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动手的才是真爷们,真汉子(第2/3页)

来人点头,“送了好几家,都是权贵。”

陈林捂额,“陈道兴兄弟愚不可及,该死!可却牵累了本家,传话,逐出族谱!”

……

百骑此刻已经成了欢乐的海洋。

当贾平安进来时,程达带头拱手,“此事某被人抓到了把柄,带累了百骑,幸而参军出手挽回,多谢了。”

他躬身致谢。

贾平安微笑道:“都是百骑中人,某怎能坐视你被赶到辽东去?”

其实他不是为了程达,可顺手收割一波人情也不错啊!

值房里,唐旭低声说道:“外面传言,说陈氏想谋逆,陈林在四处灭火,还上了请罪奏疏,说是本家平日里和陈道兴兄弟不往来,不知他们竟然这般无耻,说是有失于管教之罪。”

邵鹏尖利的笑了几声,得意的道:“可陛下压根就不想弄陈道兴兄弟,只是想借此来打击陈氏本家。这个谣言散播的好啊!谁干的?”

唐旭摇头,“不知。不过这手法有些熟悉。”

“小贾?”邵鹏笑道:“年轻人这般……让咱觉得很头疼啊!再过几年,若是他执掌了百骑,不知多少人会想弄死他。”

唐旭淡淡的道:“可也会有许多人因此而护着他,譬如说英国公他们,还有那些山东门阀。”

“终究是树敌太多,不好。”邵鹏看到了门外的贾平安,就招手让他进来。

唐旭问道:“老邵想问你,你如此这般得罪了那些人,不好,你觉着如何?”

贾平安没想到竟然是这个问题,他缓缓坐下,抬头说道:“以前某在华州杨家坞时,除去父母亲人,再无人多看某一眼,那时候某就在想,为何人心这般冷漠?”

他微笑道:“后来某进了长安城,也被人厌恶,说扫把星如何如何……某并未怨恨,反而要感激那些人。

杨家坞的村民从刚开始时的厌恶,后续转为欢喜,为何?难道扫把星的传闻不见了?可某知晓依旧在。可他们为何对某另眼相看,亲近有加?”

前世贾平安经历过许多坎坷,被人坑,被人鄙夷不屑,所以此刻说来,真是感同身受。

“因为某自己努力,让他们获得了好处。”

唐旭点头,“说得好。”

“包东来煮茶!”邵鹏喊了一嗓子,“你接着说。”

想到包东煮的茶,贾平安顿时就没了胃口,“某在长安城中依旧是如此,从开始人见人厌,到如今……”

贾平安指指外面,“兄弟们见到某都亲切的叫参军,勾肩搭背也不见害怕什么扫把星。某去了青楼,那些女妓和老鸨两眼放光,恨不能把某吞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某的努力换来的。”

包东听的出神,竟然忘记了煮茶。

“你努力,老天都会对你微笑。”贾平安觉得这个鸡汤不错,但根本的缘故不在于此,“最根本的缘故……某在华州时,为了华州的百姓摆脱贫困而努力,于是他们认可某的努力。某在长安时,为了大唐,为了陛下,为了百骑的各位兄弟而努力,所以大家认可了某。”

贾平安起身,认真的道:“你为自家谋私利,旁人最多说你挣钱为官厉害。当你为了这个团体,譬如说你为了大唐而努力时,所有人都会站在你的这一边,而站在你对面的,自然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邵鹏突然问道:“若是大部分人站在你的对立面呢?”

“那就说明某没做好。”

你做不好就别哔哔,就像是崇祯帝,他的初衷不好吗?好!可却做不好,于是天怨人怒。

邵鹏愣了一下,唐旭说道:“做不好就别说这等话,说了别人会抽你。小贾的话就是这意思。举个例子,老邵你做事不力,任你口中长出莲花来,也无人搭理。”

所有的大道理背后都有几个血淋淋的大字:胜者为王!赢家通吃!

贾平安走出值房,耳边是邵鹏和唐旭在对喷,眼前是那些兄弟笑吟吟的脸。

我就是赢家!

晚些,邵鹏进宫,把这番话说给了皇帝听。

李治默默的看着手中的奏疏,就在邵鹏以为他没在意时,才缓缓说道:“努力忠心之人,老天不赏,朕亦会赏赐。来人。”

“陛下。”

李治吩咐道:“赏贾平安一柄千牛刀。”

晚些,消息传到了千牛卫。

“陛下这是何意?”

千牛卫一群人围着蒋巍在焦躁不安。

“千牛刀乃是御刀,陛下赏赐贾平安,也仅仅是赏赐罢了。”

蒋巍从容的解释着,“这又不是第一次,急什么?”

晚些他回到自己的值房,拔刀挥斩,案几落下一角。

“陛下为何赏赐了千牛刀给贾平安?”蒋巍跪坐下来,焦躁的道:“这是说贾平安更能护卫陛下?那我千牛卫岂不是失职!”

……

贾平安拿到了千牛刀,众人一阵稀罕。

可随后贾平安却带着千牛刀去了千牛卫显摆。

一人一刀站在门内,贾平安指着里面说道:“以后见到我百骑的兄弟,都避开些!”

草!

这是要让我千牛卫见到你百骑的人就退避三舍?

千牛卫的人大怒,随即叫骂。

千牛卫一阵叫骂和喧嚣后,贾平安挑衅成功。

有人说这是少年得志,太过猖狂。

可随即宫中传来陛下心情不错的消息。

李敬业在家中练习马毬,还在休养的李勣叹道:“少年可畏。”

李敬业打马过来,下马后,先是一阵牛饮,然后得意的道:“阿翁,兄长一人一刀堵在了千牛卫的门前,某想着就觉得热血沸腾。”

李敬皱眉,把毛巾丢过去,说道:“你懂什么?小贾刚拿下了陈家,陛下又赏赐了千牛刀,风光是风光了,可却过头了些。你可知晓程知节这般谨慎是对是错?”

李敬业瘪嘴,“卢国公胆小惜身。”

“哈哈哈哈!”李勣不禁大笑了起来,“崔氏对他的影响不小,但更要紧的是,程知节从当年归顺大唐开始就立功不少,他还如此谨慎小心,不给人把柄抓,大谬啊!”

李继业好奇的道:“阿翁,不犯错不好吗?”

“不犯错固然好,可君王若是要整治你,你犯错与否都不要紧,明白吗?”

李敬业摇头不解。

这个孙儿啊!

李勣暗自叹息,然后解释道:“他这些年但凡经常犯些小错,让帝王不时呵斥几句,也不至于到如今这个进退两难的地步。你从不犯错,在帝王的眼中……本就是错!”

李敬业有些懵,“难道要犯错才好?”

“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李勣目露欣赏之色,“小贾才将被封赏,就得意洋洋的去千牛卫挑衅,这便是在犯错,陛下随时能以此来呵斥他,明白吗?小错不断,但能立功,这样的臣子帝王才会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