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相互成就!(第2/3页)

她不能什么人来了就收,而且说是招生一百人,说不定能通过招生考试的人,还没有一百呢。

现在培训学校那边和税务局也没什么关系了,孙局长还是听她的。虽说,学校那边的事情她说了算,可怜巴巴的,只有她一个光杆司令。

楚韵回到家,已经中午十一点了,王建业还没下班,两个孩子在家写作业,楚韵随口夸一句:“都挺乖的嘛,一会儿给你们吃好吃的。”

“好呀,妈妈我们下午能吃冰棍吗?”

“冰棍有什么好吃的,我给你们做冰粉。”

楚韵上一次和学校的老师去买冰棍,楚韵只吃了一口,糖精的味道太霸道了!还有添加的色素,居然还有没有化开的,至此以后,楚韵再也没买过冰棍吃。

楚韵进屋看到堂屋桌上堆着东西,有蔬菜、小米、蜂蜜之类的东西,还有一块儿肉。

“谁买的?你们爸爸?”

王大娃摇头:“不是哦,是山下的奶奶婶婶给的。”

“谁?”

“他们说哥哥姐姐们的试工名额下来啦,明天就要去工厂了,特地来谢谢妈妈的。”

王二娃从兜里摸出一颗奶糖:“云柳姐姐给我的糖,梁静姐姐也给了。”

楚韵看到桌上的这堆东西,这些肯定送不回去了,送回去就打人家脸了。

楚韵:“以后不管谁送东西都别要知道吗?”

“为什么呀?”

“以后跟你们解释,你们听话就行。”

“哦。”两个孩子有点遗憾,不能吃别人给的糖糖了呀。

王建业下班回来,楚韵已经做好饭了,他看到桌上的东西:“昨天下午就有人送过来,我都给推回去了,今天早上又送了?”

“嗯,我回来就在桌上放着。”

王建业看到桌上那罐蜂蜜:“收下吧,蜂蜜是你的一个学生家长送的,说是孩子爷爷奶奶为谢谢你专门送来的,说是野蜂蜜,昨天就送了,我没要,今天又送来。”

楚韵点点头:“下午下班早点回来,我给你们做冰粉,试试红糖水的,再试试蜂蜜水的。”

王建业右手捏着她的腮帮子:“我哪天下班没有早点回来?”

楚韵一巴掌拍他手上,瞪他:“你捏疼我了。”

“哟,现在楚校长金贵了,捏捏都不行了?”

“去你的!”

王建业笑着问她爸妈怎么样,楚韵说挺好的,反倒是大嫂为了王勤,对她的态度一下和颜悦色起来,还挺不适应的。

“大嫂那个人就是好强,为了孩子,也能拉得下脸面。”

楚韵哼哼一声:“奇了怪了,她对外面的人都挺好,为什么偏偏好我的强。”

“你这就明知故问了。”

楚韵得意地笑:“不遭人妒是庸才,可能我太优秀了吧。”

王建业一边端菜一边和她闲聊:“大嫂要面子,你们都是王家的媳妇儿,她是初中生,你不管大学毕业没有,你好歹读过大学,她可能介意这个。还有,你以前还是爸爸的学生,她担心爸妈更偏心咱们,所以才那样。”

楚韵调侃道:“王工程师,你今天话有点多啊。”

王建业给她拿筷子:“我说这些,是想跟你说,她惹到你了,你忍不过怼她没问题,但是我们毕竟是一家人。”

“我还能不知道这个,放心,两个侄子侄女我会好好培养的。”

王建业不吝惜夸奖:“我们楚校长就是大气,真是教书育人的好榜样。”

虽然知道他说的都是玩笑话,楚韵还是被他夸得眉开眼笑的。

下午,楚韵在家搓冰粉籽,李香兰来找她。

楚韵招呼她坐:“想吃西瓜自己去后院摘,想喝茶自己倒。”

李香兰给自己倒了一杯凉茶喝下肚,山里的过堂风一吹,腋下生凉,李香兰舒服地长舒一口气。

“你怎么这时候来?今天不上班?”

“不上,今天下午我们休息,局长让我们准备准备,明天去市局报道。我下午赶最后一班车回城里,所以先来你这里看看,一个月都见不到,你肯定会想我。”

楚韵笑:“想不想你我不知道,不过我今天做的冰粉你肯定吃不上了。”

“时间还早,你拿去凉水里放着,肯定吃的成。”

“那就看你运气了。”楚韵把搓好的冰粉放到后院,又去屋里装了半盆生花生来剥,准备一会儿炒熟做花生碎。

“你今天只是来给我打个招呼的?”

“那不是,还有一件事儿,我的税务报告写了前半段,后头的半段我写了个大概,等我在市局实习完再补上去,走之前来找你看看。”

“我现在给你看看。”

“给。”

楚韵接过她的手写稿,仔细看起来,看完后说:“你这个稿子一看就知道是基层税务工作人员写出来的,太接地气了。”

接地气是什么说法?

“我很理解你想把你的稿子写的大家都看得懂,但是吧,你得把你的报告好好包装一下。比如,你这个开篇就写了冗长的一段说税务局的钱不够花,地方税收不够吃财政饭等等问题,你精简一点,就是收支不平衡!”

“还有你后面写的一些厂矿吃大锅饭,效率低下,你要举例出来,我教过你的报表,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把工厂的工人数量和工厂的月产出年产出列出来,再做一个数据图,方便大家一目了然地看。”

一共没几页稿子,楚韵一口气挑了五六个毛病,每个都说到点上了。

李香兰脑子也不笨,就是第一次写这个没经验,听楚韵指点后,拿着笔就开始修改她的报告结构,重新布局详略,一整理后就清爽多了。

李香兰是真的在做实事,她的报告真的戳中了当前的税务好些痛点。在楚韵的印象中,税务是进入八十年代后才开始逐步改革,财政管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成市场经济,都是到了九十年代末期,才全面转变过来。

可以说,李香兰写的这个报告,核心思想是很先进的,更可贵的是看到了实实在在的问题。至于怎么改,怎么变,就不是她们这些小虾米能操心的问题。

不过这份报告,对于李香兰这样的有志青年来说,无疑是个很厚实的上升踏板。

楚韵点了她一句:“你好好写,这份报告十分有价值,特别是对你来说。”

“我知道,等我把后面的实习心得补上,去我就去投稿。”

“投稿别忘了提一嘴我们江东专业财务学校。”

李香兰哈哈大笑。

楚韵脸皮厚:“笑什么,以后有这样的露脸的机会,不管行不行吧,有枣没枣打一杆子。你们也别觉得学校占你们便宜了,学校和学生有时候是相互成就的关系。大家一起努力把学校的名声带起来,你们身为学校的毕业生脸上也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