习的,是他自己感兴趣的,想学医就学医,想学兵法就学兵法,诸子百家,经史子集,志怪小说……其实每天也没个闲着的时候。

“师父,你说他们现在已经开始打仗了吗?”清明前后下起了纷纷细雨,练剑又怕打湿衣袍,上课又觉得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

于是,师徒两人,一人一张躺椅,躺在廊下,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