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3/5页)

胤祐的思考还远不止于此,他还有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想法。

时间一晃又到了胤祐的生辰,他已经十四周岁,身高和身材完全没有孩子的模样,早已长成翩翩少年。

刚小选进宫的小宫女,偶尔在路上看到他,都会不自觉脸红,低着头走开的程度。

胤祐还把这当个新鲜事跟皇贵妃提起:“我刚来的路上,也不知道碰上了哪个宫里的宫女,见着我也不知道行个礼,低着头就跑了。”

皇贵妃也没当回事,顺口说道:“兴许人家有什么急事吧。”

紧接着她又听儿子说了一句:“也不知他们宫里炭火烧得有多旺,脸烤得红通通的。”

皇贵妃“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果然是个傻子。”

“……”

胤祐小声抱怨:“我傻那不也是你生的。”

腊月之前康熙就带着一家老小搬回了紫禁城。

过年那几天,皇子们不用到上书房读书,大家都在自己院子里休息。

胤祐住在慈宁宫里,每天除了给太皇太后念念经,陪她说说话,也无事可做。

这天五阿哥和五公主陪着皇太后来看望太皇太后。五公主看见胤祐就上来挽着他的胳膊,“七哥七哥”的叫个不停。

胤祐不但要陪她吟诗作赋,畅谈古今,还得帮她干着干那,真就是哄小公主一样哄着她。

趁着皇太后把五公主叫去身旁的空当,胤祐赶紧拉着五阿哥逃去了花园。

两个人躲在假山后面聊天。胤祐说:“我想出宫去。”

“出宫?”

“对,我想去三哥府上看看。”

五阿哥皱了皱眉头:“去三哥府上做什么?”

“你还记得那位陈梦雷先生吗?”

“记得,不就是跟着咱们从盛京回来那个吗?听说前些日子他还当着阿玛的面和李师傅对峙。”

胤祐勾着他的肩膀,凑到他耳边说道:“阿玛让三哥编纂《古今图书汇编》,不过三哥要负责算学馆,编书的事情应该都交给了陈先生。他是个很有学问的人,我想去跟他聊聊。”

“可是……”五阿哥伸手接住天上飘下来的一片雪花,“那位陈先生应该回家过年去了吧。”

“不会!”胤祐无比肯定的说道,“你忘了,他说过他的父母妻子都已经去世了,他也没有儿女,在京城无处可去,一定是住在三哥府上。”

“那……”五阿哥眼里闪着光,看来已经被胤祐说动了,“阿玛会同意咱们出宫去吗?”

这几个皇子虚岁都已经十五六岁,康熙对他们也没有那么严格,适当的也会给他们一点自由,有什么特殊情况,自然是允许出宫的。

但这种特殊情况通常是帮着皇父办一些事情,没有说放他们出去玩的。

胤祐大眼睛转了转:“一会儿阿玛来给乌库玛嬷请安,咱们问问就知道了。”

五阿哥摇了摇头:“你问吧,我可不敢。”

“好好好,我问!”

趁着康熙和太皇太后、皇太后聊得正高兴的时候,胤祐便向皇父提出请求:“阿玛,我和五哥想出宫去一趟。”

康熙看着这俩儿子,胤祐虚岁已经十五,五阿哥再过几日就十六了,已经成年,不是小孩子了。

当年裕亲王、恭亲王出宫建府的时候就是他们这个年纪。

“你俩打算干什么去?”

胤祐老实回答:“想去三哥府上。”

想去兄长府上,这个理由倒是说得过去。总之就是俩小子长大了,在宫里待不住了,要趁着过年的时候出去转转。康熙对他俩,尤其是对胤祐的心思心知肚明。

五公主听到了,也跑了过来:“阿玛阿玛,我也想去。”

胤祐和五阿哥听到五公主起哄,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两个人对望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不好”俩字儿。

“不行!”康熙瞪了她一眼,“你一个女孩子,才十三岁,哪里都不许去,乖乖地留在皇玛嬷身边。”

胤祐赶紧说道:“那阿玛的意思是允许我和五哥出宫?儿臣谢阿玛恩典,这就换衣服去了。”

说着,他就拉着五阿哥行李谢恩,出门跑了。

皇太后在背后喊道:“多带些人,路上小心些。”

胤祐是个惯会惹事的性子,每次出门多多少少都能惹出些乱子。

五阿哥一向实诚,又没什么心眼,皇太后真怕他俩出了宫又惹出事情,宝贝胤祺吃亏。

不得不说,皇太后料事如神,且摸透了胤祐这种出门不惹点事出来就浑身不舒服的体质。

不过,有一点她猜错了,这次惹事的是她的宝贝小五。

今天是正月初九,上午飘了点雪花儿,下午已经放晴,还出了些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的。

大街上摩肩擦踵,可热闹了。

五阿哥不常出门,就算出门也是替皇父办事。坐在马车里,匆匆来又匆匆的回去。

既然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当然要四处看看热闹。

没曾想,还真看了个大热闹。

事情说来很简单,两拨人打起来了,因为一个女的。

五阿哥,看到一群大男人欺负一个弱女子,正义感爆棚,二话不说,冲上前去救人。

胤祐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就见他五哥已经跟人打起来了。

五阿哥在兄弟之中骑射功夫都算一般,对付一两个小混混还行,多了也就难以招架。

胤祐赶紧加入战局,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一脚一个,把所有人踹地上再说。

轮到最后一个的时候,脚刚要踹上去,定睛一看,是个女的,又把脚缩了回来。

随从驱散了围观群众,仔细一问才知道。

原来女的在胡同里假扮青楼女子,还是懂些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那种,时不时感慨一下沦落风尘,身世凄苦。

男的被她迷得神魂颠倒,便起了心思,准备拿钱赎人。

这时候,老鸨登场,收了银子便说姑娘都是当女儿养的,得风风光光嫁出去,请公子明日再来。

公子走出胡同就觉着不对劲儿,谁家青楼把姑娘当女儿养,当即回去,正好看到一窝骗子准备逃走,于是招呼身边小厮赶紧追。

这不追追赶赶几条街,终于在这儿短兵相接,打起来了。

好巧不巧,还被这兄弟俩碰上了。

那几个人见势不妙,赶紧拿出银票,连声说:“误会误会,都是误会,钱还给公子,莫要跟小人计较。”

人家公子有家有室,赎个有些才情的青楼女子回去,也只是打算郊外置一处房产养起来,没打算领回家。

现在钱要回来了,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家里长辈在朝中为官,可不能让他们知道了。

于是,收回银票转身要走。

哪知道,五阿哥却不同意,立刻把人拦下:“不行,一定要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