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楚家人喜气洋洋,知青全……(第2/3页)

“哦。”

因为参考的人太多,今天的考试在县高中里面进行,这次阅卷也不像之前只有几十份,一千多份试卷还是要耗费一些时间。

楚韵抓紧时间吃了午饭就去学校那边帮忙阅卷,而此时,阅卷的办公室里已经挤满了人。

“楚韵快过来,你和赵老师负责批最后一道题,批完了之后再交叉审核一下。”

试卷太多,今天阅卷采用的流水式作业,他们阅卷的时候,税务局那边还有人来监督,他们还负责最后的统分排名。公平、公正、公开可不是说说的。

阅卷阅到最后统分的时候,路阳来了:“学校大门口已经聚集了好多学生,都是来看分数的。”

楚韵揣着手站在一边,看刘校长他们忙活:“别急,再等一会儿,成绩马上出来了。”

又过了一会儿,税务局那边最后一次复核分数:“没问题了,最后的成绩出来了。”

旁边的老师挤过去:“快给我看看,这次的第一名是谁。”

“急什么,给你看嘛。”

“第一名,楚春玲,这是个姑娘的名字。”

那个老师回头跟楚韵说:“楚老师,和你一个姓。”

楚韵笑了:“是我们楚家大队的孩子,这孩子数学成绩一向好。”

路阳挤进去,扫了一眼榜单,前十有七个看起来都是姑娘的名字:“楚韵,你这个人是不是旺姑娘啊,上一届培训班,入学考试到最后毕业考试第一名都是女学生,这次入学考试第一名又是。”

楚韵哭笑不得:“这不是意外嘛。”

孙局长摸摸小巴:“楚老师是个福星,和她靠上的都旺,希望我这个老大叔也能沾点好运气。”

懂的人都懂,哈哈一笑就打住了。

重新用红榜抄录一份成绩,准备张贴到学校门口。为了以示公正,张贴红榜的都是税务局的人。

“开门了,开门了。”

“快看,是不是成绩出来了,我看到红榜了。”

“应该就是,第一届也是贴的红榜。”

一群人叽叽喳喳地议论,下意识又往上挤,被人拦住了:“别急,榜都没有贴好,你们挤上去有什么用?”

等榜单贴好,招呼人家别急的人,一马当先挤过去,过了一会儿又挤出来,鞋子都掉了一只,激动的脸色通红:“爸妈,爷爷奶奶,我考上了,我考上了,我要当会计了!”

旁边的人没有笑话他失态,反而一脸羡慕地看着他:“你多少名?”

“我九十九名。”

“哇,倒数第二名,运气真好,倒数第一是谁?”

楚良摸了一把脸,倒数第一名是他,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反正吧,能考上也是好事一件。

第一名楚春玲,当之无愧的第一名,比第二名高了五分。排在她后面的第二名是市里的一个高中生,名字叫窦德辉。

窦德辉骄傲地昂起脑袋:“谁叫楚春玲?”

众人看了他一眼,哟,心气儿高,难道想和第一名比一比?

楚春玲没有看到窦德辉,和楚家一群年轻人正在庆祝呢。

楚月激动:“哇,楚良那个吊车尾都考上了,是不是我们都考上了?”

旁边一个人白了她一眼:“楚良不是吊车尾,我没考上。”

“不会啊,我记得你考及格了。”

及格确实及格了,但是只要前面一百名,他排名一百二十三。

楚月尴尬地笑了笑:“没事儿,反正你还在读初中,寒假再来考呗,再不行就等明年高中再来,本来考的就挺难的,很多你没学过不会做也正常。”

“可是楚春玲也刚初中毕业,她是第一名。”

楚月不可思议道:“你跟春玲比?”

“……”

旁边围观的人哈哈大笑,算了,这次没考上就没考上吧。

楚家这次一共来了二十几个人,考上的一共有十五个人,这个比例不算低了。这个成绩拿回去,大队长肯定不会削他们。

和楚家这边的欢声笑语相比,姜灵他们那边一片惨淡。陵山县来了六十多名知青,成绩最好的人排在一百零九名,没有一人上榜。

姜灵安慰他们:“没事,我们这次没准备,成绩差也在我们的预料之内。再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我们多久没看书了?另外,是不是还有些人原来成绩也不好。”

他们说的是知识青年下乡,实际上他们这群人里面,敢拍着胸口自称自己是名副其实的知识青年的人,应该也没几个,只能骗骗不识字的社员。

白霜和于解放也觉得泄气,他们太看得起自己了,以为自己缺的就是个机会,实际上,他们更缺的是实力。

“回去好好学,既然我们能来参考,等到寒假的时候,肯定会有更多的知青报名,到时候竞争压力更大。”

明天就是休息日,这些考上的同学明天回去休息一天,准备钱票还有被褥,后天到学校报道开始学习。

另外也通知了助学贷款的事情,想参加助学贷款的人,可以提前做个登记。

助学贷款,这可是新鲜事情啊,一些家庭条件不太好的,纷纷找老师了解,这个助学贷款怎么贷啊?

助学贷款是无息的,贷款期限一年,这个助学贷款只能用于学费和生活费,工作后必须在一年内偿还,或者学校将到户籍地追缴欠款,还必须加上利息。

这个助学贷款条件优厚,可以说解决了很多乡下学生的燃眉之急,一个学生等老师说完,连忙说:“老师,我要申请,我要申请,我是陵山县高中的,楚老师认识我,教过我高一,我肯定不会逃跑的,我肯定还。”

楚韵听到有人喊楚老师,扭头看过去,看到一个满身补丁的男生,她笑了,跟负责登记助学贷款的老师说:“马一鸣,这是我的学生,成绩好,品行也好,是个好苗子。”

马一鸣嘿嘿一笑,阳光得不行:“楚老师,你还记得我呀。”

“这么好的学生,我怎么不记得,以后也要好好学习啊,老师看好你!”

“嗯。”马一鸣侧过头,假装不经意地擦掉奔涌而出的眼泪。

楚韵也扭过头,假装没看到,小心地维护这个少年的自尊心。老黄站在后面,拍下了这一幕。

照片里,一个头扭向左边,一个看右边,两人互相没有交流,但是温馨的情感,早已经把两人之间的空间填满。

看过成绩后,不管考没考上,所有的学生收拾收拾行李,外县和市里的学生,还能赶最后一班车回家,姜灵他们也没有多留。

楚韵叫住楚家没考上的几个:“你们再住一晚,明天再走,今天要回陵山县的学生不少,车上坐不下了。”

“没事儿,我们站着回去也行。”

“不行,明天回去,听我的。”