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黄瓜(第2/4页)

老邻居们都有了防备,李阿姨赚不到什么便宜,偏这会儿余渝搬来了。

白白净净年纪轻轻的一个小伙子,很文明、懂礼貌,看着就好欺负……

王叔叔就对老伴说:“他一个年轻小伙子,能怎么样?要是真动了手,有理也成了没理。”

王阿姨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气不过。

她拍拍余渝的肩膀,“好孩子,别怕,我跟你叔叔天天在家呢,以后再要有这种事,你就喊,我们比她年纪还大呢!”

了不起就躺下嘛,谁不会似的!

余渝被她逗笑了,眉眼弯弯,“好,谢谢您。”

王阿姨也笑,“谢什么,你这是做好事呢,应该的。”

这孩子白白净净的,笑起来看着忒舒服。

王叔叔把手里拎的一大捆书递过来。

“你不是说有几个孩子要升高中了?这是我以前的学生们送来的辅导教材,虽然旧了点,但考试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花样,万变不离其宗,还是很有帮助的。”

余渝忙双手接过,“这可真是太好了,我正愁没处买去。”

现在市面上的参考书虽然多,但注水严重,反而不如以前的好用。

两位老人帮忙收拾了一气,都累出一身汗。

余渝十分过意不去。

二老却笑:

“退休后闲得难受,这么活动下,出出汗,倒是舒坦。”

说着,又伸胳膊踢腿儿,那腿抬起来老高。

“如今可不好拿年纪说事儿啦,没准儿你们年轻人的身板还不如我们呐。”

余渝:“……”

还真是。

反正他是做不到王阿姨这样一字马!

不知不觉,太阳都落山了。

夕阳的余晖像在地平线上放了一把火,将半边天都烧成热烈的紫红色。

归巢的倦鸟嘎嘎叫着,像坠在油画布上的几颗墨点。

三人洗了手,擦了脸,站在外面被凉爽的晚风一吹,十分惬意。

花坛里的月季花开得轰轰烈烈,连空气中都带了淡淡花香。

小区里的人开始多了起来。

下班的,放学的,到点回家吃饭的,走溜溜达达,三五成群往回走。

偶尔碰见相熟的,隔着大老远就打招呼:

“吃了吗?”

“还没呢,这不,回家做饭!”

中国人的一天,从早饭开始,以晚饭结束。

不然总觉得不圆满。

黑洞洞的玻璃窗里开始透出橙红色的灯光。

不知谁家的油烟机率先开头,轰隆隆工作着,排出一阵阵油香。

紧接着,就是此起彼伏的“嗤啦”声。

食材下锅啦!

忙碌了一天的人从四面八方折返,带着满身的疲惫,希望通过一顿美餐,一番和家人的说笑,重新汲取能量。

车子开久了会没油,而家,就是人们的加油站呀。

王阿姨笑道:“走,去我家吃饭。”

这味儿一闻就是楼上的糖醋排骨,他们可不能轻易认输。

余渝连连推辞,却被她拉着就走。

“你们小年轻有几个会做饭的?家去也是糊弄。跟阿姨走,让你叔叔做炸酱面,可香了……”

他们老两口的儿孙都在外省发展,平时难免孤单。

如今难得来了个对脾气的好小伙子,少不得把对小辈的疼爱转移到他身上去。

余渝临走时,王阿姨还给他装了一大碗炸酱。

“早上煮把面条拌上就是一顿饭,不比你从外面买的放心?省出来的时间多睡会儿。”

炸酱用了最好的五花肉,加了胡萝卜丁、香菇碎和鸡蛋,营养很全面。

哪怕冷了,也能闻到一股浓香。

王叔叔拎着个塑料袋赶上来,“黄瓜,黄瓜!”

王阿姨一拍巴掌,“哎呦,你看我这记性,差点忘了,擦点黄瓜丝才爽口。”

余渝左手被塞了满满一大碗炸酱,右手腕子上挂着三根黄瓜,还想再说什么,就被两位老人干脆利落地推出门去。

“磨叽啥?赶紧回去睡觉,看你累的。”

余渝低头看看“收获”,啼笑皆非,心里暖暖的。

他乖巧道别,“谢谢叔叔,谢谢阿姨,那我走啦。”

二老摆手,“走吧走吧。”

天黑了,楼道里有点暗,老爷子又用力咳嗽了声,看着感应灯照亮蜿蜒狭长的楼梯,这才放了心。

走到下个楼层的楼梯口时,余渝仰起头,冲他们笑着摆手,“都回吧,小心进蚊子。”

那三根黄瓜也跟着晃呀晃。

二老胡乱嗯了几声,“走,赶紧走。”

余渝失笑,知道自己不走,他们也不会进,果然真走了。

等他离开,二老又转移到卫生间的窗户继续看,看着那道单薄的身影融入黑夜,不由感慨。

“是个干大事的。”

“才22,还是个孩子呢……”

等余渝回到自己家,已经快八点了。

王叔叔不仅做了炸酱面,还焖了蜜汁鸡翅,香甜可口,非常好吃。

热情的王阿姨添了两次饭,余渝吃得有点饱。

开门,开灯,雪亮的灯光映出空荡荡的房间。

或许是入秋了吧,竟已有点冷了。

关上门的瞬间,那些热闹、温馨,都如同黑夜一般,被屏蔽在外。

薄薄一扇门板,隔开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短暂的幸福过后,失落来得猝不及防。

巨大的落差像高空跳伞,吹得人浑身疼。

要是……他们是我的爸妈就好了。

余渝把炸酱和黄瓜放入冰箱时,迷迷糊糊地想着。

可这个念头刚出现在脑海中,他自己先就笑了。

想什么呀你!

忙碌的一天过后,余渝终于能像个普通年轻人一样,躺在沙发上刷手机。

不过也不是玩。

他在TALK上有个公众号,专门讲解一些幼儿教育方面的问题,几年下来,也有两百多万粉丝。

现在他做公益的大部分物资,都是粉丝们捐赠的。

有时候也有文具教育、儿童服饰等类别的厂商找他做推广,赠送的产品也都捐出去。

刚才他大略统计了下,短期内的物资已经够用,可以停一停了。

余渝把刚才拍的快递单号上传,个别损坏的也作出说明,和最近两天的实际捐赠细节一起公布。

大约几十秒钟之后,就有新留言蹦出来:

“哈,第一张的快递就是我的,开心!”

“刚才还在担心丢件,看到余老师签收确认,终于放心啦,希望可以顺利送到有需要的小朋友手中。”

“余老师的账单还是一如既往的简单清晰,太安心了……”

“有一说一,想给余老师开工资!”

“啊?已经不需要了吗?刚下单哎……”

余渝抿嘴笑了下,眼底泛起浅浅的暖意,认真回复:

“多谢支持,暂时不需要了,趁没发货,赶紧退款吧。”

过了会儿,有一家做儿童服装的给他留言,说想要合作,具体方案已经后台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